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龍壩鎮

回龍壩鎮

沙坪壩區回龍壩鎮位於沙坪壩主城區西部29公里,是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及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東依中梁山脈,南與土主鎮相鄰,西傍梁灘河畔與鳳凰鎮接界,北與北碚區歇馬街道接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回龍壩鎮
  • 別名:興隆場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重慶沙坪壩區
  • 下轄地區:回龍壩社區、聚龍城社區、大橋村等
  • 政府駐地:回龍壩北街21號
  • 電話區號:023
  • 郵政區碼:401335
  • 地理位置:重慶市沙坪壩區回龍壩鎮
  • 面積:39.1平方千米 
  • 人口:32113人(2017年) 
  • 方言:重慶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興隆場站(原回龍壩站)
  • 車牌代碼:渝A、渝D
  • 健身鍛鍊:廣場舞,籃球,腳踏車
  • 交通:重慶公交279路、517路、543路、593路等
  • 素質訓練基地:五雲山寨
  • 學校:回龍壩中學、回龍壩國小、三橋國小
概況,沿革,鄉鎮簡介,工業建設,

概況

重慶市沙坪壩區轄鎮。位於區境西北部。東倚中梁鎮,西傍梁灘河畔接鳳凰鎮,南鄰土主鎮,北界北碚區歇馬街道。面積39.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2113人(2017年)。轄2個社區(回龍壩社區、聚龍城社區)、1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興隆場回龍北街21號。襄渝鐵路貫境並設站。
重慶市主城區西永組團(西部物流園)控制性詳細規劃整合圖重慶市主城區西永組團(西部物流園)控制性詳細規劃整合圖
回龍壩鎮2018年衛星影像圖回龍壩鎮2018年衛星影像圖

沿革

鎮因駐地而得名。相傳清初,一陳姓住此,祖孫二人先後任翰林學士,回鄉後在此平壩置產建宅,故命宅地為回龍壩。1930年建興隆鄉,1951年劃歸北碚市更名第四區,1953年劃歸巴縣復名興隆鄉。1958年改興隆公社,1981年更名回龍壩公社,1984年改回龍壩鄉。1994年初,原三橋鄉、回龍壩鄉、保農鄉合併設立回龍壩鎮。
1995年初,回龍壩鎮由原巴縣劃歸沙坪壩區管轄,面積35.3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轄西溪橋、青龍廟、四龍、回龍壩、大橋、五雲山、梁灘橋、真武山、保農、大水溝10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2008年,面積39.1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8萬人,轄2個社區、10個行政村,199個合作社;場鎮常住人口1萬餘人,暫住人口2萬餘人。【郵編】401335【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500106106:~001 121社區 ~200 121大橋村 ~201 220大水溝村 ~202 220梁灘橋村 ~203 220真武山村 ~204 220保龍村 ~205 220回龍壩村 ~206 220五雲山村 ~207 122四龍村 ~208 122西溪橋村 ~209 122青龍廟村(2016年增設聚龍城社區)
回龍壩鎮歷史略圖回龍壩鎮歷史略圖

鄉鎮簡介

重慶西部現代物流產業園與重慶自貿區規劃均涉及回龍壩鎮,鎮內有西南地區最大的鐵路編組站——興隆場編組站,有永輝西部物流園、重慶傳化智慧型公路港等大型物流企業數家,有公租房小區一個——康安花園,一橫線、二橫線、一縱線和位於保農村的沙坪壩區中央公園、五雲廣場及數條市政道路等項目正在建設中,壟安大道、壟盛大道等市政道路,團歇路、鳳迴路、中迴路等鄉村公路以及社社通公路建設構築了龐大的交通網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完備,有線電視覆蓋率達100%,程控電話全面開通;全鎮幅員面積39.1平方公里,10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199個合作社,常住人口32113人(2017年)。鎮內銀行、衛生院、供電
所、派出所、變電站、中國小等社會單位常住本鎮。1997年,回龍壩鎮被重慶市人民政府授予“紡織專業鎮”稱號,全鎮現有紡織企業200餘家,織布機2萬餘台,漿紗機72台,從業人員2萬餘人,年產坯布12億米,年創產值20億元。回龍壩正以“打造形態、拓展園區、延伸鏈條、提升檔次”的發展思路,以西部新城建設為依託,以重慶大學城建設為載體,建設“重慶紡織工業城”。
沙坪壩區回龍壩鎮

