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安大隊是重慶市地名,1951年1月,廢除保甲、改保建村時,設立龍安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安大隊
- 羅馬字母拼寫:Lóng’ān Dàduì
- 所屬地區:重慶
- 所屬國家:中國
龍安大隊是重慶市地名,1951年1月,廢除保甲、改保建村時,設立龍安村。
龍安大隊是重慶市地名,1951年1月,廢除保甲、改保建村時,設立龍安村。地名含義因境內龍安場而得名。歷史沿革1951年1月建龍安村(屬龍沙鄉),1953年劃入龍安鄉,1956年劃歸龍安區隊,1962年劃歸龍安公社,分出袁...
范曉東,任安陽市城市管理局龍安大隊(分局)副大隊長(副局長)。2024年5月1日,范曉東血液酒精含量遠低於150毫克/100毫升,公安機關可以不予立案或撤銷案件。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撤案,對其行政處罰。2024年8月19日,范曉東受到黨內嚴重警告、政務記大過處分。人物履歷 安陽市城市管理局龍安大隊(分局)副大隊長(副局長)...
馬煒 馬煒,現任河南省安陽市龍安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隊長。人物履歷 2024年6月,任河南省安陽市龍安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隊長。職務任免 2024年6月,龍安區政府決定:馬煒同志任安陽市龍安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隊長(試用期一年)。
李超 李超,現任河南省安陽市龍安區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隊長。人物履歷 2024年6月,任河南省安陽市龍安區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隊長。職務任免 2024年6月,龍安區政府決定:李超同志任安陽市龍安區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隊長(試用期一年)。
安陽市龍安區公安消防大隊志願服務隊 安陽市龍安區公安消防大隊志願服務隊是由安陽市龍安區志願服務聯合會領導下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17年7月21日。人員規模 該志願團體人員規模是35人,正式成員有33人。聯絡信息 該志願團體的聯絡人是通信員,聯絡團體是安陽市龍安區志願服務聯合會。
龍安區司法局法律志願服務大隊 龍安區司法局法律志願服務大隊是由安陽市龍安區志願服務聯合會領導下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19年4月30日。人員規模 該志願團體人員規模是35人,正式成員有11人。聯絡信息 該志願團體的聯絡人是杜志勇,聯絡團體是安陽市龍安區志願服務聯合會。
1955年建龍里、金星、金塢4、5、6、12、22等小社,1956年3月復歸東橋鄉。成立高級社時為保豐10社和新建3社。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時為4大隊,1959年7月分拆大隊時分別為6大隊、7大隊。1961年合併為龍安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時改為龍安村,2000年8月與金塢村合併為金龍村。
彌陀鎮龍安村村民委員會 彌陀鎮龍安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廟宇“道龍庵”而得名。歷史沿革 1961年置龍安大隊;1984年改設龍安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撤鄉並鎮,屬彌陀鎮人民政府管轄;2005年村級調整,撤銷龍安村村民委員會,設立安樂村村民委員會。
萬州區龍沙鎮龍安村志願服務大隊 萬州區龍沙鎮龍安村志願服務大隊是由萬州區龍沙鎮志願服務總隊領導下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15年11月19日。人員規模 該志願團體正式成員有281人。聯絡信息 該志願團體的聯絡人是易發蘭,聯絡團體是萬州區龍沙鎮志願服務總隊。
棚改辦。職務任免 負責農業農村、扶貧、水利、林業、畜牧、農機、供銷、信訪穩定等方面工作。分管單位:農業農村局(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機局、林業局、畜牧服務中心、扶貧辦、供銷社、水利局、信訪局、司法局(區委依法治區委員會辦公室)。聯繫單位:龍安公安分局、龍祥公安分局、交警龍安大隊。
河南安陽龍安區東風鄉下轄,郭里村分東.西倆大隊,15個小隊,1-8隊歸西大隊管,9-15隊歸東大隊管人口約為10020(2012年統計),素有安陽西大門人口第一村之稱呼。行政區劃 因位置獨立,位於安陽西高速口,為通往晉東北的兩省交界,位置較低,猶如鍋底,故稱 郭里。無緊臨村莊,風景優美,為交通紐帶。根據村...
