龍門山歌

龍門山歌

龍門山歌主要產生於民間勞動之中,是民歌的一種,歌詞為當地民眾口頭語。歌唱者用龍門本地話或客家話來抒發感情和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富有濃厚的地方色彩。2015年2月,龍門山歌被公布為惠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門山歌
  • 非遺級別:市級
  • 非遺類別:傳統音樂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基本類別,分布地域,

歷史淵源

龍門山歌起源於明代中期,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文化大革命期間,山歌曾被視為黃色下流的東西,一度禁唱。改革開放後,唱山歌活動逐漸恢復。現在為傳承龍門山歌,縣文化館每年中秋之夜都會組織舉行“中秋山歌演唱”活動,迄今仍盛唱不衰,似是廣泛流傳,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傳統民間文化交流的形式。

文化特徵

龍門山歌有三大特點:一是歌詞內涵豐富,含有很多的人生道理;二是以即興演唱為主,對唱是最常用的表演方式;三是歌手以女性居多。
龍門山歌內容豐富,有勞動歌、時政歌、儀式歌、情歌、季節歌、猜字歌、勸郎歌等,其中尤以情歌最為豐富。在山歌的格式和韻律方面,龍門的三類山歌(客家、本地、瑤鄉山歌)各有特點,又有近似的地方

基本類別

龍門山歌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類是流行於縣城周圍的本地山歌,用龍門話唱,問字扌羅音。
一類是流行於客家地區的客家山歌。
一類是流行於藍田瑤族鄉的瑤族山歌。
龍門的客家山歌同其他地方的客家山歌基本相同,也是每首四句,每首七字,其中一、二、四句押韻,
龍門的本地山歌也是每首四句,每句七字。但韻腳要求有所不同。
龍門的瑤族山歌,格式和韻腳也有其特點。

分布地域

龍門山歌流傳於廣東省惠州市龍門縣各鄉鎮含:龍田、平陵、龍江、龍華、麻榨、永漢、龍潭、地派、藍田瑤族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