工業建設

紡織,令回龍壩人倍感驕傲的事業正欣欣向榮。1997年,榮獲重慶市政府"紡織專業鎮"稱號,給著力發展一鎮一品的回龍壩定位,2008年來紡織行業不斷做大做強。全鎮有紡織企業500餘家,織布機18000餘台,漿紗機49台,從業人員18000餘人,年產坯布近10億米,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及東南亞、日、美等國。年產值達18億元,占領了全國中低檔坯布市場20%以上的份額。 回龍壩鎮的紡織產品能夠順暢地進入中國大市場,是因為有較為完善的物流網路。
回龍壩鎮
回龍壩鎮是市政府命名的“紡織專業鎮”,也是全國三大紡織專業鎮之一,有紡織企業近400家,年生產中低檔次的布4億米左右。這樣大的生產量使這個鎮棉紗運進和棉布運出的物流量每年有20餘萬噸,且都是上千公里以上的運程。隨著市場經濟的日趨成熟,專業化分工進入了回龍壩鎮的紡織產業中,從貨物運輸產品銷售,形成了專業的物流產業。
附:
回龍壩鎮:紡織專業鎮明天往何處去?(本文來源於搜狐)
2017-08-03 10:15
沙坪壩區回龍壩鎮的紡織產業,曾經何等的輝煌——全國四大坯布生產基地之一,重慶市人民政府命名的“紡織專業鎮”。可如今,這“紡織專業鎮”卻面臨著生與死的抉擇。
曾經的輝煌,解決4萬人就業 30多年前,回龍壩的織布產業開始起步。改革開放後的農民,釋放出一股創辦企業的動力,在這片僅有3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辦起了星羅棋布的織布廠,到處都能聽到機梭聲。 “在紡織產業發展到最高峰時,全鎮共有紡織企業619家,年產值45億元,年提供稅收4100萬元。”回龍壩鎮相關負責人說,而這一產業最大的效益還不是經濟效益,是社會效益,在這些企業里就業的人員達到1.95萬人,在為這一產業配套服務的運輸、銷售、織機零配件等相關產業就業的人員,超過2萬人,整個產業鏈條解決的就業人員,超過了4萬人。
傳統產業讓位,紡織產業縮減一半 回龍壩這一“紡織專業鎮”的產業規模,雖然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但在近些年現代新興產業迅速興起過程中,紡織這一傳統產業逐漸縮減。到目前為止,全鎮的619家紡織企業,只剩下265家。到2016年,這一產業的年產值從最高峰時的45億元降到了20億元,稅收降到了1500多萬元,產業鏈條上的從業人員,也從4萬人減至1.5萬人左右。紡織產業,在短短的幾年間,萎縮了一半。“其實,我們的紡織產業迅速縮減,主要還不是市場原因。”回龍壩鎮相關負責人說,這裡有環境保護的問題,也有給現代物流產業、興隆場鐵路編組站建設讓出發展空間後,缺乏發展空間的問題。這位負責人說,在消失的300多家紡織企業中,因西部物流園發展征地拆遷而被拆除的紡織企業有180家,外遷到新疆、四川廣安、銅梁區的有70餘家,其餘的則是因環保不達標、或經營效益不佳而自行關閉。
剩下265家紡織企業,何去何從? 重慶揚子江紡織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唐啟福,在紡織產業幹了20年。他雖然不是回龍壩鎮最早乾紡織產業的,但近20年來,他的公司一直在回龍壩的紡織產業中起著引領紡織設備、紡織產品升級的作用。近些年來,還為回龍壩的紡織企業承擔著漿紗的重擔。可最近,他又有了煩惱:因為隨著回龍壩區域新興產業和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的需要,他的廠得搬遷。往哪兒搬呢?他感到十分為難。如果往區外搬,必然會影響到其餘織布廠的生產。如果就近搬遷,已沒有空間。“不僅是揚子江公司這一家企業,這剩下的200多家紡織企業,都將面臨著何去何從的問題。”回龍壩鎮相關負責人說,因為,隨著沙坪壩區整個產業的升級,環保的強化,這些企業都將面臨著一個發展空間急劇收縮的難題。目前,回龍鎮的決策者和紡織企業的老闆們,都在苦苦地尋找出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