周家大隊是重慶市的地名,1951年1月,廢除保甲、改保建村時,設立周壩村。地名含義 以境內周家壩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1年1月建周家村(屬龍沙鄉),1953年劃歸龍安鄉,1956年併入龍沙鄉周家村,1958年為周家區隊,1962年劃歸龍安公社,分出朝中大隊後改為周家大隊,1967年改為自力大隊1975年復名周家大隊,...
在以後的工作中,龍安法院幹警將一如既往地發揚馬錫五審判方式的精髓,加大調解和懲處力度,切實保護民眾利益,遏制犯罪勢頭,維護轄區秩序穩定,為全區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機構設定 全院共有幹警84名,下設17個庭、室、科、隊、局,分別為政治處、辦公室、監察室、涉訴信訪民眾工作辦公室、...
納合大隊 索法大隊 雲榜大隊 令當大隊 仁頂大隊 龍坪大隊 龍鳳大隊 板么公社 板么大隊 平石大隊 龍安大隊 板花大隊 都樓大隊 大曹大隊 公昌大隊 龍塔大隊 甲岩大隊 說垌大隊 八臘公社 八臘大隊 龍峨大隊 洞裡大隊 甘洞大隊 五福大隊 什里大隊 納礙大隊 老鵬大隊 麻洞大隊 更新公社 更新大隊 東瓦大隊 ...
臨橋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以鄰近鄉駐地林家橋得名。地名含義 據傳明初建文帝經過此地,故名“臨駕橋”,後變為“林家橋”,村沿用其名。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立臨橋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0年屬龍安臨江村。1958年屬統景公社龍安管區。1962年為龍安公社龍安大隊。1967年更名為向陽大隊。1981...
塆里村民委員會,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村位於鎮江河上游丘陵河谷地帶,故名塆里。此地名意為塆里行政村範圍內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歷史沿革 建國前夕屬平安鄉第三保。建國初期為繁榮鄉鐘屋塆村。1958年設關裕大隊。1969年併入龍安大隊。1972年與龍安大隊分開,置塆里大隊,1984年置塆里村民委員會,2003...
歐正明 歐正明(1930年-1958年3月2日),男,璧山縣鳳凰公社龍安大隊人,1949年12月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46師後勤部獸醫所司藥,1958年3月2日犧牲。人物經歷 1949年12月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46師後勤部獸醫所司藥。犧牲情況 1958年3月2日犧牲。
1970年政府調整片區管理,把黃姓和龍姓合居,將村名改為六壽村,劃歸龍安大隊,今屬龍安村委會管轄;冼姓另居,仍用獨壽村名,今屬嶺腳村委會管轄。六壽村是吳川縣政府命名的革命老區,革命歷史悠久,前輩們名垂青史,曾湧現出一批參加抗日救國和共產黨地下組織人員,同時村內組織護村驅匪隊,為後代樹立榜樣。
1952年,黎川縣增設城關區和七區(區治設龍安)。一區區治設窯下。區以下設鄉、街、全縣共93個鄉、5個街。1953年,黎川縣改城關區為城關鎮。1954年,黎川縣各區名稱改用駐地名。1956年以後,黎川縣曾一度撤銷區建制,先後幾次將原小鄉合併、調整38個、27個、35個大鄉。1958年,鄉改為人民公社,黎川縣共...
原彝良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更名為彝良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保留現有的機構、職級(為縣公安局內設正科級機構)。原下設的綜合科更名為情報信息中隊,車管分所更名為車輛和駕駛員管理中隊,事故處理中隊更名為事故預防和處理中隊,保留原來的秩序管理中隊、奎香中隊、牛街中隊,增設城區中隊、龍安中隊、發達中隊、貓貓山...
網路安全保衛大隊、特巡警大隊、情報信息大隊、交通警察大隊、信訪室、森林警察大隊等17個內設機構,鄰水縣看守所、鄰水縣公安局強制隔離戒毒所、鄰水縣行政拘留所等3個下屬機構,鼎屏派出所、城東派出所、城北派出所、城南派出所、長安派出所、經濟開發區派出所、梁板派出所、西天派出所、太和派出所、龍安派出所、新鎮派出所、...
