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藏經
- 別名:乾隆大藏經
- 朝代:清代
- 類別:官刻漢文大藏經
龍藏經分類,龍藏經版本,清藏版本,藏文版本,保護措施,
龍藏經分類
《龍藏經》共有108函,每函縱30厘米,橫87.5厘米,厚300至500多頁,重量約50公斤。據說經書使用的金箔價值超過37萬兩銀,用掉近1800兩金粉;上下經板彩繪756尊佛像,飾以各式珠寶,再以黃、紅、綠、藍、白五色絲繡經簾保護,這次展出其中八函。
龍藏經版本
清藏版本
該藏始刻於雍正十一年(1733年),完成於乾隆三年(1738年),歷時五年之久。全部經板均選用上好的梨木雕造,正反兩面均雕有文字,刻工精細,刀法洗鍊,字型渾厚端秀。每函經的第一冊扉頁有釋迦說法圖、萬歲牌,最末一冊尾頁有護法的韋馱,以白描手法雕刻了莊嚴而又生動的畫面,代表了當時版畫藝術的高度造詣。
經板雕造完工後曾印刷一百部經書,分賜全國各大寺院。此外還有少量刷印,累計總數約150至200部。
乾隆後期遷入柏林寺存放,由僧錄司和柏林寺住持共負保護之責,仍由內務府監督,得到了妥善的保存。
由於印刷量極少,至今經板字口鋒棱俱在,完整如新。世界上只有兩部漢文大藏經板(另一部在韓國),龍藏是保存到今的一部(現藏於北京智化寺),在世界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藏文版本
“藏文龍藏經”康熙八年(西元一六九九年)於紫禁城製作完成。清初,為了統治人口多滿族兩百倍的漢族,急需籠絡同是少數民族的蒙族與藏族,而這兩族都信奉藏傳佛教。康熙皇帝遂在祖母博爾濟吉特氏(即大玉兒)鼓勵下,下旨撥款、以泥金將年久破損的明代藏傳佛教經典“甘珠爾”(藏文大藏經的一種,相當於漢文大藏經中的“經藏”和“律藏”),以藏文重新抄寫一遍,祈求佛恩廣布、國泰民安,並賜名“龍藏經”。
“藏文龍藏經”收錄一千一百種藏傳佛教經典,分成108函(冊),象徵治療眾生的一百零八種煩惱。而每一函平均有五百多頁,加上兩層書蓋,重達五十公斤。
“藏文龍藏經”是金粉加上膠和成泥狀,書寫於深藍色的磁青紙上,並在側面畫上藏傳佛教八寶圖。書寫經文需黃金五千兩,如以一位精擅藏文書法的喇嘛每天抄寫四頁經文的速度來算,要抄完全部經書十萬頁,共需七十年的時間。
“藏文龍藏經”藏於慈寧宮佛堂多年,逢特別節日,由宮中高級喇嘛開書誦念,歷時三百年。對佛教徒來說,加持法力驚人。據說有緣親睹全套書的人,將可獲七世平安。
保護措施
《龍藏經》總共收錄1057部藏傳佛教經典,費時3年,耗資2億元新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