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場鎮(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龍場鎮)

龍場鎮(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龍場鎮)

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龍場鎮,位於凱里市西北部,距凱里城區15公里(平9.9公里),東靠市區、西臨爐山鎮、北界灣水鎮和大風洞鄉,南連萬潮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場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
  • 電話區號:0855
  • 郵政區碼:556000
  • 地理位置:中國西南地區
  • 車牌代碼:貴H
地圖位置,歷史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民族,自然資源,基礎建設,經濟發展,特色產業,麻塘蠟染,娃娃魚特種養殖,民俗風情,革家踩親舞,七個太陽,苗家婚姻習俗,名勝景點,黔陽第一山香爐山,麻塘,

地圖位置

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龍場鎮

歷史沿革

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設樂登堡。1932年置樂登鎮、虎莊鄉。1942年為龍場鄉。1953年析設龍場、狗場、虎莊、華介、箐口等鄉。1956年調整為龍場、虎莊2鄉。1958年撤鄉建團結公社,同年併入萬潮公社。1961年析建虎莊公社。1963年龍場、虎莊分置,1984年置龍場鎮、虎莊鄉。1992年合併置龍場鎮。

行政區劃

522601107001 123 龍場居委會
522601107002 123 龍場煤礦家委會
522601107003 123 漁洞煤礦家委會
522601107200 121 龍場村
522601107201 220 華山村
522601107202 220 雷公村
522601107203 220 黃臘村
522601107204 220 樂榜村
522601107205 220 老山村
522601107206 220 沙子沖村
522601107207 220 漁洞村
522601107208 220 狗場村
522601107209 220 平寨村
522601107210 220 平路河村
522601107211 220 瓦窯村
522601107212 220 虎莊村
522601107213 220 箐口村
522601107214 220 郭家坪村
522601107215 220 華介村

人口民族

龍場鎮共 5555 戶, 23519 人,主要居住有苗族、漢族、革家、西家等,少數民族占83.4%.

自然資源

全鎮有耕地面積16620畝,其中田10650畝,土5970畝,人均耕地0.8畝,森林覆蓋率52 %,龍場鎮政府駐地海拔為870米。

全鎮煤炭、硫鐵礦、鉛釩土等各種礦藏十分豐富,其中以煤的貯藏量居全鎮之首,占全市煤藏量的80%,素有黔東南煤都之稱。
龍場鎮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民族風情濃郁,有風光綺麗的香爐山 (海拔為1233.8米),迷人奇特的麻塘革家風情、石龍寨西家風情旅遊村寨,千姿百態的魚洞溶洞。

基礎建設

鎮內交通便利,省道爐榕公路橫穿東西,凱施旅遊公路縱橫南北,全鎮通村公路、農網改造、電話實現村村通,教育教學設施不斷完善,小城鎮建設方興未艾。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頗具特色的人文景觀,為全鎮社會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深信全鎮各族人民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全鎮人民定能創造更加輝煌的成績,譜寫更新的篇章。

經濟發展

龍場鎮位於凱里市的西北部,鎮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20公里,總面積96.7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18個村民組,4836戶,21593人,耕地面積16620畝,其中田10650畝,土5970畝,主要居住有苗、漢、革、西等民族。鎮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產品有煤、硫鐵礦、鋁釩土等,其中以煤炭的貯藏量最為豐富。

特色產業

麻塘蠟染

 革家姑娘多數從八九歲起就學蠟染工藝,到十七八歲即成蠟染能手。其圖案有太陽、水波、米粒、蝴蝶、燕子、青蛙、螺螄、鯉魚、水草、石榴、野花的誇張變形體及幾何紋樣。其製品除用作衣、裙、帽、圍腰等外,還用作口袋、背包、提包、枕套、帳沿、手巾、窗簾、被面、桌布、凳椅墊布、沙發桌几布、書包、傘套等。地家姑娘擅於刺繡,顏色以紅為主,有平、盤、插、挑等繡法,圖案多為蝴蝶、魚、鳥、刺梨、花卉等。

