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壩鄉(湖北省十堰市竹谿縣龍壩鄉)

龍壩鄉(湖北省十堰市竹谿縣龍壩鄉)

龍壩鄉為一地名,在我國湖北省十堰市、貴州省畢節地區以及四川省黑水縣等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同名鄉鎮,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鄉鎮存在差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壩鄉
  • 行政管轄:19個
  • 人口:19787人
  • 地理竹谿縣龍壩鄉
2007年以前龍壩鄉,2007年以後龍壩鄉,

2007年以前龍壩鄉

鄂西北邊陲竹谿縣龍壩鄉,西北與陝西平利、旬陽縣接壤,東北和竹山縣毗鄰,東南緊靠竹谿縣城關鎮,面積147.4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150個村民小組4788戶19787人,擁有耕地1206公頃。鄉政府駐吳家壩。轄18個村委會:吳壩、大扒溝、紅廟、磚峪溝、廖家嶺、瓦樓溝、龍家壩、余家凸、草場壩、肖家邊、朱家坡、岩屋溝、蘆峰、關家溝、汪家坪、孟家灣、油坊河、荊竹園。
該鄉是全縣15個鄉鎮中距縣政府最近的一個城郊鄉,相距僅9公里;歷史人文資源豐富,戰國時期的楚長城遺址以老陰山最高點為分水嶺連線陝西旬陽、平利兩縣,東(蔣家堰楚關埡)西(竹山大廟)延伸60多公里,長達60公里的楚長城周邊是竹溪被遺忘的名震陝鄂素有北有老陽山、南有老陰山的風景區。這裡水資源豐富,竹溪河貫穿龍壩鄉全境,30多年前修成的竹溪河水庫既可永久性的為縣城10——15萬人安全供水,也是縣城周邊難得一見的水上風光:森林資源豐富,處處是連片森林,天然氧吧。2007年3月龍壩鄉被竹谿縣委、縣政府授予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先進鄉鎮,2008年3月受到十堰市文明委市級文明鄉鎮創建考評驗收團好評,授予“市級文明鄉鎮”稱號。2008年3月受到十堰市文明委市級文明鄉鎮創建考評驗收團好評,即將授予“市級文明鄉鎮”稱號,榮譽光環紛至沓來。
十堰市竹谿縣地圖十堰市竹谿縣地圖
2006年新一屆龍壩鄉鄉黨委、政府對版圖137平方公里的龍壩鄉科學謀劃,堅持兩不誤兩手抓,即不誤南水北調與竹溪城區水源區水資源保護,又不誤龍壩1.8萬人民收入增長生活水平提高,一手抓水源區水資源保護,砍掉所有污染性的礦產資源開發和工業加工項目;一手抓以千畝連片的菸葉產業生態項目建設,新上國煙扶貧公路、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沼氣節能與板快產業經濟、竹谿縣新農村建設樣板百里長廊房屋外型重點改造建設項目。在全鄉137平方公里19個村150個村民小組4788戶18511人中,進行廣泛的宣傳動員,形成共謀科學發展的合力,共同打造國家級生態文明鄉鎮。
以項目爭取為軸主抓生態建設。2006年以來,意向型基本爭取國家發改部立項竹溪河小流域治理項目資金450萬即將到位、國煙扶貧開發建設200萬、百里長廊建設扶持資金300萬、沼氣節能能源替代資金扶持100萬、國家留守婦女兒童服務中心建設資金40萬、又在積極爭取打通通往陝西旬陽縣的瓶頸公路。這些項目將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為縣城後花園建設開避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以作風建設為綱促進生態建設。2006年以來,龍壩鄉先後以縣委組織的黨員先進性教育、幹部作風建設、科學發展觀集中教育活動為平台,結合本鄉鄉村兩級黨員幹部思想道德、能力水平、作風高低的實際,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先後三次組織百名黨員幹部出鄉、出縣、出省學習考察、讓民眾到政府提建議、請社會監督、幹部之間批評與自我批評等方式,促使黨員幹部開眼界、闊視野、換觀念、活思路、出辦法、強能力、轉作風,促使黨員幹部在打造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中建功立業,打造出了一個有凝聚力、戰鬥力的班子集體,錘鍊出一批作風過硬的黨員幹部,能夠在長廊建設、產業建設、扶貧開發、集鎮建設、村級陣地建設中吃苦耐勞的幹部,使整個龍壩鄉形成了一個風清氣順、人齊心齊、天時地利、合力創業的幹部隊伍,政府真正成為百姓眼中服務型、務實型、創新型的人民政府。

2007年以後龍壩鄉

2010年7月,湖北省政府批准同意竹谿縣撤銷龍壩鄉,設立龍壩鎮,以原龍壩鄉的行政區域為龍壩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吳壩村。龍壩鎮建於1949年6月,距離縣城9公里,東與竹溪城關鎮相連,南與竹谿縣中峰鎮、蔣家堰鎮毗鄰,西與陝西省平利縣、旬陽縣接壤,北與十堰市竹山縣為鄰,龍壩鎮屬於邊貿口子鎮,兩省三縣交界處經濟貿易十分活躍。龍壩鎮是竹溪河唯一的水源涵養區,是“南水北調”水源區。
龍壩鎮轄區內明清古墓群、太子墳、魯班橋、戰地醫院、千歲夫妻銀杏樹和鐵桶寨風光等景點與關埡子楚長城一線串珠,旅遊開發潛力巨大。
龍壩鎮面積137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150個村民小組4788戶18511人,擁有耕地1206公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