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游毛竹

龍游毛竹

毛竹,歧義詞。一指生物界的植物。又名“楠竹”、“孟宗竹”“江南竹”、“茅竹”。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單軸散生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游毛竹
  • 別名楠竹 孟宗竹 江南竹 茅竹
  • :禾本科
  • :剛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毛竹現狀,毛竹發展情況,科技篇,企業篇,生態篇,未來篇,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狀竹類植物,稈大型,高可達20米以上,粗達18厘米。毛竹稈高,葉翠,四季常青,秀麗挺拔,經霜不凋,雅俗共賞。自古以來常置於庭園曲徑、池畔、溪澗、山坡、石跡、天井、景門,以及室內盆栽觀賞。常與松、梅共植,被譽為“歲寒三友”。又無毛無花粉,在精密儀器廠、鐘錶廠也極適宜。毛竹林面積大、分布廣、經濟價值較高,生產潛力很大,發展毛竹生產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浙江省龍游縣。

主要價值

毛竹是我國栽培悠久、面積最廣、經濟價值也最重要的竹種。其竿型粗大,宜供建築用,如樑柱、棚架、腳手架等,篾性優良,供編織各種粗細的用具及工藝品,枝梢作掃帚,嫩竹及竿籜作造紙原料,筍味美,鮮食或加工製成玉蘭片、筍乾、筍衣等。

毛竹現狀

自縣委縣政府發展“南竹北拓”以來,石佛鄉毛竹種植髮展迅速,已有豐產毛竹基地1萬餘畝,主要以大力山村、西金源村、三門源村及峰塘山村為主。 竹林叢生之地的人們多長壽,且極少患高血壓,這與經常吃竹筍有一定關係。
浙江省龍游縣發展竹產業,並非一昔之功。1933年《中國實業志》就曾記載,“毛竹為浙江省特產,尤以龍游等縣為最著。”龍游毛竹聞名至今,與當地生長環境息息相關。龍游縣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溫度適宜,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十分適宜竹林的生長。當地竹林資源豐富,享有“浙西竹庫”之美譽。
受限於傳統生產方式的影響,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軸中,這條竹龍一直在沉睡。直到80年代初,龍游的竹林生產還處在一種“低產、低值、低效”的惡性循環之中。竹林稀疏,經營粗放,重采輕養,大小年明顯,經濟效益低下。全縣24萬畝竹林,低產竹林面積竟達16.7萬畝,占總面積的67.5%。畝均立竹不足80株,年產竹材470公斤、竹筍20公斤左右,每畝經濟收入只有二三十元。
如何幫助山區人民擺脫貧窮落後,如何振興山區經濟,成為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

毛竹發展情況

科技篇

技術革命促升級
據龍游縣林業局局長錢竹清介紹,1983年,龍游縣承擔了林業部下達的3500畝毛竹低產林改造示範林建設項目,經過不懈努力,這一項目取得重大成果,並於1986年開始在全縣10萬畝毛竹低產林中進行大面積的推廣套用。到1989年,這些低產竹林產值比改造前淨增1613.5萬元,畝均增值161.4元。省內外專家在鑑定時一致認為,該項目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1990年,龍游縣又以建設10萬畝筍竹兩用豐產林工程為契機,承擔了“竹林豐產及綜合利用技術開發”國家級星火計畫項目。該項目實施3年後,項目區竹材、竹筍產量與實施前相比分別提高了39%和163%,項目新增產值1.45億元,利稅6763萬元,創匯884萬美元。項目榮獲1995度林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如今,毛竹林培育技術又向筍竹兩用林、工業用竹材林等方向發展,培育水平不斷提高。龍游先後實施了“115竹業開發”、“千元竹山”、“一竹三筍”、“南竹北拓”等10多個工程項目,極大地提高了竹林的集約經營水平。全縣毛竹林面積已從1985年的24萬畝發展到2007年的38.5萬畝,毛竹蓄積量從2100萬株增加到5500萬株,竹業栽培產值從原來的450萬元增加到2.4億元。竹農種竹養竹的積極性日益高漲,每年竹子造林均按萬畝的速度遞增,且質量好、標準高。
記者在《中國竹子之鄉》的陳述報告中獲悉,龍游對筍竹兩用毛竹豐產林技術的推廣套用,以及制定的我國筍竹兩用毛竹林第一個省級系列地方標準《浙江省地方標準筍竹兩用毛竹林》,為全國竹區提供了經驗和示範。浙江省及廣東、廣西、福建、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7省(自治區)40多個市縣紛紛前來參觀考察,筍竹兩用毛竹豐產林技術推廣套用輻射面積達600多萬畝。
“近年來,我們依託資源優勢,逐步壯大竹產業,竹產業已成為富民強縣的一大支柱產業。”龍游縣委書記諸葛慧艷告訴本社記者,2007年,該縣竹產業總產值達17.2億元,居浙江省第三位,其中一產2.4億元、二產13.7億元、三產1.1億元。

