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舞(龍燈扛閣)

龍舞(龍燈扛閣)

龍舞(龍燈扛閣),山東省臨沂市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龍燈扛閣發源於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九曲街道三官廟村一帶,主要流傳於河東、蘭山、臨沭縣等地。龍燈扛閣是一種將龍舞和扛閣結合在一起表演的廣場舞蹈,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龍燈扛閣一般在春節期間表演,表演時,彩龍在擎珠者的引導下按既定套路舞動,扛閣以“走場”為主,主要隊形有二龍吐須、雙龍齊飛、雙圓、雙磨眼、菱形、扇形、四面開花、卷箔等。龍燈扛閣表演具有粗獷奔放、氣勢宏大的特點。

2011年5月23日,龍舞(龍燈扛閣)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舞(龍燈扛閣)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山東省臨沂市
  • 遺產編號:Ⅲ-4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形式,音樂伴奏,人員分工,服裝特徵,表演道具,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龍燈扛閣形成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舊時它一般在春節至元宵節間表演,多用於“祀神”“求雨”等活動。由於三官廟村緊靠沂河,為免受洪水之災,兩岸百姓在每年汛期之前,就表演龍燈扛閣,祈求蒼天保佑。逢大旱之年,就用龍燈扛閣祭天求雨,據傳有幾次真的“求”來了雨,龍燈扛閣因而被百姓尊為“神龍”,藝人們也因此受到臨沂當地民眾的尊敬。沂河岸邊的其他村莊信其靈驗,每年也都派村裡有威望的長輩到三官廟村敬請“神龍”,以避邪免災。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龍燈扛閣參加了歡迎八路軍、新四軍、解放軍慶祝勝利的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龍燈扛閣成為節日裡的文化娛樂項目。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經過專業舞蹈工作者的加工整理,龍燈扛閣從農村走向城市,從廣場搬上舞台,不斷充實完善,逐漸發展成一種獨立的純舞蹈形式。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龍燈扛閣表演由擎珠者指揮,龍身緊隨龍珠舞動,動作套路有“站龍翻騰”“臥龍翻騰”“盤龍”“雙竄龍”“潑龍”“龍盤柱”等,套路均以“速場”貫穿連線,動作則要求“竄”“潑”一邊倒,“翻騰”要掄圓,跑站記住“活”。扛閣以“走場”為主,龍舞動作激烈時,扛閣在一側交叉變換隊形;舞龍舒緩時,扛閣即插入龍隊中穿行迴旋。扛閣的動作要求是:“下扛”立腰梗脖,雙膝微顫,腳下生風,上扛跨鶴蹬荷,飄逸瀟灑,時而撫摸龍頭,時而做欲騎龍狀,在龍體翻滾中時隱時現。

音樂伴奏

龍燈扛閣用打擊樂隊伴奏,曲牌有“流水”“急急風”兩種。前者節奏平穩,力度與速度視表演氣氛而定,後者用在舞蹈“潑龍”與“竄龍”時,節奏快而熱烈。表演進入高潮時,可由專人(老藝人或組織者)在場外“打口哨”,以渲染氣氛。

人員分工

龍燈扛閣的舞龍者為青壯年,分兩組輪番上場,每組10人:一人擎珠,另9人分執龍頭、龍身、龍尾。4副扛閣由8人表演,8副扛閣由16人表演,其中,8個成年人為“下扛”,每人身扎俗稱“鐵背心”的底座,各自扛起一個扮成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的男童或女童(稱做“上扛”)。

服裝特徵

舞龍者:頭系綠色花布巾,額前打結,穿白色紅邊對襟、深藍色彩褲。
擎珠人:頭系白毛巾,額前打結,穿紅色白邊對襟上衣、藍色彩褲、黑色酒鞋,腰扎綠色綢帶。
扛閣人:服裝同舞龍者。“扛上”男孩頭戴藍色小生巾,穿藍色大檬上衣、柿黃色彩褲、快靴,脖子上系一條淺黃色長綢巾;女孩戴紅花,分別穿紅、綠色鐮邊無領褂,紅、綠色彩褲,穿彩鞋,腰扎紅、綠綢帶。

表演道具

彩龍一條:總長25米,由龍頭、龍尾和七段硬節、八段軟節(龍身)組成。硬節及龍頭、龍尾用竹篾扎制骨架,骨架下方固定一根木棍(稱“龍腿”或“龍桿”)為柄。龍頭、尾骨架處繃白布,布上彩繪勾畫頭、尾形狀。硬節骨架包裹兩側有布系帶(預先勾畫出龍身鱗紋)的龍身布,在下方紮緊。另制八塊軟節龍身布,與龍頭、硬節、龍尾依次連線,彩龍即成。
龍舞(龍燈扛閣)
龍燈扛閣
明珠:先將四根細竹篾烘烤成同等直徑的四個圓圈,然後套紮成一個立體圓形球,從球體中心穿過一鐵棍,鐵棍兩側固定在一個半圓形的鐵架上,架子底中部固定一根長木柄,最後將珠子用紅綢裹起。
扛閣:分為背心、芯子和上座三部分,由鋼管和鐵板打制、組合而成。芯子與鐵背心之間以鋼管連線。根據表現內容的需要,分別用紙紮上蓮花、松枝、仙鶴等模型,固定在扛閣的相應位置。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在中國舞龍史上,龍燈扛閣表演形式可以說是獨樹一幟,其套路豐富,形式新穎,伴奏音樂獨特,對民間舞蹈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龍燈扛閣源於祭祀和求雨,是傳統龍燈表演與喜慶民俗文化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龍燈扛閣對於研究臨沂當地民風民俗,了解臨沂當地的人文特徵具有重要作用。
龍燈扛閣表演是一項集體項目,一般需要八十多人參與,對於滿足民眾的娛樂需求,改善人們生活方式,增進鄰里關係,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傳承譜系
清代道光年間九曲三官廟村村民李姓和馬姓為龍燈扛閣第一代傳人;1840年、1860年、1880年分別為龍燈扛閣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傳人;1889年,馬守善為龍燈扛閣第五代傳人;谷繼春周、孟慶福為龍燈扛閣第六代傳人;邢繼田、李春和為龍燈扛閣第七代傳人;楊翠俠、李效明為龍燈扛閣第八代傳人;楊貫秋、李玉常為龍燈扛閣第九代傳人。
代表人物
谷繼春,男,1915年生,臨沂市九曲鄉三官廟村人,8歲向祖父、父親學龍燈扛閣,9歲開始表演,成年後成為龍燈扛閣隊的主要演員和組織者。他擅長龍燈扛閣的表演套路動作及道具製作,還練就了吹口哨技藝,表演時將兩手食指插在嘴裡,吹出響亮的聲音(民眾說似“龍吟”)。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臨沂市河東區文化館獲得“龍舞(龍燈扛閣)”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龍舞(龍燈扛閣)》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為臨沂市河東區文化藝術館(區畫院、區柳琴劇團)。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00年10月,三官廟村龍燈扛閣在首屆“重慶·中國銅梁龍燈藝術節”中華龍舞邀請賽中獲得“齊魯神威獎”和“邀請賽紀念獎”。
龍燈扛閣曾連續參加了六屆臨沂市民間秧歌會,每屆都獲得“金龍獎”。
重要活動
2006年1月,龍燈扛閣參加了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7《鄉村大世界》的演出;同年9月,龍燈扛閣參加了中國臨沂書聖文化節《蒙山沂水》大型文藝演出活動。
2009年,龍燈扛閣參加了第29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的演出。
2010年,龍燈扛閣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世界博覽會的演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