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樂清龍檔從明朝流傳下來,已有五百多年歷史。
據
地方史料記載,清康熙年間,樂清西鄉一帶洪災嚴重,洪水由甌江上匯集而下,波浪滔天,水位急劇上升,淹沒了堤塘和良田,農作物大片受淹,百姓深受其害。無奈的人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神靈身上,於是,樂清龍檔的滾舞遊藝活動就越加頻繁。當時,樂清龍檔雕刻高手眾多。特別至清代以後,樂清龍檔的雕刻製作技藝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水平。在清道光年間,樂清翁羊後西門的楊忠發和葉承榮都是當時的樂清龍檔木雕高手,刀法嫻熟,技藝高超,在民間享有盛名。
清末民國初年間,樂清湖頭鄉沙吞橋頭村還出現了雕花名師黃福昌,他在製作樂清龍檔,雕刻人物、亭台樓閣及首飾亭方面,更有獨創之技,頗受民間歡迎。
新中國建立後,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指導下,當也政府也十分重視對民間工藝的發掘和扶持。
文化特徵
工藝特徵
樂清龍檔全長20至40米,選材用樟樹和榆樹,製作一條完整的龍檔需樂清龍檔900工。龍檔造型層次分明,色彩艷麗,人物雕刻生動精巧,以立體圓雕藝術為主,結合鏤雕、浮雕、透雕等多種雕刻技法,並組合建築藝術、油漆彩繪藝術和刺繡工藝、竹絲編織工藝。通體朱漆踩底,再貼上金第或紅、黃、藍、綠、紫各種色彩。其圓雕作品主題突出、內容豐富、造型生動、雕刻精緻,並且有舞台戲裝造型,藝術獨到。
文化內涵
浙江樂清南瀕甌江、背倚雁盪,幾百年來每逢每年正月初三至十六“龍燈元宵節”,都會有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推著首飾龍燈、扛著龍檔,在街巷裡穿行逐戶祈願驅災,熱鬧非凡。作為龍船組成部分的首飾龍燈,和龍檔造型各不相同卻緊緊相隨,最終首飾龍在喧鬧聲中被點燃作為收殤儀式,祈求來年的平安、順利,龍檔則被置於祠堂內待來年再舞。
製作工序
樂清龍檔的製作,是一項複雜而又細緻的工程,整個製作流程可分構思草圖、選擇木料、操作粗坯、鏤雕實坯、精心修細、磨砂擦光、細刻、配置零件、油漆上色、製作燈籠、剪裁彩旗、繡花繡字、整體組合等數十道工序,共九百多個工期,而且每道工序流程,都需要藝人們付出聰明才智和艱苦勞動,特別是雕刻部分,更要做到全神貫注,一絲不苟。
樂清龍檔製作流程如下:
1. 構思草圖構思草圖也叫起稿,就與蓋房子要先拿出設計圖是同一個道理。草圖構思是否合理、巧妙、周密,將會直接影響整個建築,對龍檔的製作成功與否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 選擇木料製作一條大型龍檔,需要大量木料,而且要選擇那些質地堅韌、紋理細膩、色彩黃亮的木頭,這些木頭雕刻之後,不僅藝術效果好,而且保質期、使用期長。有的民間藝人甚至選用黃楊木雕鑿龍檔,這無疑將樂清龍檔的藝術品位、藝術價值,又大大提高了一個境界。
3. 操作粗壞這是一道以草圖或泥稿為依據,用平鑿、反口、中鋼等工具在木料上鑿打粗細坯的工序。在鑿打粗坯之前,先在木料上依照草圖用鉛筆描出輪廓,並將輪廓外的多餘木料用鋸鋸掉。在操作粗坯時,要注意由上而下,由前而後,由表及里,由淺及深的順序。要注意整體比例、人物構造,以人物的頭臉為準,掌握好“立七坐五蹲三四”的比例標準。
4. 鏤雕實壞鏤雕實坯是樂清龍檔製作過程中十分重要的工序。重點在“實”字和“雕”字。所謂“實”,就是根據整體龍檔的要求和需要,把一切“虛”的地方削除掉,使龍檔需要雕刻的人物、花卉、亭台樓閣等所有藝術造型,都要隨著刀鑿的起落,逐步落到實處,形成具體、生動、完整的作品形狀。
5. 精心修細精心修細是一道非常細緻的雕刻工序,這道工序的重點就是精心,只有精心,才能修細,精心是修細的先決條件。精心修細其實就是在實坯的基礎上把雕刻好的所有造型,包括人物的臉部﹑肌肉、衣褶等細部,都一絲不苟地細刻完整,把所有木頭上凸處的鑿痕和凹處的鑿腳,都精心處理乾淨,不留任何痕跡。
6. 磨砂擦光磨砂擦光就是對龍檔檔頭、檔尾、檔鑲上雕刻的人物進行磨砂擦光加工。在擦砂紙的時候,要先粗後細。就是先用粗砂紙,後用細砂紙,並注意順著樹木柳紋而磨,特別在後階段磨砂時,切勿橫刺,否則會影響作品的光潔度。
