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烈漢

陳烈漢

陳烈漢1962年10月出生於江西廣昌。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青年人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理事。1987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獲學士學位,1987年至1990年在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任陶瓷設計專業教師。1993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系。現任中國工藝品進出口總公司總工藝師,中藝東方藝術館館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特聘研究員,北京工藝美校客座教授,《科學與藝術》、《中國陶瓷》雜誌編委。陶瓷作品入選 “第二屆北京工藝美術展”、“第八屆全國陶瓷藝術創新與設計評比”、“第二屆中國現代工藝美術展”、“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第三屆北京工藝美術展”、“江西景德鎮第六屆陶瓷藝術百花獎評比”、“香港首屆紫荊花杯國際文化藝術博覽會”、“第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第43屆國際陶藝大會學術交流優秀作品展”、“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大展”、“2009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作品評比”、“第四屆北京工藝美術展”、“2009景德鎮國際陶藝作品展”、“首屆中國歷史名窯燒制技藝大賽”、“北京工藝美術創意新品展”、“2010當代國際陶藝展作品展”、“2011韓國京畿世界陶瓷雙年展”、“第五屆北京工藝美術展”,作品分別獲金、銀、銅獎和優秀獎。

2018年5月14日,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烈漢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西廣昌
  • 出生日期:1962年10月27日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 職稱:高級工藝美術師
個人情況,研究成果,業績情況,稱號職稱,獲獎情況,作品收藏,社會職務,

個人情況

在《中國陶瓷》、《裝飾》、《藝術生活》、《美術》、《中國工藝品》、《雕塑》、《中國旅遊》、《名牌世界》、《中貿必讀》、《今日世界》、《陶瓷學報》、《中國工藝美術》、《藝術》、《鑒寶》、《消費導刊》、《藝術與價值》、《北京生活》、《中華手工》、《陶瓷科學與藝術》、《中國陶藝家》、《中國陶瓷畫刊》、《中國城市金融》、《中國藝術博覽》、《中華英才》、《中華英才》海外版、《城市漫步》、《清華大學國際陶藝交流作品集》、《第一屆中國陶瓷藝術展作品集》、《景德鎮陶瓷學院師生陶瓷藝術作品展作品集》、《2008·成都“隱藏的和諧”當代陶藝家邀請展》、《英國珍寶博物館珍品藏典》、《中國當代陶瓷藝術作品展作品集》、《景德鎮陶藝作品展作品集》、《2009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作品集》、《高端收藏-景德鎮現當代陶瓷藝術》等書籍發表陶瓷作品百餘件。
在《設計》、《藝術生活》、《陶瓷研究》、《景德鎮陶瓷》、《美術》、《中國工藝品》、《中國旅遊》、《中國珠寶首飾》、《名牌世界》、《中國經貿》、《北京生活》等雜誌發表陶瓷專業論文16篇。
2001年出版作品專集《土與火的藝術》,2010年出版《陳烈漢陶瓷作品集》畫冊。
作品被英國珍寶博物館、中南海紫光閣、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湖南醴陵博物館、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等機構收藏。

研究成果

在讀大學和研究生期間,重點學習研究傳統陶瓷青花裝飾風格特點和表現技藝。以後在陶瓷創造中,對傳統陶瓷青花勾線分水技藝比較擅長,進行了大量創作實踐,創作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採蓮圖”、“春·夏”、“連年有餘”等。
這些作品的創作雖然使用傳統青花勾線分水技藝,但在三個方面做了探索和創新:一是題材、內容的選擇上反映時代風貌;二是構圖布局上加強藝術感染力;三是在形象上進行藝術處理。這些作品在省級以上政府部門舉辦的展會上獲獎並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
陳烈漢
1989年我在大學教 “立體構成與產品設計”課,並著《立體構成與產品設計》書稿,較早將立體構成的理論套用到陶藝創作中,進行了大量創作實踐,創作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品。如“信心的守望”、“戀人”、“眼中的魚”、“魚躍雙耳扁瓶”等。這些作品使用陶瓷泥條盤築、泥片圍合粘接、泥片印坯等傳統成型技藝結合立體構成的切割、鏤空、穿插組合方法進行創作。作品在省級以上政府部門舉辦的展會上獲獎並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

業績情況

一、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在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陶瓷設計專業本科學習,獲學士學位。四年系統地學習了美術、圖案基礎知識,系統地學習了陶瓷造型、裝飾知識,進行了藝術瓷、日用瓷的創作實踐,在福建閩清瓷廠進行畢業創作。取得了畢業論文、畢業創作雙優的成績,畢業留校擔任陶瓷設計專業教師。
二、 1987年8月至1990年8月在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任教,從事陶瓷設計的教學和陶瓷美術創作工作三年。
1988年2月至1988年7月與施於人教授一起擔任84級設計專業“畢業設計”課指導教師;
1989年9月至10月擔任87級設計專業“立體構成與產品設計”課教師;
1990年6月至8月擔任87級設計專業“日用陶瓷設計”課教師。三年期間,在福建龍海瓷廠、閩清瓷廠、河北邯鄲第一瓷廠和陶院校辦工廠從事過“陶瓷顏色釉掛盤設計製作”、“十五頭咖啡具設計製作”、“陶瓷首飾設計製作”、“陶瓷器皿設計製作”等創作研究工作,為華東交通大學設計製作大型釉上彩壁畫“科學創造未來”。著《立體構成與產品設計》書稿。
三 、1990年8月至1993年1月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系學習,碩士研究生畢業。這期間深入系統地從事過陶瓷裝飾、造型設計的學習、研究、教學和創作實踐工作。完成並發表學術論文五篇,完成“陶瓷釉上彩粉彩、古彩裝飾”、“陶瓷釉下彩青花、釉里紅裝飾”、“現代陶藝造型設計”等研究課題,結合課題創作了一批陶瓷作品。
四、1993年2月碩士研究生畢業,進入中國工藝品進出口總公司工作,從事陶瓷設計與研發工作。每年堅持不懈的進行陶瓷藝術創作和陶瓷產品研發設計工作,在河南神垕進行過“鈞瓷藝術”的創作研究;在河南汝州進行過“汝瓷造型”的創作研究;在浙江龍泉進行過“青瓷造型、青花裝飾、刻劃裝飾”的創作研究;在陝西耀州進行過“耀瓷造型、刻劃裝飾”的創作研究;在福建德化進行過“器皿造型、青花裝飾”的創作研究;在江西景德鎮進行過“青花、釉里紅、顏色釉裝飾”的創作研究;在北京創建陶瓷工作室,進行“現代陶藝”和“釉上彩裝飾”的創作研究。系統研究了上述幾大名窯的材料特性,造型裝飾、釉彩、燒制特點和技藝方法,一部分作品被鈞窯、汝窯、龍泉窯批量生產。2007年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專題報導《陳烈漢的陶瓷藝術》。
五、28年來,共創作燒製作品四百多件,作品入選全國各類陶瓷作品展26次,獲金、銀、銅獎和優秀獎17次。
六、作品在省級以上書刊發表情況如下: 1. 1988年第3期《中國陶瓷》雜誌上發表陶藝作品“成熟”。

