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銅梁龍舞是一種以龍為主要道具的舞蹈藝術形式,興起於明,鼎盛於清。
銅梁龍舞的風俗由來已久。在唐宋時期就有龍舞活動了。清光緒年間的《銅梁縣誌・風俗篇》中記載了銅梁龍舞的盛況:“上元張燈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輝煌達旦,並扮演龍燈、獅燈及其他雜劇,喧闐街市,有月逐人、塵隨馬之觀。”這個風俗保留至現代。
銅梁龍舞的發展經過了火龍、正龍、肉龍三個階段。早期的火龍用繩索、竹簍連線頭尾,舞龍時龍身施放煙火,氣氛熱烈,場面活躍,但火龍有軀無肉,龍形象欠佳;中期的正龍頭大頸長,以簍作節,節內點燈以代煙火,舞玩時龍首高昂,燈火蜿蜒,景象壯觀,但龍體態不全,身軀仍少真實感;最後形成的肉龍,以彩繪紙黏糊龍身,龍體完整,有骨有“肉”,舞玩時頭尾擺動靈活,軀體伸縮自如,內部盞盞燈火映照出金甲赤脊的龍身,熠熠生輝,美觀動人。由於肉龍體態長大,舞玩時形如蠕動,故又稱“蠕龍”。近代,銅梁龍又在傳統肉龍基礎上進行了創新設計,集獅頭、鹿角、蝦腿、鱷魚嘴、烏龜頸、蛇身、魚鱗、蜃腹、魚脊、虎掌、鷹爪、金魚尾於龍一身,且將傳統閉口龍改制為張口龍,龍口內加做龍舌與口寶。新創的銅梁龍英姿勃發,神威賁張,大有吞雲吐霧、氣奪天地之概。
舞蹈特色
主要類型
銅梁龍舞包括龍燈舞和彩燈舞兩大系列。龍燈舞主要包括大蠕龍、火龍、稻草龍、筍殼龍、黃荊龍、板凳龍、正龍、小彩龍、竹梆龍、荷花龍十個品種,其中以大蠕龍最有特色。彩燈舞主要包括魚躍龍門、泥鰍吃湯圓、三條、十八學士、亮獅、開山虎、蚌殼精、犀牛望月、豬啃南瓜、高台龍獅舞、雁塔題名、南瓜棚十二個品種。
代表品種“大蠕龍”,長50多米,24棟龍身,寓意24個農事季節。它造型獨特,色彩艷麗、氣勢磅礴、雍容華貴,既有傳統的藝術風格,又有濃郁的民族文化意蘊,其舞蹈表演,起伏流暢,張弛有度,環環緊扣,高潮迭起。重慶銅梁”火龍”也具有特色,這種舞以鐵水打金花,輔以不同材質的導引火、口中火、脊上火、腹中火、場中火、升天火等,組成一片狂熱的立體火陣,熱烈多彩。
舞蹈技藝
銅梁龍舞的舞蹈技藝總體上追求靈活、大氣,以大龍具、大套路、大變化來體現大氣勢,因而凸顯出“大”的鮮明特色。
銅梁大龍的動作也較為豐富。早期有“龍出洞”“之字拐”“三點頭”“拜四方”“龍舔須”“下鑽洞”“上翻身”“橫‘8’字”“大盤龍”等。 隨著時代的發展,活動有所推進,大龍的動作有了豐富與改進,先後整理出 “三環套”“龍擺尾”“龍抱蛋”“雙起塔”“馬步回宮”“雙龍出水”“雙龍戲珠”“雙連環套”“如意穿梭”“翻江倒海”“側身翻”“懸空翻”“大劈叉” 和 “平盤”“斜盤”“高尾盤”以及“龍旋風”“翻梅花”“螺旋跳”“車輪轉”“築長城”“高翹尾”“騰身穿尾”等,現代甚至將競技龍舞的 “掛腰”“懸背”“撐傘”“磨盤轉”“繞身轉”“青龍絞柱”“飛龍追珠”等高難度動作融入其中,大龍的動作套路達50多個。
大龍在豐富套路變化中,還同時採用了游、滾、翻、穿、繞、盤、騰、躍等多種技法,相互穿插運用,對龍的翻騰飛舞動勢進行了淋漓盡致的表現。銅梁龍舞的“游”,游成了一條或快或慢流動的 “線”、或上或下起伏的“線”,“游”得活靈活現、威風凜凜、剛柔並濟,富有節奏感,而且龍頭、龍身、龍尾前後呼應,“游”出了美感。銅梁龍舞的“滾”,滾得龍衣不皺、不折、不絞、不拖,滾得龍體不停不阻,渾圓順暢。銅梁龍舞的“繞”和“纏”,圍繞人體纏繞成塔,繞出各種花形,活靈活現,變化無窮,使大龍在多變的構圖和動作轉換中,呈現出運動感和流動美,舞出了龍的靈性和翻江倒海、騰飛於天地間的動勢,體現出大龍特有的神韻風采。
道具特徵
