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口,垂腹,流上部有如意形雲板與壺頸相連,流與把手均勻向外撇,與下部對應,圈足·總體造型均衡,線條流暢·釉色碧綠,清亮潤澤·該執壺是明早期較為流行的壺式·
喇叭口,垂腹,流上部有如意形雲板與壺頸相連,流與把手均勻向外撇,與下部對應,圈足·總體造型均衡,線條流暢·釉色碧綠,清亮潤澤·該執壺是明早期較為流行的壺式·
喇叭口,垂腹,流上部有如意形雲板與壺頸相連,流與把手均勻向外撇,與下部對應,圈足·總體造型均衡,線條流暢·釉色碧綠,清亮潤澤·該執壺是明早期較為流行的壺式·精品名稱: 龍泉窯壺級 別: 一級乙作 者: 不詳尺寸及重量...
明龍泉窯壺,底徑11厘米,口徑8厘米,高29.3厘米,口徑11厘米,底徑8厘米。喇叭口,垂腹,流上部有如意形雲板與壺頸相連,流與把手均勻向外撇,與下部對應,圈足。總體造型均衡,線條流暢。釉色碧綠,清亮潤澤。該執壺是明早期較為流行的壺式。【文物原屬】:宮廷藏品 【文物級別】:一級乙 【文物簡介】:底...
龍泉窯青釉執壺是元代的瓷器,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規格為高25cm,口徑4.5cm,足徑8.3cm。文物特徵 青釉執壺,高25cm,口徑4.5cm,足徑8.3cm。壺直口,口下漸豐,圓腹下斂,圈足微外撇。壺一側有曲狀長流,相對一側有曲狀起棱帶形把柄,平頂圜鈕蓋。壺型優美,流與柄處理得十分諧調,蓋與壺口相合。壺...
宋龍泉窯青釉壺 宋龍泉窯青釉壺是南宋龍泉窯的產品,釉色青中泛灰褐色,釉層有透明玻璃質感,釉面略有開片現象,整個茶壺造型敦厚古樸,如瓜型,因器型小巧,正好一手握,故又稱為“一手壺”。宋龍泉窯青釉壺 口徑6厘米 高8厘米 該文物現藏於中國茶葉博物館。
明龍泉窯青瓷執壺 明龍泉窯青瓷執壺所屬朝代是明朝,底徑11,口徑8, 高29.3,口徑11,底徑8 厘米,收藏單位是浙江省博物館。概況 詳情 喇叭口,垂腹,流上部有如意形雲板與壺頸相連,流與把手均向外撇,與下部對應,圈足。總體造型均衡,線條流暢。釉色碧綠,清亮潤澤。該執壺是明早期較為流行的壺式。
元龍泉窯青瓷執壺 元龍泉窯青瓷執壺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龍泉窯產品以民間生活日用青瓷為主。北宋青瓷胎色灰白,釉色艾綠,釉質薄勻晶瑩,多以刻花、篾點或篾劃裝飾技法,表現波浪、蕉葉、團花、纏枝花、流雲、嬰戲等紋樣。還有塑貼紋飾。器類以碗、盤、壺等為主,也有少量的盆、 缽、 罐、瓶等。造型端莊,製作工整,器底旋削平滑。歷史傳承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龍泉窯...
明龍泉窯玉壺春瓶是明代的觀賞性陳設瓷,1973年出土於安徽省合肥市明陳聞墓。收藏於安徽博物院。文物特徵 瓶身自上而下的六層紋飾,圖案繁複卻又規則分布“脖子”上就有三層:蕉葉紋、回紋、卷草紋,“肚子”主紋飾為纏枝牡丹紋,往下是仰蓮瓣紋,圈足飾有回紋。通體施以青釉,釉層肥厚,釉面勻淨。文物相關 2024...
南宋龍泉窯青瓷玉壺春瓶 南宋龍泉窯青瓷玉壺春瓶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龍泉窯青釉玉壺春瓶是一件元代文物, 規格是腹徑13.4,高28.4厘米,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文物特徵 瓶口外侈,細長頸,器身修長,鼓腹下垂,圈足,足牆微外撇。通體施青釉,釉色青綠,釉面光亮。玉壺春瓶作為酒具在元代頗為盛行,在墓室壁畫中常與梅瓶、注壺、溫碗、酒盞等搭配出現,亦可用於插花。此瓶頸部細長,...