娃娃魚特種養殖

龍場鎮平路河位於龍場鎮南面,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等方面非常適合飼養娃娃魚。於2009年8月開始在龍場平路河特種養殖娃娃魚;同時在修建了養殖場,建有養殖池300㎡、繁殖池100㎡、蓄水池一個80立方米,建管理用房300㎡;整個養殖基地已投入資金350萬元,現養殖有十斤以上5年齡大鯢親種100餘尾,3斤以上成鯢200餘尾,一斤半以上大鯢500餘尾,一斤左右大鯢近千尾。整個基地的娃娃魚每天以10-15斤的速度在生長,目前預計經濟效益達800多萬元。

民俗風情

革家踩親舞

踩親舞是革家青年男女社交活動中一種獨特的舞蹈,在集會上,當革家小伙子吹起那清脆,歡快的蘆笙舞曲步入蘆笙堂時,身著盛裝的革家姑娘也跟上伴舞,為了試探姑娘的心思,小伙子邊吹蘆笙邊用腳跟輕輕地踩住身後伴舞姑娘的腳尖。如果姑娘鐘情,那就用手輕輕地敲打小伙子的後背,算是回音,於是他們邊跳邊舞,沉浸在歡樂的之中。在跳舞踩親時,小伙子用腳跟踩姑娘的腳尖,姑娘又在小伙子的背上輕輕的捶打,這些舉動既要協調,又絕禁粗俗,跳踩親舞的青年男女,並不僅限於情侶之間,因為它是革家青年男女社交活動中的交際舞,即使是不相識男女青年,也同樣可以用同場舞蹈,一場舞下來,有的會成為朋友,甚至戀人,革家踩親舞是男女青年們美好的嚮往,對幸福生活執著的追求的寫照。革家踩親舞風趣優默,雅俗共賞,不僅深受青年男女們的喜愛,也頗受革家男女老幼的青睞,每當青年們在集會上跳起這種舞蹈時,周圍總圍著不少老中年人為他們助興。

七個太陽

革家民間自古就有七個太陽的傳說,傳得神神秘秘,說得活靈活現,有聲有色,有條有理。既奧妙無窮,又神奇無比,傳說的人,說得頭頭是道,聽講的人,聽得津津有味。可謂動人心弦,感人肺腑,催人奮進。

傳說,上古時期,在革家人居住的地方,天上有七個太陽。日照時長,陽光強烈。七個太陽連線走一次,就是七天,百姓無力幹活,無法休息。山坡上樹木幹得起火,石頭曬得炸開,土地曬得裂口,河水斷流,莊稼乾死了,花草樹木死光了,人類無法生活,成開躲在岩洞裡,日子沒法過。不得已,革族始祖……阿羿兜羅聚眾商量去射太陽。眾人同意了,就決定叫“阿羿”去造弓箭,又叫“阿羿”爬上七抱大馬桑、七抱大楊柳樹梢去射太陽。連續三箭中了六個,最後一個見勢不妙就躲進東山背後。頓時,老天發怒了,一連七天七夜沒有光,天黑地暗,百姓出不了門,生活再度無法過。阿羿兜羅被嚇住了,立即商量請牛、請馬、請公雞又去喊太陽。牛去喊了,馬去喊了,太陽不肯出來。公雞又去喊,太陽出來了,紅彤彤的,暖和和的,大地的萬物得以復生,人類重見光明,革族人也得救了,故事編入古歌《擺解轟》歌詞里,世代流唱在革族的生活中,千古流傳,千古流芳。
革家的七個太陽是指:“太陽、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把它們統稱為太陽,是因為它們都發出光亮。當時的天與地很近,近得只需爬上七抱大馬桑樹梢、七抱大揚柳樹頂,就能射中太陽。在這樣近的距離看天上這七顆行星,顯然是再清楚不過的、明亮不過的。故,都認為是太陽。這種認識,在那時對於沒有科學知識、沒有文化的民族,對宇宙的認識簡單、淺浮是符合情理的,是難免的,是不足為奇的。至於說七個太陽被射掉六個,剩下一個到現在的說法,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要不,就可能是正當阿羿兜羅舉弓放箭的那瞬間,天突然受驚,升高了,地突然受驚,下陷了,天與地頓時拉開大距離。而太陽體積大、光度強,眼睛看得見,就認為是留下的那個太陽,是公雞喊出來的那個太陽。金、木、水、火、土星體積小、光亮弱,眼睛看不見,就被認為是射掉的那六個(註:月亮是夜晚才出,白天看不見)只有用這樣的假設和分析、這樣的推測、這樣的解釋,才能符合客觀規律的說法,符合當時人類邏輯思維的能力和推理。

