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溪先生文錄抄序

《龍溪先生文錄抄序》是明代詩人李贄創作的一篇古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龍溪先生文錄抄序
  • 作者:李贄
  • 創作年代:明代
  • 出處:《焚書》
  • 作品體裁:古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龍溪王先生集》共二十卷,無一卷不是談學之書;卷凡數十篇,無一篇不是論學之言。
夫學問之道,一言可蔽,卷若積至二十,篇或累至數十,能無贅乎?然讀之忘倦,卷卷若不相襲,覽者唯恐易盡,何也?蓋先生學問融貫,溫故知新,若滄洲瀛海,根於心,發於言,自時出而不可窮,自然不厭而文且理也。而其誰能贅之歟!故余嘗謂先生此書,前無往古,今無將來,後有學者可以無復著書矣,蓋逆料其決不能條達明顯一過於斯也。而刻板貯於紹興官署,印行者少,人亦罕讀。又先生少壯至老,一味和柔,大同無我,無新奇可喜之行,故俗士亦多不悅先生之為人,而又肯讀先生之書乎?學無真志,皮相相矜,卒以自誤,雖先生萬語千言,亦且奈之何哉!
今春,余偕焦弱侯放舟南邁,過滄洲,見何泰寧。泰寧視龍溪為鄉先生,其平日厭飫先生之教為深,熟讀先生之書已久矣,意欲復梓行之,以嘉惠山東、河北數十郡人士,即索先生全集於弱侯所。弱侯載兩船書,一時何處覓索。泰寧乃約是秋專人來取,而命余圈點其尤精且要者,曰:“吾先刻其精者以誘之令讀,然後粹其全以付天下後世。夫先生之書,一字不可輕擲,不刻其全則有滄海遺珠之恨;然簡帙浩繁,將學者未覽先厭,又不免有束書不觀之嘆。必先後兩梓,不惜所費,然後先生之教大行。蓋先生之學具在此書,若苟得其意,則一言可畢,何用二十卷;苟不肯讀,則終篇亦難,又何必二十卷也。公在我後人,不得不冀其如此而讀,如此而終篇,又如此而得意於一言之下也。”泰寧之言如此,其用意如之何?
秋九月,滄洲使者持泰寧手札,果來索書白下。適余與弱侯鹹在館。弱侯遂付書,又命余書數語述泰寧初志並付之。計新春二三月,余可以覽新刻矣。將見泰寧學問從此日新而不能已,斷斷乎其必有在於是!斷斷乎其必有在於是!

作者簡介

李贄(1527年~1602年),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原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贅,號宏甫,又號卓吾,又別號溫陵曙上等。泉州晉江(今屬福建)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舉人,不應會試。歷任共城知縣、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為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麻城。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雜婦女,晚年往來南北兩京等地,被誣,下獄,死在獄中。著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