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王瓚家廟
- 地理位置:其家鄉殿前村李浦路12號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建立時間:明嘉靖年間
基本介紹,歷史沿革,
基本介紹
王瓚(1462-1524),字思獻,號甌濱,明永嘉縣華蓋鄉二都李浦(今溫州市龍灣區永中街道殿前村)人,殿試得一甲二名(即榜眼),是永嘉有明一代僅次於狀元周旋的第二人,人稱榜眼王。初授翰林院編修,曾奉旨修《大明會典》,並應溫州知府鄧淮之請編纂弘治《溫州府志》,後任禮部左侍郎,追贈禮部尚書,諡號文定。
王瓚一生,胸懷坦蕩,剛正不阿;器量寬宏,不計私怨。為官三十載,歷事三朝,兩任國子祭酒,四典禮部會試,而歿之日竟兩袖清風,里人交口稱頌。著作有《甌濱集》、《正教編》、《弘治溫州府志》等,“學冠一時,四海師模”。
王瓚家廟位於其家鄉殿前村李浦路12號,即李浦王氏家廟,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在這之前的南宋淳熙年間,王瓚先祖曾創建家廟於九甲監橋之北(今永興街道南橋北村福善寺),明洪武元年王氏族人徙居李浦,又建家廟於殿前村雁澤橋之西,再遷於李浦路。現家廟坐西朝東,三進,磚木結構,建築風格古樸莊重,飛檐雕棟,古風猶存。門口是兩尊雄偉的站立式石豹,家廟牌坊正刻有“王氏家廟”,背刻“三槐世裔”,原為明嘉靖皇帝御敕坊表,當時並賜御製“肯構肯堂,繩其祖武”一聯(家廟牌坊早毀,1997年復原),入門兩邊各一石馬,石羊和石翁仲,栩栩如生,均為古物,旁有碑刻《重建家廟記》詳記了自南宋起王氏家廟的數次重建。明嘉靖三年御敕“歷朝寵命”匾額一方豎立在正廳,正廳通面寬11.50米,通進深12.86米,梁架、柱礎、天井、月台、左右廂廊等仍保存明代原構風貌。中堂為三槐堂,取北宋大文豪蘇軾的《三槐堂銘》中語,因王氏祖先曾手植三槐於庭,遂把王氏宗族祠堂命名為“三槐堂”。中堂左有鼓、右有鐘,兩側懸掛王氏祖先遺像。
家廟內還保留有《李浦王氏宗譜》,內容豐富翔實,有序跋列傳、行狀以及銘志等等,都出自碩學名儒手筆,其記載上至二十一世,下至六十七世,總計46世,綿綿傳承不斷,更有祖先遺像26幅,冠服儼然。這本王氏宗譜有著一段曲折的歷史。北宋末年,金兵攻破都城汴京(今開封),李浦王氏始遷祖貞庵公於南宋高宗建炎間,隨高宗南渡,攜家藏御翰書丹由汴京輾轉來溫,居溫城錦春里。至元末明初,浙東爆發方國珍起義,一度割據浙東。方國珍占據溫州時,王家田產被沒收,御翰書丹遭劫難,蕩然無存,而譜牒隱藏起來,才終於得以保留。
歷史沿革
王瓚家廟西南的殿前中路河上有榜眼橋,為紀念王瓚而建。
根據橋的兩側陰刻的“弘治戊午推官何鼎書王道立”、“共和辛酉冬月重建”,可知此橋始建於明弘治戊午年(1498),1981年冬重建。石橋東西走向,二孔,長18米,寬2米,尚保存完整。橋上有上雕花刻龍的白石欄桿,橋的西端新建有榜眼及第坊,兩側書寫著“禮部尚書”和“榜眼及第”字樣。榜眼橋之南百米,新建有經元及第、會魁及第坊,牌坊上有“明旨贈禮部尚書諡文定王瓚”、“恩榮”、“榜眼”等大字,其中碑石“文定王瓚”為古物。牌坊旁有殿前普明堂,始建於明洪武八年,弘治四年重修,王瓚中舉人時曾進堂設大禮祭拜。1920年被龍捲風摧毀,至1924年籌資重建。普明堂的左側為太陰宮,右側為文昌閣。
王瓚家廟東北方向有一石橋,名為東引橋。橋建於明崇禎四年,為三孔梁式石板橋,長19.6米,寬1.8米,南北走向,跨李浦河。在橋的東西兩側分別用楷書陰刻“東引橋”、“崇禎四年□建”等字,橋面遍刻雲紋、回紋等吉祥圖案,據專家介紹,這是研究明代溫州地區民俗紋飾的寶貴資料。
東引橋西面的豐臺村有座當代修建的王瓚書院,此地原是王瓚中舉前讀書之處,書院內放置明代學習生活工具、王瓚著作、線裝書籍、王氏譜牒等,以挖掘地方文化資源、傳承王瓚治學精神為宗旨。在東引橋的東面,水潭路東首有明正德九年王瓚之弟王琉所建的望海橋。王琉(1464-1535),字思秀,號溪濱,自幼習禮義,長大後克勤克儉,積累巨萬,為全族之冠,構大廈九進,三進在榜眼橋東,六進在水潭。望海橋原為十二孔梁式石板橋,故又名十二間橋,清同治年間重建時改為8孔,1924年修建時,又縮為7孔。現橋長37.8米,寬2.2米,高於水面3米左右。南北走向,跨水潭河,兩側置青石欄桿,楷書陰刻“望海橋”、“大清同治甲子年桂月重建”。在橋的北岸二聖廟內嵌有一塊青色石碑,記錄了1924年重建望海橋之事。而在水潭路上還有三棵百年以上無柄小葉榕,為國家三級保護古樹名木,樹高几十米。橋廟樓榕相映成趣,而石橋臥波,氣貫長虹,古榕茂密成陰,真是樓臨近水月先得,樹倚懷清風自來(旁有據傳是王瓚為其母建的懷清堂),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