2002.03—2007.08 四川省平武縣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民警 2007.08—2009.04 四川省平武縣公安局南壩派出所副所長 2009.04—2013.12 四川省平武縣公安局禁毒大隊大隊長 2013.12—2014.03 四川省平武縣公安局龍安派出所副所長 2014.03—2017.08 四川省平武縣公安局龍安派出所所長 2017.08—2022.08 四川省平武縣公安...
石橋人民公社是重慶市地名,因地理實體而得名。地名含義 因清代在此平壩建一石橋,故名。也稱石橋。歷史沿革 1961年4月體制調整時,由岩口公社劃出白鶴、紅陽大隊;瑞池公社劃出下房大隊;龍安公社劃出老林大隊;郭村公社劃出復龍、建設、石橋大隊;武陵公社劃出茅嶺大隊;瀼渡公社劃出雙雞大隊,共9個生產大隊組成...
龍安茶為陝西名茶,“龍安碧旋”曾作為貢茶,列為全省八大名茶之一。2023年,嵐皋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0.70億元,同比增長4.6%。三次產業占比為20.1:37.6:42.3。歷史沿革 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在今肖家壩、西窯一帶,就有先民繁衍生息。據記載,庸部族曾是今為人知的土著山民,就食巴山,飲水嵐河,...
1953年7月,大鄉劃小鄉時,從龍沙鄉劃出彭家、朝中、龍安等7個村設龍安鄉。1955年12月小鄉並大鄉時,撤銷龍安鄉併入龍沙鄉。1962年調整行政區劃時,從瑞池、龍沙兩社共劃出9個生產大隊,復置龍安公社,1966年將龍安公社更名為新風公社,1975年恢復原名,1981年地名普查時,將龍安公社更名為龍古公社,改周家...
指揮中心、法制大隊、刑事偵查大隊、治安管理大隊、特巡警大隊、禁毒緝毒大隊、戶政與出入境管理大隊、網路安全保衛大隊、經濟犯罪偵查大隊、廣安區看守所、強制隔離戒毒所、行政拘留所等單位,下轄萬盛派出所、廣羅派出所、化龍派出所、穿石派出所、方坪派出所工作、廣福派出所、大龍派出所、崇望派出所、龍安派出所、濃洄派出所、...
乾渠全長7公里,流經孟新莊、沐浴、喬家窯、龍安等4個村委會、6個自然村。設計灌溉面積450畝。共有大小建築物35座,包括滾水石壩1座、大小渡槽5座、倒虹2處、排灌設施15座、跌水12處。該渠共設資29.1萬元,完成土石方30萬立方。因設計不周等原因,效益不佳。雖經1965年、1971年兩次維修,均未取得效益。到...
為了紀念抗戰的辛苦,故得名紫金寨。村沿用其名。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立紫金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0年為龍安和平村。1958年屬統景公社和平管區。1962年為龍安公社和平大隊。1981年更名為紫金大隊。1984年更名為紫金村。2004年與三堡村、民權村合併為新的民權村,原地名 消失。
1970年10月,轄區台峰大隊劃入沙埕公社。1983年,又改為店下區。1987年7月,進行區改鄉稱為店下鄉。1990年12月,撤鄉改鎮。1998年12月,龍安開發區管委會成立。1999年6月,升格為地區級開發區(正科級機構),江南、西澳、涵頭、玉岐、楊岐、桑楊六村約4700人劃歸龍安。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25年1月12日,經...
1970年10月29日,蓋洋公社大洋大隊的蓋竹洋、黃沙坑2自然村劃給清流縣林畲公社。同年10月29日,清流縣林畲公社曾坊大隊無上坑生產隊及嶺頭村4戶農民劃人蓋洋公社大洋大隊。1980年,三明市岩前公社增坊大隊黃沙坑生產隊劃人沙溪公社六合大隊。1983年5月,三明專員公署改為三明市人民政府,實行市帶縣新體制。明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