稱號職稱

1. 1997年被評為中國工藝品進出口總公司“先進青年”。
2. 1999年被評為中藝國際廣告展覽公司“先進工作者”。
3. 1999年被評為中藝國際廣告展覽公司“優秀黨員”。
4. 2000年被評為“北京市高級工藝美術師”。
5. 2006被評為“河南省陶瓷藝術大師”
6. 2009年被評為“北京市工藝美術大師”。
7. 2010年被評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8. 2012年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青年人才專業委員會選舉為副主任。

獲獎情況

1.2005年北京,陶瓷作品“採蓮圖”在北京傳統工藝美術評審委員會舉辦的“第二屆北京工藝美術展”獲銀獎。
2.2006年宜興,陶藝作品“眼中的魚”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舉辦的“第八屆全國陶瓷藝術創新與設計評比”獲銅獎。
3.2006年北京,陶藝作品“魚躍雙耳扁瓶”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舉辦的“第二屆中國現代工藝美術展”獲銅獎。
4.2007年大連,陶瓷作品“鏤空紋瓶”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獲銀獎。
5.2007年北京,陶瓷作品“魚紋扁瓶”在北京傳統工藝美術評審委員會舉辦的“第三屆北京工藝美術展”獲銅獎。
6.2008年陶藝作品“戀人”獲“江西景德鎮第六屆陶瓷藝術百花獎評比”二等獎。
7.2008年香港,陶藝作品“盼”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香港國際陶瓷藝術家協會舉辦的“香港首屆紫荊花杯國際文化藝術博覽會”獲金獎。
8.2008年杭州,陶藝作品“信心的守望”在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2008‘天工藝苑·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評比”獲銅獎。
9.2008年杭州,青花瓷“春·夏”在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2008‘天工藝苑·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展評比”獲銅獎。
10.2008年西安,陶藝作品“戀人”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學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聯合舉辦的“2008年第43屆國際陶藝大會”獲學術交流優秀作品獎。
11.2008年北京,陶瓷作品“採蓮圖”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聯合舉辦的“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大展”獲銅獎。
12.2009年深圳,陶瓷作品“秋雨”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舉辦的“2009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作品評比”獲銀獎。
13.2009年北京,陶藝作品“秋雨·冬雪”在北京傳統工藝美術評審委員會舉辦的“第四屆北京工藝美術展”獲金獎。
14.2010年汝州,陶藝作品“冰裂釉秋雨冬雪瓶”在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舉辦的“首屆中國歷史名瓷燒制技藝大賽”獲金獎。
15.2010年北京,陶瓷作品“提梁壺”在北京傳統工藝美術評審委員會舉辦的“北京工藝美術創意新品展”獲一等獎。
16.2011年北京,陶藝作品“魚躍雙耳扁瓶”在北京市人民政府舉辦的“第五屆北京工藝美術展”獲銀獎。
17.2013年北京,作品《青瓷風采》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聯合舉辦的第三屆中國陶瓷文化藝術創意設計精品展覽會上,獲“第三屆‘大地獎’陶瓷作品評比”金獎。

作品收藏

1. 1987年7月陶瓷作品“和平紀念尊”、“孔雀開屏壁燈”“三圓西餐具”被“景德鎮陶瓷學院”收藏。
2. 1993年2月陶瓷作品“成熟”被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收藏。
3. 2008年12月陶藝作品“盼”被“英國珍寶博物館”收藏。
4. 2009年4月陶瓷作品“紅冰裂釉小口瓶”被“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收藏。
5. 2009年12月粉青刻花瓶“蓮荷”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
6. 2010年11月份陶瓷作品“春”、“夏”、“眼中的魚” 被“湖南醴陵博物館”收藏。

社會職務

2009年北京,在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理事。
擔任評審情況
1、2009年擔任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閩龍杯陶瓷電視大獎賽”中原賽區評審。
2、2012年8月擔任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山東龍山國際黑陶設計大獎賽”評審。
3、2012年8月擔任第二十七屆北京國際禮品展“工藝美術精品評比”評審。
4、2012年9月擔任 “山東淄博工藝美術精品展華光杯”評審。
5、2012年12月擔任 “第八屆深圳文博會冬季工藝美術精品展”評審。
6、2013年4月擔任“第三屆北流國際陶瓷博覽會陶瓷創新大獎賽”評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