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水五金起源,可溯至晚唐。唐末昌元(今榮昌)縣令韋君靖“合置義軍”,在大足建寨屯兵,以功升任昌州刺史及靜南軍節度使。韋氏以“義軍”起家,軍需自籌,無朝廷供給兵器,由此有可能興起兵器匠具之業。北山《韋君靖碑》100多名節級將校署名職銜,有“修造將”10名之多,可能與軍備自給有關。節級將校中有“龍水義軍鎮遏使”及“龍水鎮將”各1名,表明其時龍水為靜南軍駐防要地之一。《新唐書·地理六》載近鄰之永川、巴川(今銅梁)產鐵,亦不乏材料來源。 從兩蜀到兩宋,大足石刻鼎盛,僧侶雲集,“五分佛制,半月剃髮”(《行事鈔》),當推動匠具、剃刀之業發展。北塔宋刻第60號龕造像記,有“大足縣玉溪井住鐵匠劉傑”“施鐵索一條重三十斤”,並勸化另一“鐵作戶”施捨鐵索三條的記載。
元明龍水鐵器未見記載,據傳有龍水鄭氏剃刀戶於明末避亂遵義,清初返原籍復業。清中葉玉龍鐵器業相當發達,道光年間萬古徐玉貴學藝玉龍,學成回萬古開業打鐵。清末後軍閥混戰,龍水一度成為全川十多處造槍基地之一,民用鐵器幾被排斥殆盡。抗戰期間重慶成為陪都,銷量大增,邊角余料成為新的原料來源。龍水鐵器隨之復興,一些名牌產品精益求精,抵制日貨。抗戰後期估拉壯丁,鐵器業逃避雲貴者300多人,或師失其徒,或徒失其師,難以為繼。及抗戰勝利,銷路拓寬,重又振起,從業人數達3000多人,約占其時全川鐵器從業人數五分之一。爾後通貨膨脹,復陷困境。
民國時期龍水鐵器在全川與重慶、成都鼎足而三。
解放後龍水鐵器始以“小五金”名世,受到政府大力扶持。1951年有近千名五金生產戶,合夥組成聯營一至八廠。是年縣上利用璧山專署所助大米4萬餘斤,外加所募私股組建公私合營實驗鐵工廠。擬重點開展五金新產品試驗,省供銷社派專人到龍水組織報導,原定拍一部紀錄片予以宣傳,終因編撰資料不足而罷。1954年龍水五金按統計分類更名“小五金”,由此以“龍水小五金”之名遠播各地。至1956年先後實行公私合營的小五金企業,有人民用具鐵工廠(合營後改名人民用具廠)、新民聯營五廠(改名新民洋刀廠)、永和煙刀廠(改名永和鐵器廠)及長興、協利、群益3家鍋鏵廠(合為一廠,命名長興鍋鏵廠)。組建成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的有龍水一至八社及城關金屬農具社、萬古五金社。龍水小五金在全川最早實行公私合營和合作化,省上編寫手工業合作化十講宣傳資料,多取材於此。
1956年據省手管局表載,全省手管系統金屬加工總產值6528萬元,按專市分列,所占比重最大的前三名是:重慶市,占15.24%,江津專區,占11.13%,成都市,占9.51%。江津專區手管系統金屬加工主要在龍水,龍水小五金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
1958年秋大搞愛國衛生運動,龍水成為衛生鎮。中央衛生檢查團團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吳晉航蒞鎮視察,臨走時鎮委託他帶去一封問候毛主席的信和旅遊懷剪、手工絲練兩件小禮品。不久收到中共中央辦公廳回信,說信和紀念品都收到,毛主席都看過。龍水清潔衛生搞得好,五金產品又很出名,你們要鞏固和發揚成績。是年冬,中華全國手工業總局陳處長,省手工業局周處長率工作組到龍水調查小五金歷史和發展狀況。周處長說國家對龍水小五金很重視,中央掌握的重點是北有王麻子,南有張小泉,西南有龍水小五金。龍水既是中央重點,也是省的基地。
1958年冬,小五金生產方向改變,主要為農業機械化和大辦鋼鐵服務,民用產品大量削減。1961年調整體制,大力恢復民用產品。是年大足參加全國小五金生產供應座談會,與會26個重點產區,多為大中城市(四川有重慶、成都)。1962年有民眾來信要求恢復懷剪生產,龍水恢復懷剪、指甲刀等生產後,川報陸續刊出《懷剪的新生》、《從懷剪的新生想到指甲刀》等文。是年龍水紅光刨刀廠女紅爐工王光惠出席省工農業勞模大會。
1963年龍水興建50千瓦發電廠,龍水小五金生產開始向機械化道路邁進。 1971年改由川南電網供電,機電設備增多。隨後採用電鍍工藝,改變“粗大黑”的傳統面貌。萬古菜刀獲準出口,四個國營小五金廠轉產機械產品,各五金廠社加強外出科技考察活動,加速機械化進程。1979年根據省委指示,改變多年來統購包銷體制,視市場需要組織生產。80年代和大城市廠礦、科研單位掛勾,引進技術,開發新產品,推出不鏽鋼系列產品,旅遊產品和外向型產品。1984年成立龍水五金協會,開展小五金生產銷售的各種服務活動。1985年建成西南唯一的龍水五金專業市場,全縣刀剪鎖總產量1746萬把(含鄉鎮企業)。
解放後大足譽為“小五金”之鄉,與北京王麻子、杭州張小泉刀剪齊名。龍水小五金具有吃廢吐寶,價廉物美,實用多能,經久耐用,鋼火獨到等特點,歷來深受廣大民眾喜愛。許多產品尤其適應農村、少數民族及邊民的使用習慣。懷剪及不鏽鋼炊餐用具等產品,也深受城鄉人民及旅遊者歡迎。傳統的品種、規格、檔次都有較大的發展或提高,呈現出一種新的生產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