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巖直隸州
- 位置:福建省中部
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龍巖縣為直隸州,轄漳平縣、寧洋縣。清前期設定汀漳龍道、駐地漳州府龍溪縣(今漳州市區)、下轄漳州府、汀州府、龍巖州。1913年廢州、府,龍巖縣屬西路道。1914年改稱汀漳道,駐地龍溪縣(今漳州市區...
龍巖直隸州 地處福建省中部。清世宗雍正12年(1734年),升龍巖縣為龍巖直隸州。州治龍巖(今福建省龍巖市)。轄:漳平(今福建省漳平市)、寧洋(縣治在今福建省漳平市雙洋鎮)共2縣。1913年廢除。廣東 羅定直隸州 羅定州(1577年...
取“寧靖東西洋地”之意,“以東西洋皆安靜為名”,龍巖縣、漳平縣、寧洋縣和龍溪縣、海澄縣、漳浦縣、詔安縣、平和縣、南靖縣、長泰縣10縣屬漳州府。 清雍正十二年(1734),漳州府龍巖縣、漳平縣、寧洋縣成立龍巖直隸州。 清前期...
九龍江哺育了龍巖地域另一支民系——福佬人,也稱河洛郎。作為閩南語系的一支,福佬先民創造了特色鮮明的閩南支系文化。這一文化成熟的重要標誌,就是清雍正三年(1725)設立的龍巖直隸州。閩西地域上的兩條江、兩個民系、“一府一州”、...
至十九世美堂公於清同治二年恩授直隸州同加二級,誥贈其父啟園公,其祖曲岩公為奉直大夫,始命名為“大夫第”。曲岩公後裔以耕讀為本,工商並舉,歷代工商不替,人文疊起,科舉時代樓內有貢生二人,秀才四人,封典職員六人,監生...
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龍巖縣為龍巖直隸州,劃漳平縣並寧洋縣歸龍巖直隸州管轄,漳州府轄境縮小,只相當今福建省九龍江中、下游流域及其西南地區。福建分巡巡海汀漳道改為福建分巡巡海汀漳龍道,增領龍巖直隸州。同年,劃漳浦縣六都之銅...
明成化七年(1471年),福建巡撫據龍巖縣民林廷琥等建議奏聞獲準,析龍巖縣居仁、聚賢、感化、和睦、永福五里置漳平縣,屬漳州。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劃出聚賢里置大田縣。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屬龍巖直隸州。民國二年(...
明代至清初,隸漳州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龍巖縣改設龍巖直隸州,轄漳平、寧洋縣。1913年,廢州復縣。民國14年,廢道,龍巖是直隸福建省。民國22年11月,“福建事變”後,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龍巖屬龍汀省。民國23年7...
取“寧靖東西洋地”之意,“以東西洋皆安靜為名”(《大清一統志·龍巖直隸州》),治東西洋(今雙洋鎮,俗稱“舊寧洋”)。屬漳州府。清代基本沿明制,設福建布政使司,轄9府2州,先後增設龍巖州、永春州和台灣府。清雍正十二年...
黎景嵩(1848-1910),原名錦芳,字伯鄂,號憲甫,晚清湘潭人。讀書通許氏學,為文下筆立就,試有司不遇,納資為同知。先後攝海澄、霞浦、安溪知縣,馬巷通判,基隆、廈防同知,龍巖直隸州知州,泉州、台南、台中知府。人物簡介 黎景嵩...
雍正二年(1724年),升福寧州為福寧府;十二年(1734年),升永春、龍巖兩縣為直隸州。光緒十一年(1885年),台灣府單獨設省。到清末統計,福建省共設有9府、2州、58縣、2廳。 省與府之間還設4個分道作為派出機構:寧福道駐福州,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