苗家婚姻習俗

境內苗族實行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嚴禁同宗和姨表兄弟妹之間通婚。也有異宗不婚的,原因是他們的祖先有過糾紛,曾發發誓過不再通婚,或者結拜過兄弟而被視為同宗,其子女視為兄弟姊妹,不能通婚。在古代,姑家之女必須嫁給舅之子,俗稱“還娘頭”.這種強制性婚姻,經當事人和民眾的激勵抗爭,已演變為補給舅家一定的錢財(俗稱禮金錢)即可另嫁。禮金錢的數量,明、清時期為白銀1兩2錢,民國時期為銀元12元。解放後至今,仍沿襲禮金錢習俗。 境內苗族婚姻的締結,自明、清以來,即存在“自主自由式”、“說合自由式”等幾大類。“自主自由式”是男女青年在“遊方”活動中自由戀愛而結為夫妻的婚姻締結形式,從認識到結婚,完全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擁有絕對的自主權。“說合自由式”是男女雙方經過“遊方”,感情達到一定程度後,由男家央請媒人到女家說合,徵得女方父母同意後到定親、結婚。“說合自由式”的一種形式是先由老人提議,請人撮合,女家答應後,男女青年再通過“遊方”建立感情,雙方同意即可定親,條件成熟後結婚。
“遊方”,系苗語音譯,是苗族男女青年談情說愛、選擇配偶的公開社交活動,多在農閒季節或民族傳統節日之際進行。白天“遊方”,一般只限於節日期間並在寨子周圍有風景樹的坡上,晚上在寨子內(邊)的遊方堂。每個寨子都有一至兩三個遊方坡或遊方堂,這由寨子的民族宗支情況和居民多少而定。無論是白天或是晚上遊方,都是鄰寨或外房男青年先到,以吹口哨、木葉等為信號,女青年聞訊,即換上新衣服,邀約同伴出來對歌、談話。女青年對所有男客都十分禮貌、盛情,如有稱心的,除唱歌、盤問等外,還抓住其心理,送些小禮物,如手圈、戒子、圍腰等,使其散後再來。男女之間說話或對歌,多在集體場合中進行,內容健康,充滿歡樂和真誠。男方如有輕妄之舉,必遭女方冷眼或眾口譴責。經多次遊方交往,雙方有意,可交換銀飾、衣物等信物。經過考察,即訂立婚約,擇日成親。如有反悔,退還信物了事。

名勝景點

主要景點有魚洞溶洞、香爐山、麻塘革家風情。

黔陽第一山香爐山

香爐山位於龍場鎮政府駐地南面的虎莊村,距鎮中心6公里,處於龍場鎮與萬潮鎮的交界,一半是龍場鎮的轄區,一半是萬潮鎮的轄區。每年農曆六月十九是香爐山的爬坡節。六月十九爬香爐山始於何時,無法考證,但每年六月十九這天,數百公里之內的民眾紛紛趕來爬山,人山人海。