企業篇

龍頭勁舞帶發展
在牽引帶動竹農增收致富方面,龍游的筍竹龍頭企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通過龍頭企業連線市場,龍游搞活了流通,提高了筍竹附加值,帶動基地建設,以及山下、山上互動形成良性循環。
溪口鎮靈山村吳雪榮向記者介紹說:“加工好竹胚板、竹段都賣到騰龍竹業公司作半成品,有多少"吃"多少。”他高興地說,自從和“騰龍”攀上親,竹加工買賣就大有“奔頭”。
騰龍竹業有限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這是龍游縣首家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為提升產品質量,公司與浙江林學院、中國林科院亞林所、林產品質檢站等5家單位聯合成立“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和吳雪榮一樣,竹農們都喜歡把加工成的半成品賣給當地的各家竹製品加工企業。
浙江騰龍竹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樟清告訴本社記者,發展竹產業真是達到了雙贏局面了,我們“騰龍”靠小竹子打造出大產業,其高檔竹子製品漂洋過海,大踏步進入歐美高級市場,成為了我國在這一領域中出口的佼佼者。同時,我所在的那個鎮,老百姓在農村信用社的存款是一年比一年多,竹農的生活越過越好。
據諸葛慧艷介紹,近幾年來,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辦工廠、山外拓市場”的要求,龍游出台了《關於加快竹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每年安排100萬元資金對農業龍頭企業貸款給於貼息和新產品開發項目進行獎勵,建立了出口貼補制度。累計用於出口貼補資金達300多萬元,有效引導了金融機構對龍頭竹加工企業技改項目給予優先貸款支持。僅信用聯社竹產業貸款餘額就有1億多元。
通過傾斜政策扶持,龍游竹製品加工企業加快了成長。2007年,以生產竹膠板和水煮筍為主導產品的竹加工企業數比1985年增長16倍多,年加工產值提高200多倍。形成了一批以生產食品、竹板材系列產品、生活用品、文化用品、竹編工藝、造紙等產品為主的國家、省、市、縣級農業龍頭企業,有效提高了竹產業市場競爭力。
龍游縣還著力打造企業集聚平台,最佳化產業空間布局,規劃建設了溪口竹木加工園區和城南工業園區竹加工功能區塊。據不完全統計,全縣竹加工企業已從1985年的30多家發展到550家,加工農戶3200餘戶,竹加工產品已從原來的幾十種擴大到10大類400多種。竹加工年產值由1985年的500萬元上升到2007年的13.7億元,出口創匯1600萬美元。

生態篇

持續發展拓新路
為實現竹林的可持續發展,龍游縣除了推廣護筍養竹、撫育施肥、合理砍竹、科學防治病蟲害等一系列常規竹林豐產培育技術外,還積極發揮“萬畝竹海”特色,大作“竹”文章,發展旅遊業。在帶動農村勞動力轉移上,通過第二、三產業的發展,實現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有效增加農民收入。
隨著“浙江大竹海森林公園、百里竹子綠色長廊、竹海畲鄉風情、竹海賽車道等竹生態旅遊項目的開發建設,龍游南部竹山區以“農家樂”為形式的竹海生態游從無到有,蒸蒸日上,逐步成為都市人群的時尚活動,同時也給農民增收開闢了新渠道。
“做竹拉絲生意雖然好,一年純收入有10萬元,可總有一天竹資源要被砍光。農家樂就不一樣了,不消耗資源也賺錢。”在龍游縣廟下鄉曉溪村“藍色天際”農家樂,老闆伍祥洪告訴記者,“浙西大竹海”讓城裡人慕名而來。“還有每年一屆的浙江省登山比賽和廟下酒文化節,同樣讓大家鼓了腰包。 羅家鄉嶺根村基本情況羅家鄉嶺根村地處龍南山區羅家鄉南部,與大街鄉相鄰,全村共有5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196戶,人口634人。山林面積9039畝,其中竹林面積8000餘畝”

未來篇

竹龍翱翔金滿地
記者在《中國竹子之鄉》的陳述報告中發現,龍遊人已經為自己的明天譜好了藍圖。在這份詳盡的計畫書里,龍游將充分發揮竹產業的經濟特色和生態環境優勢,轉變經濟成長方式。通過15年左右的努力,實現竹產業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建成中國竹板材和竹筍製造業的先進基地。同時,成為浙、閩、贛、皖四省邊際大竹區的竹產業發展中心,國內外竹業科技創新示範基地。爭取到2020年,全縣竹林面積達到50萬畝,竹產業總值達到48億元。
到“十一五”期末,龍游的竹林面積將達到42萬畝,竹產業總值達到26.3億元。為實現這個目標,龍游將繼續提升一產,推進竹林資源總量的擴張和質量的提升。對新造竹林繼續給予扶持,鼓勵各類經濟主體和個人種植毛竹,進一步加大科技興竹的力度。
同時,龍游將主攻二產,全力打造中國先進竹加工基地。通過制定扶持政策,鼓勵竹加工企業增加技改投入,開展技術創新,創建品牌。龍游將進一步加大竹產業招商引資力度,促進竹加工業集聚發展。
在發展三產方面,龍游將繼續提升竹林生態旅遊的品位,重點抓好“浙西大竹海森林公園”生態旅遊開發。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開放市場,引入資本,開發竹區景觀項目,並著力發展和提升竹區“農家樂”等生態旅遊品位。同時,充分發揮龍游筍竹產業發展的區位優勢、市場優勢與環境優勢,做好竹產品交易市場的可行性研究,適時組建省際竹產品專業市場。
龍游毛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