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寺(山西省平順縣寺廟)

龍門寺(山西省平順縣寺廟)

龍門寺在平順縣城西北65公里的石城鎮源頭村北二里許的龍門山腰。此處山巒聳峙,峭壁懸崖,谷內夾石凸起,形如龍首,故曰龍門山。寺建於此,名曰龍門寺。四周三山一水環繞,景致幽雅。有龍口吐水、石谷龍門、金燈流油、幡桿聖腦、五檀鬧槐、透靈石碑、菩薩迎賓、峭壁石佛等景點,素有“八寶龍門”之美稱。另有四川彭山龍門寺與其同名。

基本介紹

山西平順龍門寺,歷史記載,特點,建築規模,風格特色,結構,西配殿,中殿,後殿,東配殿,歷史意義,

山西平順龍門寺

龍門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山西平順縣城西北65公里龍門山腰。此地山巒聳峙,峭壁懸崖,谷內夾石凸起,形如龍首,故曰龍門山,寺建於此,名亦因之。創始於北齊天保年間,北宋乾德年間改為今名,明清又局部修葺。
山西平順龍門寺山西平順龍門寺

歷史記載

據史料記載,南北朝北齊天保年間法聰和尚,經五台山雲遊至此,頓覺此地清靜幽雅,靈氣飄逸,遂稟呈聖上,傳旨建寺,初名“法華寺”。後唐時有50餘間殿宇,宋時增至百餘間。宋太祖趙匡胤敕賜寺額為“龍門山惠日院”,又名惠日院。因龍門山形如龍首,於北宋乾德年間更名為“龍門寺”,寺內僧侶已增至300多人。到了元代,寺院方圓七里山上山下地廟皆屬本寺,無俗家地宅。元末遭兵燹,多數建築廢記,明清兩代予以重葺和增建。
山西平順龍門寺山西平順龍門寺

特點

龍門寺在山西平順縣城西北65公里龍門山腰。創始於北齊天保年間,北宋乾德年間(963—968)改今名,明清又局部修葺。現存殿堂廊廡,布局嚴謹。中軸線三進院落,東西禪堂,經舍等各成一區。其中前院西配殿為五代後唐同光三年(925年)所建,三開間懸山式,殿內無柱,梁枋簡潔規整,猶存唐風。五代木構建築懸山式殿宇僅此一例。大雄寶殿北宋紹聖五年(1098年)建,廣深各三間,平面近方形,單檐九脊頂,斗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斗拱與梁架結構在一起,共承屋頂負荷。殿頂琉璃脊獸,形制古老,色澤純樸,為元代燒造。天王殿構造靈活,梁枋斷面互不一致,顯系金構,後殿三間,懸山式,元代形制,其他殿堂均為明清重建。集後唐、宋、金、元、明、清六代木構建築於一寺,為中國現存文物中所僅見。
山西平順龍門寺山西平順龍門寺

建築規模

龍門寺龍門寺寺院座北向南,總體布局共分三條軸線,即中、東、西線。每條軸線上又分前後數進院落,沿寺院東南彎延曲折的山間石階山道攀踏而上,可直達寺院。中線可分四進院落,由南向北依次有金剛殿、天王殿、大雄寶殿、燃燈佛殿、千佛閣。東西兩側配以碑亭、廊廡、觀音殿、地藏殿及廂房僧舍等建築。其中金剛殿、碑亭、千佛閣早已殘毀僅存遺址,其餘殿堂保存基本完整。西線可分為五組院落。後三院均為四合院形式,多為清代的僧舍和庫房等建築。東線分為三進院落,主要建築有聖僧堂、水陸殿、神堂、僧舍等附屬建築,多為明末清初所建。 寺內保存最早的木結構殿堂為中軸線西側的觀音殿(西配殿),始建於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唐同光三年(925),三開間懸山頂建築,殿內無金柱,梁枋簡潔規整,柱頭鋪作出華拱一跳,無補間鋪作,呈唐代建築風格。
山西平順龍門寺山西平順龍門寺

