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宮廟(福建連江縣龍宮廟)

龍宮廟(福建連江縣龍宮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了。在一座與大山綿延的小山上。沿著公路去小滄,離村不遠拐個彎就到了。它三面都被粼粼的山仔庫水圍繞著,清波吻岸,倒影倩悠,從小滄碼頭,或山仔水庫壩頭乘小船十幾二十分鐘航程就可到達這裡,棄船登岸,一條石塊和卵石鋪就的曲徑,緩步上坡,穿過綠林,站在廟前臨崖眺望,滿眼湖光山色,清風習習,別有一番感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宮廟
  • 定義:龍宮廟是一座古式建築
  • 歷史:建於清朝嘉慶年間
  • 類型:是一座古式廟宇建築
  • 特點:火牆翹檐,木柱瓦頂,座南朝北
建築特色,有關龍宮廟的傳說,原廟歷史,

建築特色

龍宮廟是一座古式廟宇建築,。正門就一扇,四方形的。門口走了三個台階,就進入宮裡。宮深約40米,寬約20米。分前後兩進,中間隔著天井,大廳堂兩邊有廂房。前院中間是戲台,戲台的兩邊,有兩根柱子。柱子上,有副對聯。上聯是“八卦戲台網路人生百態”,下聯是“一聲檀板須臾世事千秋”。
台頂的三個藻井全是木結構,藻井八至十層圓錐形,層層木雕彩畫,有許多人物花鳥和詩句戲文。中間一個大藻井上原有八仙過海的立體木雕,人物形態栩栩如生。戲台背面的插屏門上,也有一副對聯“世事如斯成大夢,人生到底見真情”,富含哲理。橫額“曲雲”,標明戲台叫曲雲台,可謂祥雲煥彩,清曲迥縈,古色古韻充滿詩情畫意。據說,像這樣保存完好的古老戲台,在連江縣內是少有的。面對戲台是神壇大廳。大廳前頭左右兩柱子上寫著對聯:“村寨生嵐峰穀人如雲鶴,溪山煥彩滄桑誰識水龍”。
大廳的正前面,是主殿,裡頭塑著六尊像。但怪的事,這裡雖名叫“龍王宮”,但裡頭的主神,卻供奉著“陳感莊尊王”。據記載,這龍王宮歷史悠久。後來,陳感莊尊王在這裡得道成神,於是,這感莊尊王就成了這裡的坐神。壇前有一尊花崗岩的香燭台,刻著大清嘉慶十年歲次乙丑,赤石境陳感莊尊王。陳感莊尊王的兩旁,是他的兄弟,右邊的是他的哥哥,左邊的是他的弟弟。三兄弟的兩邊,還有兩個小像,一個是文判官,一個是武判官。正殿的正上方,寫著“威鎮西山”,兩旁還有一副對聯,分別寫著:“善惡神能察昭彰天地”,“忠奸民不喑說唱古今”。
主殿的兩旁,各有一個分殿,裡頭塑著的,都只有三尊像,都是尊王三兄弟,不過神像比主殿的小,說是從別的地方移過來的。大廳兩邊,分別列著八尊白色神像,有的拿刀劍,有的拿書卷,有的握大棍,有的拿枷鎖,形態逼真,神情各異。廟裡還留下石碑,從石碑記載可以看出,這座龍宮廟是建於清朝嘉慶年間,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了。
龍宮廟之奇還在於它有一段新的經歷。原來這座是建在現在山仔水庫的水下十幾米處的溪邊的龍宮塢上的。1993年,在水庫截流前,經過精心籌劃,一絲不苟地照原樣把整座廟搬遷到現在的山樑上來,是連江縣政府尊重少數民族風俗、保護文物古蹟的很好範例,受到當地民眾和遊客們的讚揚。隨後又增添新的設施,美化環境使龍宮廟更顯神彩。

有關龍宮廟的傳說

相傳,從前當地有陳家三個兒子,為救民眾於水火,相約出海降魔,大兒子坐鼎、二兒子坐桶、三兒子陳感莊坐的是一個缸,遇到風浪,只到赤石境下東山,缸破了,陳感莊坐化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尊他為“陳感莊尊王”,在溪邊建起一座廟,立塑像焚香膜拜,每年九月十六唱戲上供。羅源、閩候及附近鄉村很多百姓都到龍宮廟來燒香祭祀、祈求保境安民,頌揚美德,這種民間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成為小滄少數民族鄉一道景觀。有詩云:
高坡翠蔭坐龍宮,古殿香融紫氣中。
山色湖光開法界,雲霞竹露聚華嵩。
尊王踐善威靈顯,百姓消災聖境隆。
供奉先賢揚道訣,莊嚴神祇萬緣崇。

原廟歷史

是建在現在山仔水庫水下十幾米處溪邊的龍宮塢上,1993年水庫截流前把它照原樣搬遷到現在的山樑了。當地有關龍宮廟的傳說近乎神話:相傳古時陳家三個兒子為救民於水火,相約出海降魔,大兒子坐5鼎,二兒子坐桶,三兒子陳感坐的是一個缸,遇到風浪,只到赤石境下東山,缸就破了,陳感坐化後,人們為紀念他,建一座廟朝夕頂禮膜拜,每年九月十六唱戲上供。羅源、閩侯及附近鄉村很多百姓都到這裡燒香祭拜,祈求保境安民,這種民間習俗一直延續至今。可惜“文革”期間,龍宮廟也遭劫難,文物散失很多,是一件憾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