銅梁龍舞使用的道具包括龍具及其附屬道具。
銅梁大龍的龍具由龍頭、龍身、龍尾共24節組成,代表中國農時的24個節氣,每條龍有舞龍者25人,舞寶者1人。根據舞龍場合變化等特殊要求,龍體可增至50節甚至100節以上,通常表演是 “二龍二寶”,在盛大慶典中,可以多至九條巨龍同場競舞。
龍頭既非北方龍頭的馬面樣,也非南方通用的蛇貌狀,同時也不是傳統的 “哭龍懾虎笑獅子”形態,而是取型雄獅大張口,使其龍頭高聳,口含寶珠,鼓目突腮,虬角勁健,長髯飛鬃,神態端莊威嚴。
龍身碩大,既有北方龍的高、大、長特點,雄偉、莊重、渾實,體現出一種磅礴的氣勢;又有南方龍的輕巧、靈秀與精緻特徵,並能夠伸縮自如,便於玩舞和展示技巧。龍身的線條不似北方龍的直硬、剛勁,而多取南方龍的曲線、柔和;色彩上不仿北方龍的簡單質樸,而有南方龍的多彩與艷麗。整個龍體由24棟組成,全長為54米,超長者可達百米以上。胸徑粗大,全身顯得豐滿渾圓,豐碩壯實,富有立體感和逼真感,外加精心彩繪,給人以氣勢宏偉、富麗堂皇之感,整體形態威武雄壯,被譽為“龍燈之王”。
龍尾為五分叉的金魚尾,而非人們常見的蛇尾或多分叉的蜈蚣尾,遒勁高翹,靈活自如,美感突出。
此外,大龍的其他附屬道具,如雲門、雲牌、水牌等,也同樣是手工彩描,且改過去雲牌、水牌分開製作成為合二為一,一面為雲朵,一面為波濤,不僅使用與保管方便,而且整體上顯得協調統一。
音樂伴奏
銅梁大龍主要採取川大鑼、川大鈸、川堂鼓、川嗩吶等民間吹打樂器進行伴奏,為了烘托氣氛,有時加進了戰鼓(高缸鼓)和小打樂器包包鑼、二心、蘇絞、雲鑼等。
音樂伴奏隨著龍舞套路的豐富也在不斷改進。過去,龍舞一般多在遊樂隊伍行進中表演,鑼鼓伴奏多用【長錘】【合牌】【趕眼】【快扣板】【陝鑼】【火把二流】 等曲牌。舞到廣場、院壩或是機關、會社和地方頭面人物住地,放鞭炮、掛紅、懸紅包時,鑼鼓也集中加套打(即鑼鼓套嗩吶吹打),用【亮子】【霸王鞭】【二巷子】【鳳點頭】和嗩吶【東鑼】【收江南】等,有的表演打【托】,或是盡其所長打其他的“花鑼鼓”。
龍舞得以改進後,伴奏鑼鼓也發生了大的變化。為了烘托氣氛,以節奏強烈的鑼鼓曲牌【雙竹馬】開場,緊接嗩吶【將軍令】加【道鑼】送牌燈和雲牌出場,再用【亮子】鑼鼓配合“龍珠”亮相、表演;用【三錘半】接【左五錘】【趕眼】送“龍出宮”;龍亮相用【東鑼】;【乍眼】伴“三抖須”,龍縮回頭;在“龍珠”的逗引下,用【五錘伴】,龍一躍而出;接【趕眼】【拗鑼】伴“大出宮”;用嗩吶的【點將·走板】配合“拜四方”;在【趕眼】【拗鑼】和【長錘】聲中“舞天花”,【長錘】中加【燕登鰲】象徵“龍登殿”;“如意梭”用較快的【霸王鞭】接【趕眼】【拗鑼】;“慢游龍”以柔和抒情的【伴燈鼓】套高雅悠揚的【朝天子】;節奏較快的“雙環套”“三環套”,鑼鼓從【趕眼】【拗鑼】轉換為三拍子的【水波浪】,中間加嗩吶套打【收江南】【鬼扯腳】【水仙子】等;在“龍繞圈”時配合由慢到快、由弱到強的戰鼓聲接 【三錘半】;“大盤龍”奏以【東鑼】,“回龍”“走圓場”伴以由小轉大的【趕眼】;在節奏鏗鏘的【拗鑼】中走“馬步”;在【尾煞】聲中“大回宮”結束。
整場表演以川味鑼鼓伴奏,所用的曲牌音樂激烈,或急或徐,或抑或揚,時而優美抒情,時而高昂激越,表現出濃郁的地方風格特色,具有藝術感染力。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文化價值
銅梁龍舞是以精心製作的中華龍的造型為載體,以人們想像的龍的蠕動形態為語彙,注入華夏民族昂揚奮進的神韻,在多種場合下舞動的舞蹈藝術。它是龍文化的具象化展現,是中華龍文化的精品,而被譽為“國舞”。它既具有賞心悅目,給人美感的娛樂功能,更具有凝聚人心,振奮精神的教育功能。它屬於中國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範疇,是中華民族先進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