風格特色

五代後唐的懸山式木結構建築,在我國現存同一時期的古建築中也是獨此一例,絕無僅有。位於中軸線中央的大雄寶殿(正殿),建於北宋紹聖五年(1098),是寺內等級最高的一座單體建築。該殿台基高峙,廣深各三間,平面近方形,斗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單檐九脊頂,殿頂琉璃脊獸,形制古樸,色澤渾厚,為元代燒制。天王殿(山門)構造靈活,外形秀美和諧,各部構件比例適度,梁枋斷面不盡一致,懸山式屋頂,尤其明間補間出45°斜拱,顯系金代建築風格。中軸線上的後殿為燃燈佛殿,面闊三間,單檐懸山式。梁架用原始材料稍加砍制使用,富有自然的流線形,斗拱疏朗,肥厚墩實,無補間鋪作。主要構件構造純樸,有顯著的元代建築特徵。其餘殿堂均為明清兩代重建。
寺院各殿的塑像、壁畫、典籍和供器等附屬文物大多已經損毀流散,僅剩3尊后唐時期的石佛身、佛座和元明時期殘存的壁畫。但值得慶幸的是,在寺院內還保留著五代後漢隱帝乾佑三年(955)的經幢1通和北宋乾德五年(967)立的“故大師塔記”等歷代碑碣20通,在寺外西溝有祖師墳塋1處,寺院東南坡有和尚墳10餘座和宋明等歷代墓塔4座。寺內還保存著明成化年間鑄造的大鐵鐘1口和歷代題記。這些珍貴的附屬文物已成為研究該寺創建、增建等歷史沿革及規模、建制、寺院經濟、佛教文化等方面的有力佐證。 龍門寺以其優越的環境風貌,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久遠的歷史記載,宏闊的寺院規模和樸實的地方建築風格,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人與香客信士到此遊覽朝拜,更以其現存建築年代之廣,屋頂形制之多,集後唐、宋、金、元、明、清六朝建築於一處而著稱於世,為全國僅有,具有極為珍貴的歷史研究價值和文物遊覽價值。寺院周圍的八大自然景觀,仍可供人觀賞遊樂。
山西平順龍門寺大佛殿山西平順龍門寺大佛殿

結構

西配殿

西配殿位於中線前院西側,為寺內最古老的建築。創建於五代唐同光三年(925年)至清泰二年(935年)之間。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明間設板門,兩次間設直欞窗,殿內無柱,四椽栿通達內外。柱頭不施普拍枋,闌額不出頭,櫨斗直接座於柱頭之上承小栱,出斗口跳,跳頭由四椽栿兩端砍制而成。斗栱四鋪作出單抄,無補間鋪作,補間僅設隱栱。梁架簡潔,四椽栿直通前後檐。殿頂舉折平緩,檐頭僅施圓椽,無飛椽。構造簡潔,具有唐代建築的遺風,是我國現存已知唯一的五代時期懸山式建築。

中殿

中殿即大雄寶殿,位於中軸線的正中。創建於北宋紹聖五年(1098)。面寬進深各三間,平面近方形,單檐歇山頂。台基高達1.40米,基前不設月台。明間設門,兩次間設窗,背面僅明間設門,可前後穿通。外檐和山面共用l0柱,內檐僅設二柱。前檐四根檐柱及後檐二角柱均為抹角石柱,柱上刻有創修及施主姓名題記。柱頭斗栱為六鋪作單抄雙下昂重栱計心造,里轉為雙抄偷心造。無補間鋪作。殿內梁架為四椽栿後接乳栿。殿頂脊獸皆為黃綠琉璃瓦燒制。為成化年間製品。殿宇雖經明、清時期裝飾翻修,但從其開間比例到構件的細部做法,均保留了宋代建築的特徵。
山門,即天王殿,位居中軸線前端。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斗栱五鋪作雙下昂重栱計心造,昂為假昂,昂下刻假華頭子。門內設中柱一列,但門窗均設在前後檐柱上。山門兩側的廊房,其柱額斗栱,梁枋製作手法,與山門類似,具有宋、金時期的建築風格。

後殿

後殿,即燃燈佛殿,位於中軸線最後。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梁架構件均為自然材料稍加砍制使用,斷面極不規整,元代特徵顯著。

東配殿

東配殿位居前院東廂,與西配殿相對而建。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硬山頂。前後插廊,明間設板門,兩次間置直欞窗。重建於明弘治十一年至三十七年(1478~1504年)。
東線建築有水陸殿、天宮殿等;西線為兩進院落,多為僧舍、庫房等,大多為清代晚期或民國年間所建。

歷史意義

龍門寺寺史久遠,規模宏大。在中國現存的古代建築中是僅存的集五代、宋、金、元、明、清建築於一寺的建築群,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寺內西配殿懸山式木構建築中國僅此一處,堪稱“中華之最”。
1996年11月20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