7. 細刻細刻就是在精心修細的基礎上,進一步加細,達到精雕細刻,精益求精。在一般情況下,人物的頭髮和花紋是由細線條組成的,所以在細刻頭髮和衣紋時,要強調“鑿沖於穩”,力求在所有雕刻部件上都達到主題突出,形象生動,紋理細膩,精美清晰,層次分明,栩栩如生。
8. 配零部件因為龍檔製作時分數十個檔節、檔鑲及檔頭、檔尾等眾多部位,在連線時相互之間都要配上零部件,以方便互相裝搭連結。
9. 整體調試把雕好的檔頭、檔尾、檔節、檔鑲按順序、按前後、按上下依次進行連結組合,並進行活動使用,認定已準確無誤,出遊活動自如後,再逐段分解恢復原狀。
10. 油漆上色整條龍檔雕刻完工、調試後,還要油漆上色,通體描繪。整條龍檔一律漆上朱紅,貼上金箔,還要描上紅、黃、藍、綠、紫等各種顏色,色澤鮮艷,富麗堂皇,經久不褪色。
11. 製作彩旗製作彩旗與油漆上色一樣,也是為了美化龍檔,增加氣氛、使龍檔出遊展出時更顯得五彩繽紛,色彩斑斕。製作彩旗一般分紅、黃、藍、綠、紫等多種顏色,有長方形和三角形兩種。三角形彩旗稱之為龍鳳彩旗,並繡上龍、鳳、花鳥、瑞獸等精美圖案;而長方形彩旗,則用彩線繡上“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一帆風順”“萬事如意”等吉祥詞句,充分體現了當地的民俗風情,洋溢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和民族精神。
12. 製作燈籠作燈籠要先用毛竹編成筒狀竹籠,用細鉛絲固定牢固後,再糊上蠟光紙剪裁的“龍燈”字樣的紅色彩紙。然後罩在檔板上的燈光碟上,其內用於點燈。每當夜色來臨,龍檔出遊時,燈籠就會點燃,隨著龍檔的舞動,燈籠中彩繪的火光也好似凌空飛舞,五彩紛呈,既喜慶花哨又華麗美觀。
13. 全部組裝在龍檔各個檔節雕刻、磨砂、上漆、彩繪等工藝流程全部圓滿完工之後,開始著手連線組裝整條龍檔。一條全長三十多米,讓著七百多個木雕人物,較具藝術特色的樂清龍檔,便流光溢彩、精美絕倫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在樂清傳承發展了幾百年的首飾龍燈,可以說是江南燈彩文化中較為獨特的一道風景。首先,其製作規模之巨、參與儀式人數之多在民間燈彩藝術中可以說是極罕見的;其次,它工藝繁複精細,不僅囊括了各類民間的工藝美術還包含了電力、機械、力學等方面的原理,樂清當地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究其源頭均由龍身的裝飾物發展而來;再次,首飾龍本身所蘊含的多重文化價值,如蘊含江南水鄉特色的三十六行人物、器具模型,展現出了許多如今已經消失的傳統行業及傳統中國民間建築風格的亭台樓閣,折射了歷代樂清人民精神生存與物質生活的傳統,反映了人們心中樸質美好的願望,是首飾龍文化價值的精髓所在。
傳承人物
黃德清,男,1942年7月,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龍檔(樂清龍檔),申報地區為浙江省樂清市。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樂清市黃家龍檔木雕藝術研究所獲得“龍檔(樂清龍檔)”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龍檔(樂清龍檔)項目保護單位樂清市黃家龍檔木雕藝術研究所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07年4月16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節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開幕,活動上表演了樂清龍檔舞蹈。
2010年2月17日,入選“中國景觀村落”的浙江省樂清市城北鄉黃檀硐村舉行樂清龍檔舞。
衍生作品
2016年10月18日,中國江蘇網和浙江臨海民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南京新華傳媒廣場舉行《Hi·手藝》紀錄片項目簽約儀式。紀錄片中記錄了樂清龍檔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