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正一天師道齋醮科儀,中國江西省鷹潭市傳統舞蹈,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龍虎山正一天師道齋醮科儀
- 主題詞:傳統舞蹈,正一天師道,道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舞蹈
- 起源時間:東漢
- 認證時間:2010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鷹潭市
- 所屬國家:中國
龍虎山正一天師道齋醮科儀,中國江西省鷹潭市傳統舞蹈,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龍虎山正一天師道齋醮科儀,中國江西省鷹潭市傳統舞蹈,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簡介正一天師道的齋醮科儀,是道教特有的宗教儀式,是道教中溝通人與神的聯繫,祈禱神仙保佑,賜福消災或為亡者追薦超度的宗教活動。因為齋醮科儀...
2010年6月18日,龍虎山正一天師道的齋醮科儀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入江西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8月15日,龍虎山張天師傳說被列入江西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11月,“龍虎山正一天師道道教音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相關人物 主詞條:張道陵 張道陵...
正一天師道科儀名目繁多,大致可分為陽事和陰事兩大類。根據齋主的要求,又有不同的規模和規格。陽醮主要是為齋主舉行祈福、消災、求子、慶典及祈雨禱晴所用。陰醮則用於超度亡魂。道教在舉行齋醮時,必先沐浴齋戒。道士在施法時,常常以符、咒鎮邪去病。符者,按《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云:“合天地正氣曰符...
金元之際,京中宮觀、大邑名山(如龍虎山、閣皂山、茅山等)均有設醮者。不僅正一派道士,而且全真派丘處機、王處一,太一道蕭志沖、蕭居壽等,亦皆先後承金、元皇帝之旨而主醮事,齋醮遂為各派所習。明代以後,道教轉衰,但齋醮科儀仍流傳於民間。此階段出現了許多民間宗教,流傳十分廣泛,許多齋醮科儀被民間宗教所...
《齋醮科儀天師神韻》是2003年1月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利民。內容簡介 《齋醮科儀 天師神韻:龍虎山天師道科儀音樂研究》對江西龍虎山天師道科儀音樂進行研究,指明了天師道科儀與音樂的關係,並結合道人的音樂美學觀,從整體上論述其音樂的實質。目錄 序 自序 緒論 龍虎山天師道科儀音樂之淵源與流變 一、漢末...
。清乾隆皇帝繼位,封通議大夫,賜三品俸祿,掌管道錄司印務,住持北京東嶽廟。婁近垣在清代正一道士中,著作最多,有《南華經注》一卷,《御選妙正真人語錄》一卷,重修《龍虎山志》十六卷。增刪並刊印《黃籙科儀》十卷,使清代的齋醮儀文備於此書。 名優特產 捺菜 捺菜起源於道教聖地龍虎山,被人稱之為“...
徽宗於大觀二年(1108),頒金篆靈寶道場儀范於天下,令道士依法奉行。金元之際,京中宮觀、大邑名山(如龍虎山、悶皂山、茅山等)均有設醮者。不僅正一派道士,而且全真派丘處機、王處一,太一道蕭志沖、蕭居壽等,亦皆先後承金、元皇帝之旨而主醮事,齋醮遂為各派所習。明代以後,道教轉衰,但齋醮科儀仍流傳於...
南天師道是由簡寂先生陸修靜改革江南天師道而形成的,主要表現在他對江南天師道組織進行整頓和改造,並積極收集整理道經,制訂道教齋醮科儀,推動了南朝舊道教的改革和士族新道教的形成,特別是陸修靜在孝武帝大明五年[461]至宋明帝泰始三年[467]七年間隱居廬山修建太虛觀[後人稱簡寂觀],他以太虛觀為大本營,在此收徒...
《天壇玉格》是明清時期編著正一道受籙的科儀經典。按《天壇玉格》的授籙儀式,籙生初受《太上三五都功經籙》,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經籙》,加授《上清三洞經籙》《上清大洞經籙》。受籙道士方可稱法師,從此名錄天曹,能夠代天說法,主持齋醮法事。授籙科,從二千年起規定每年於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在天師...
《天壇玉格》是正一派道士舉行授籙科儀時所依據的一部重要典籍,第五十三代天師張洪任(1631——1637年)曾於清順治十五年(16658年)為之作序,該書有多種版本傳世,以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朱鶴卿鈔錄的本子內容較為齊全。該書稱道徒通過“授籙”,並按《天壇玉格》而取得法名、神職的“法師”,可以代天說法...