高33.8厘米,腹徑20.4厘米。胎色潔白,胎體渾厚凝重。釉色溫潤如玉。頸飾蕉葉紋,蕉葉下飾回紋一周。腹部飾纏枝牡丹和變形蓮瓣紋。圈足飾回紋一周。造型端莊,紋飾精緻,為龍泉窯的精品。文物簡介 據墓誌記載,該墓葬於明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墓主陳聞,生於元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此器雖出土於明代墓葬...
明龍泉窯青瓷刻花玉壺春瓶 明龍泉窯青瓷刻花玉壺春瓶是明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口徑9.1高32.3底徑11
元代龍泉窯器型有盤、碗,罐、爐、執壺、洗、瓶、尊、高足杯、高足碗及人物塑像等。碗和盤多菱口或葵口,圈足施釉,足底靠圈足一圈無釉,中心有釉,俗稱"臍狀釉"。罐有荷葉形蓋罐、高裝蓋罐、雙系小罐等;瓶有梅瓶、環耳瓶、連座瓶、琮式瓶等;尊有鳳尾尊、獅座尊;塑像有觀音、達摩、佛龕等,人物的面部...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宋代龍泉窯燒制的瓷器,高31.5cm,口徑10cm,足徑11.7cm。簡介 瓶撇口,長頸,溜肩,鼓腹,圈足。頸部凸起弦紋4道,兩側對稱置雙耳。腹部陰刻弦紋2道。里外滿釉,釉色青翠,釉層凝厚,足邊無釉。此瓶耳呈圓管狀,俗稱“貫耳”。器形仿照古代青銅器中壺的式樣製作,瓶體碩大,器形...
現收藏於龍泉青瓷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五代時期文物。通高42cm(殘高39.5cm),高31.2cm,口徑8.2cm,最大腹徑20.5cm,足徑9.5cm。蓋可分三層,上層捏塑呈出水荷葉狀的鈕座,荷葉中央為花蕾形蓋頂(鈕),中層為半浮雕狀覆蓮瓣紋,蓮角外翹,瓣面填以葉脈紋,蒂部呈池塘形,塘內堆塑四隻水鴨作悠悠...
南宋時龍泉地區確有燒制御用瓷器,也就是黑胎龍泉。在龍泉瓷器生產當中,黑胎龍泉瓷只占10%至15%,而且黑胎龍泉與普通龍泉窯瓷器是同窯燒制的。這部份黑胎龍泉器,過去稱為龍泉仿官窯,現在應該可以正式命名為龍泉官窯了。南宋是浙江龍泉青瓷鼎盛時期。經由考古發掘資料對照文獻考證,它們之中大部份是供給南宋宮廷使用...
與南宋郊壇下官窯瓷器有許多相同之處,這應是南宋紹興元年至紹興十九年時及其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南宋朝廷令地方州府為宮廷代燒的官窯瓷器。南宋龍泉窯器型有碗、盤、盆、碟、盞、壺、罐、渣斗、水注、水盂、筆筒、爐、琮、投壺、瓶等應有盡有。從窯址的瓷片來看產品有白胎(灰白)和黑胎厚釉兩大類。
此展品為五代時期文物。通高40.5cm,高33.2cm,口徑10.5cm,最大腹徑17cm,蓋徑11.8cm,足徑8.6cm。蓋捏塑呈池塘形,出水荷葉狀鈕座,花蕾形蓋頂(鈕)。現收藏於龍泉青瓷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五代時期文物。通高40.5cm,高33.2cm,口徑10.5cm,最大腹徑17cm,蓋徑11.8cm,足徑8.6cm。蓋捏塑...
宋龍泉窯青瓷蓮瓣碗是宋代的一件古董,規格為高8.6cm;口13.3cm;足7.4cm,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文物欣賞 直口深壁圈足碗,足緣無釉,露灰白胎色;平底,外底心略見圓點尖起。外壁雕刻十瓣長形蓮瓣,每瓣以雙刀削刻成,使中央瓣稜高起,罩釉後中稜釉薄,色較淺淡;雕者在每兩瓣花瓣中間再出一同長的...
此展品為宋代文物。蓋頂作花苞形,鈕面刻蓮花瓣應為蓮花蓋鈕。蓋內有子口,瓶為盤口,平唇,頸較細長,矮圈足外撇,白胎泛灰,施淡青薄釉。該器製作精細、造型美觀。現收藏於慶元廊橋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宋代文物。蓋頂作花苞形,鈕面刻蓮花瓣應為蓮花蓋鈕,蓋面浮雕重瓣俯蓮,瓣內劃細條形花脈,蓋...