社會價值
銅梁龍舞是古代巴民族龍蛇信仰在現代的遺存,是巴渝文化的重要內容,具有巴渝文化特色。保護和弘揚銅梁龍舞,打造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龍文化品牌,不僅能提高銅梁的知名度,促進銅梁區域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而且對大重慶的聲譽,也能起到提升作用,在促使重慶自身經濟繁榮,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經濟,協力走向繁榮的同時,也能促進銅梁龍舞自身已有的文化積澱和先進的文化創造,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的文化事業,為重慶建設成長江上游經濟文化中心產生積極的推進作用。
傳承狀況
銅梁龍舞聞名於世的僅大蠕龍、火龍等少數品種,多數龍舞品種已處於瀕危境地,亟待保護和拯救。
傳承人物
黃廷炎,男,漢族,1941年生,重慶銅梁人,2008年2月被評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龍舞(銅梁龍舞)代表性傳承人,重慶市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重慶市銅梁區文化館(重慶市銅梁區龍文化發展研究中心、重慶市銅梁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獲得“龍舞(銅梁龍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龍舞(銅梁龍舞)》項目評估合格,重慶市銅梁區文化館(重慶市銅梁區龍文化發展研究中心、重慶市銅梁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08年,重慶銅梁龍舞被確定為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表演的壓軸戲,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文藝表演中展示巴渝文化的獨特風情。
2019年1月13日晚,由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銅梁區人民政府主辦的首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暨亮燈儀式在銅梁區舉行,開幕式上,銅梁龍舞表演團表演了大蠕龍《中華龍舞起來》、競技龍《龍舞九天》、火龍《火樹銀花》等5個節目。
2019年10月1日晚,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聯歡晚會上,銅梁龍舞在天安門廣場中心表演區表演。這是銅梁龍舞繼新中國成立35周年、50周年和60周年慶典後,第四次在國慶慶典上表演。
2020年1月2日晚,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銅梁龍舞表演團隊依次表演了《龍鳳呈祥》《龍舞盛世》《龍耀中華》三個龍舞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