作為正一道士必須授籙。不授籙就不能做道場,就無法遣使籙中的兵將斬妖除邪,拔度生靈,救濟困厄。《三洞修道儀》說:授正一法籙,方可以為人章醮。因為只有得授法籙,才能名登天曹,才有道位神職。道教稱“名籙天曹,乃有道位”。有了道位的道士,其齋醮中的章詞才能奉達到天庭,才能得神靈的佑護。授了籙...
正一派道觀:如上海白雲觀、蘇州玄妙觀、龍虎山天師府等。正一派齋醮活動包括奏職、祝聖、完願、慶誕、進表、供天、鍊度、發遞、亡斗、開啟、請聖、火司朝、迎鑾接駕、延生告斗等科儀。經懺包括早晚功課、玉皇懺、雷祖懺、真武懺、三宮懺、斗經斗懺、朝天懺、青玄懺、九幽懺等等。正一派道觀十分注重齋醮科儀,...
盟威,道教齋醮科儀。指設盟授以威儀。天師道為祭酒(治的首領)授以印劍,稱正一盟威。《洞玄靈寶玄門大義·釋玉訣第三》中載有盟授威儀之事。盟真齋齋醮科儀。也作“明真齋”。人物簡介 東漢順帝時(公元126—144),沛人張陵於蜀中創立正一盟威道(俗稱五斗米道)。據《三國志·張魯傳》、《後漢書·劉焉...
高功科儀 舉行一項齋醮科儀,往往要通過建壇、設定用品、誦經拜懺、踏罡步斗、掐訣念咒等來共同完成,這其中人(道士)是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因為所有的這些都是由他們(道教稱醮壇執事)來完成的,這一切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齋醮科儀。醮壇。建醮必先設壇,稱為“醮壇”,又稱“法壇”。“壇”則指在乎坦的土地...
受上清派的影響,靈寶派在存神、誦經、修功德以及輕丹鼎、貶房中等方面與上清派相似,但在注重符籙科儀方面則近於正一道,靈寶派特別重視齋醮科儀,疑為葛巢甫所撰的《敷靈寶齋戒威儀諸經要訣》云:“夫學真仙白日飛升之道,皆以齋戒為立德之本矣”,認為“齋直是求道之本”,其齋戒禮拜儀式在道教各派中最為完備...
正一派道觀:如上海白雲觀、蘇州玄妙觀、龍虎山天師府等。正一派齋醮活動包括奏職、祝聖、完願、慶誕、進表、供天、鍊度、發遞、亡斗、開啟、請聖、火司朝、迎鑾接駕、延生告斗等科儀。經懺包括早晚功課、玉皇懺、雷祖懺、真武懺、三宮懺、斗經斗懺、朝天懺、青玄懺、九幽懺等等。正一派道觀十分注重齋醮科儀,...
1. 科儀:獨具特色的道教形式 2. 戒律:道教里的不可為 3. 早晚功課:道教徒的必修課 4. 傳戒授 :道士的資格考試 5. 敬神禮儀:向神致敬的形式 6. 道士飲食:素食有利於長生成仙 7. 齋醮:科儀中的主體活動 8. 壇場:齋醮科儀的場所 9. 稱謂:道士的多種類別 10. 服飾:道士身份的象徵 11. 法器:...
正一道支派也很多,主要有:(一)大茅真君名盈所傳清微派;(二)天師張虛靖所傳正一派;(三)許真君傳淨明派;(四)真武玄武派。道教傳授經籙科儀,舊分三宗,又名三山符籙,總歸正一派。(五)陳摶老祖傳老華山派又名(陳氏堪輿派)諸真宗派系譜 第一、混元派:混元乾坤祖 天地日月星 三教諸經師 ...
9、齋醮壇場的建制與法式 10、、道教教階制度的沿革 11、、道教法服的沿革及特徵 道教聖跡與宮觀 1、道教宮觀的源起及建制沿革 2、道教宮觀的日常管理制度 3、十洲三島與洞天福地 4、陝西樓觀台與毫州太清宮 5、“正一宗壇”龍虎山天師府 6、上清派與茅山王屋山天台山 7、全真道的三大祖庭 8、全真道第一叢林...