此展品為南宋時期文物。直口平唇,肩上部平,瘦長腹;胎灰白較厚,施梅子青釉,外底無釉,呈米色,留有墊餅痕。現收藏於松陽縣博物館。此展品為南宋時期文物。直口平唇,肩上部平,瘦長腹,通體飾凸弦紋,內圈足;蓋作覆杯形,外壁飾七道凸弦紋;胎灰白較厚,施梅子青釉,外底無釉,呈米色,留有墊餅痕...
斗笠形小碗,外形簡單明銳:廣口、小圈足,斜壁自口至足直削而下;里心僅小圓面下凹,器底中心則隆起略尖。文物規格 宋龍泉窯青瓷撇口小盞原屬宮廷御用,文物高5.1cm,口徑13.1cm,足徑2.9cm 文物賞析 宋龍泉窯青瓷撇口小盞全器滿罩翠青釉,色滋潤,釉厚、略下淌;釉面滿布淺褐色長開片,均以順時針方向...
龍泉窯青釉鏤空瓶是明代文物,規格是口徑4.7,足徑9.2,高29.7厘米,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文物特徵 瓶口微侈,長頸,頸部上寬下窄如喇叭,圓腹,瓶口處飾蕉葉紋一周,腹部鏤雕纏枝牡丹紋一周,圈足。通體施青釉,釉層肥厚滋潤,宛若青玉,釉色青翠怡人,賞心悅目。雖然受明初“海禁”政策影響,龍泉窯瓷器外銷的...
中國四大名瓷窯:河北磁州窯、浙江的龍泉窯、江西的景德鎮窯、福建的德化窯。專題簡介 燒制產品的熱工設備廣義的工業用窯類型很多由於以矽酸鹽為主要原料的產品(如瓷器、水泥、材料等)都是用窯燒制的,這類窯的類型最多。現代工業用窯一般均指矽酸鹽工業常用的熱工設備“窯”字淵源於古代燒羊制佳肴的“穴”。中國...
哥窯創使者為浙江省處州的章氏兄弟,哥哥章生一所燒者為“哥窯”,弟弟章生二所燒者為“弟窯”,又名龍泉窯或章窯。哥窯主要特徵是釉面裂紋開片,這種裂痕是由於釉與胎的收縮率大小的不同有的稱為魚子紋蟹爪紋,也有的稱為百集碎。釉色有粉青、米色,釉中出現大小氣泡,瓷胎呈黑褐色,口緣顯出一道褐色邊稱為...
龍泉窯燒制的粉青和梅子青已經達到歷史的最高水平。修內司官窯的產品也基本達到北宋的水平。重要貢獻 應該指出,金代的陶瓷業對我國的陶瓷業有兩點貢獻1:在金世宗執政的近三十年間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陶瓷業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北方的定窯系,鈞窯系,磁州窯系,耀州窯系能繼續生產。雖然產品各方面都...
龍泉窯與其略有不同,是在半乾的瓷坯上將花紋以外多餘的“地子”剔除,然後施釉焙燒,燒成後花紋均在釉下。龍泉窯剔花可以稱為剔刻覆釉法,剔刻的花紋在釉下可以長久保護,既可顯示花紋層次,又可顯示釉色之美。剔花方法主要流行於元代,明代也有。如元代龍泉窯纏枝牡丹紋梅瓶的“地子”,就是剔到出來的。剔刻有...
⑥南宋龍泉窯粉青象紐蓋罐3件,是南宋龍泉窯象紐象罐的首次從紀年墓出土。⑦南宋龍泉窯菊花鼓釘三足爐,南宋嘉定壬午年墓出土。⑧東漢青瓷盤口壺,1962年,在水閣出土,東漢青瓷盤口壺出土不多,且此件較完整,為國家二級文物。⑨元龍泉窯玉壺春瓶,1973年6月,城東郊出土。⑩天慶觀銅鐘,青銅質,合模鑄造而成。該...
系統研究了上述幾大名窯的材料特性,造型裝飾、釉彩、燒制特點和技藝方法,一部分作品被鈞窯、汝窯、龍泉窯批量生產。2007年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專題報導《陳烈漢的陶瓷藝術》。五、28年來,共創作燒製作品四百多件,作品入選全國各類陶瓷作品展26次,獲金、銀、銅獎和優秀獎17次。六、作品在省級以上書刊發表情況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