卷一至卷九為發奏、建壇、宿啟、拜表、早朝、午朝、晚朝、解壇、設醮等各項科儀,卷十為總聖位科,卷十一為通用文檢,卷十二為符秘手訣、壇圖印式、步虛散花、樂譜贊文。舉凡清代常行之法事,基本匯於此編。當今很多地方仍是沿用此科儀,如龍虎山、上海、蘇州等地之正一派宮觀。有學者將此書與稍早的由龍門...
9、齋醮壇場的建制與法式 10、、道教教階制度的沿革 11、、道教法服的沿革及特徵 道教聖跡與宮觀 1、道教宮觀的源起及建制沿革 2、道教宮觀的日常管理制度 3、十洲三島與洞天福地 4、陝西樓觀台與毫州太清宮 5、“正一宗壇”龍虎山天師府 6、上清派與茅山王屋山天台山 7、全真道的三大祖庭 8、全真道第一叢林...
白玉蟾師承陳楠的內丹及雷法,又兼通大洞法籙,齋醮科儀,尤以神霄雷法著稱。在雷法及符咒套用上,認為靈驗與否,主要以行法者的內煉功夫高下而定。他主張以內煉為基礎,雷法與內丹術相結合。而內煉功夫,全賴心之作用。他稱“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無疑則心正,心正則法靈,守一則心專,心專則法驗,...
其傳承弟子注重祈禱請神、禮拜齋醮等法事進行“教化勸善”。從靈寶派導引鍊氣講究存神、服氣、叩齒、咽津來說,與上清派接近;而從其重視符籙科儀方面說,又與與上清派有區別,而與天師道相接近;從其強調勸善度人方面來說,又與天師道和上清派不完全相同。進入明代,閣皂宗傳承未絕。俞策《閣皂山志》卷上云:“...
經錄派經典和法錄以正一派為低,上清派為高。唐代以後,金丹派興起,龍虎山正一派天師道統領三山經錄派道教(閣皂山靈寶派、茅山上清派、龍虎山正一派)。經錄派道教遂成為和金丹派道教分立的大宗派。支系 靈寶經系 《雲笈七籤》卷三《靈寶略記》中說,吳王闔閭入一石城,門開,於室內玉几上有素書一卷,文字...
《度人經》的“諸天隱韻”,表現了道教史上的一大變化,原來的符、圖、咒、方旁邊,出現了以讚頌為主的道書,而相應地在宗教活動中齋醮科範更為完善、突出起來。因為唱頌本來是宗教儀式的附屬部分,反過來以《度人經》這樣大量唱頌的經書為內容的宗教儀式,則只能是以祭禱為主的齋醮科儀。正如陸修靜所說的那樣...
天師一系的符篆科儀法術,被稱為“籲天事帝之科”。早期的“籲天事帝之科”之中已經蘊藏著雷法理論的胚芽。確切說這一理論胚芽就是“感通之理”—即天人感應論。清微雷法、神霄雷法、天心雷法相關典籍,以及唐五代《夢瑣言》所載的“雷公篆”,均表明張道陵天師與雷法有極深的淵源。此外,雷部神將趙公明,據《...
符籙派/符咒派是南方道教的主流派,它繼承了道教創始人張陵(張天師)傳道的精髓。符籙/符咒,包括,符籙/符咒和齋醮二部分;符籙就是用符文咒水給人治病;齋醮就是設定道場,請佛界,為人消災賜福。齋醮是道教的祭禱儀式,有些場面非常宏大,展演出道教的音樂、舞蹈和文學內容。按學理劃分 有積善派、經典派、符籙...
神聖禮樂——正統道教科儀音樂研究 西安鼓樂曲式結構研究 畲族音樂文化研究 中國嗩吶音樂研究 中國工尺譜研究 山西樂戶研究 齋醮科儀天師神韻——龍虎山天師道科儀音樂研究 中國洞簫音樂文化研究 中國漢傳佛教瑜伽焰口儀式及其音樂研究 中國傳統笙管樂申論 河北音樂會的音樂特徵及其衍變 河南笙管樂研究 現代京劇《紅燈記》...
唐宋時期,道教不僅信徒眾多、宮觀廣布、倍受尊崇,而且在教理教義、修行方法、科儀制度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進步。這一時期,傳統的道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繼續發展,如由上清派衍化而來的茅山宗在唐宋時即頗為顯躍,由靈寶派衍化而來的閣皂宗也於北宋初在江西閣皂山興起;張道陵一系的天師道,雖在三國以後影響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