香爐山二屯崖古城遺址 香爐山二屯崖古城遺址,位於市城西17公里的香爐山中層,系清平衛中左千戶所、爐山汛駐所。明崇禎十五年(1642),清平縣城紳士李若星捐資募集數百民眾於此建築堡,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重刑清平縣誌》稱,時於此“聚而居者百餘戶”.建有石拱城門,尚存。今是登上香爐山頂第一道隘口。門楣上鐫刻“是一保障”四個大字,門兩側陰刻楹聯“一障保名區雉堞山城千載固,層崖開勝境蜃樓海市兩重盤”.拱門上方原建有樓閣,已毀,古城基址尚有遺蹟。
爐山汛外委置 在香爐山二屯崖古城池址,系明嘉靖十年(1531)興建,已圮。
摩崖 爐山千戶所署。在香爐山二屯崖古城池址,今顧氏宗祠前後,已圮。
將軍印摩崖。位於香爐山頂“九十九磴坎”,“南天門”左側,整個摩崖高約0.8米,寬約0.6米,為明正德十一年(1516)巡撫周廷用文,巡撫鄒文盛書。右側為“平香爐山苗碑記”,全文400字,記述明正德十一年(1516)巡撫鄒文盛率湖廣兵鎮壓苗族阿乜、韋同烈等起義軍的經過。因年久風化,已毀。
“雲梯”摩崖。位於香爐山南天門下“九十九磴坎”第86磴左側,距路基0.30米半崖上,陰刻、行書,字跡完好。摩崖長0.80米,寬0.29米,每字長0.38米,寬0.29米。為清貴東道吳光庭鐫。香爐山 “南關”摩崖。位於香爐山“九十九磴坎”第91磴右崖上,距路基0.86米。楷書陰刻。摩崖長0.36米,寬0.33米,字跡清晰,系民國2年(1913)香爐山團首顧佐臣手書。1989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出谷”摩崖。位於香爐山城門洞城牆右側,距石級路基高120米陡崖上。楷書陰刻,橫列。每字長、寬各約0.65米,蒼勁有力。
“察院明文”摩崖。位於香爐山二屯崖觀音洞口東北約120米處,距路基高1.40米。摩崖和1.03米,寬0.60米,上為半圓形,呈碑狀。楷書陰刻。為明崇禎七年(1634)二月向大才、黃富以碑記形式記述“征剿爐山古績碑銜”.今字跡清晰可辨。摩崖上0.70米處有篆字圖章一枚,長、寬各約0.45米。
“趙文奎”摩崖。位於香爐山“察院明文”摩崖右側2.60米崖上,距路基高01.706米。楷書陰刻。摩崖長0.90米,寬0.37米。每字長0.34米,寬0.37米。清晰醒目。摩崖右上崖半壁有許多陽刻行楷摩崖,大多已被風化,無考。
“香爐山界碑敘”摩崖。位於香爐山“九十九磴坎”下約100米石級路半崖上,距路面高10米。摩崖分左右兩壁,右壁長1.00米,寬0.36米,主要記述立碑事由。左壁長1.15米,寬2.20米,主要記述香爐山具體界限,共1800餘字。“為大中華民國貳年歲次癸季冬月吉日眾首士仝建”、“住持王宗遠”、“匠士潘桂鐮造”.堅立,陰刻小楷。今字跡清晰完好。
碑刻“勝境”碑。位於香爐山二屯崖下大路右側。碑高0.95米,寬0.90米,厚0.15米,楷書陰刻。據《重刑清平縣誌》載:“爐山勝境碑,乾隆四十七年邑令雷平立”.碑文至今清晰。“勝境”碑為“黔陽勝境”碑,“文化大革命”時上半截“黔陽”二字被敲斷,後築路被埋沒。今“勝境”二字仍遒勁醒目,1989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香爐山 “黔陽第一山”碑。位於香爐山二屯崖城門下102米,石級路右側。青石碑,高1.60米,寬0.82米,厚0.15米。該碑中款為“黔陽第一山”,兩側自右至左豎列記文及題款。記文為:“黔省之山多矣,如金築之南嶽、螺螄、照壁等山,誠為名勝,非不蔚然深秀,以壯會城之觀瞻。然要其峭峭壁端方、煙雲繚繞、倏忽變化不可捉摸,薈萃泉山之景者,莫若靖邑之香爐山。歲在癸未,予守是邦,因公會崑山管都間小住於此,瀏覽用概,實屬天造地設,集黔山之大成,爰頌嘉名為黔陽第一山,不禁之歌曰:氣象崢嶸兮,蓬台起舞。峰巒環繞兮,磅礴安堵。空闊天地兮,民屬萬戶。岩壑盤曲兮,有豹有虎。高不及兮,去天尺五。大而難比兮,崑崙為伍。石壁鞏固兮,安設營武。廟堂輝煌兮,四里可睹。萬山拱象兮,右弼左輔。神仙往來兮,蓬萊洞府。登臨遠眺兮,眉揚氣吐。奪峰第一兮,照垂千古。”題款為“知清平縣事古滇徐作霖題 光緒甲年暮春 吉日立”
“永垂不朽”碑 .位於香爐山西北山腰,塘房寨東10餘米處。青石碑,碑高1.36米,寬0.70米,0.15米,有碑座,為“大清光緒戊寅四年秋”立。該碑主要記述“樂善者”芳名及所捐銀兩數額開報後世。總有86人捐銀,包括監修5人,共91人。該碑橫楣陰刻“永垂不朽”四字,自右至左堅立記文,字跡大都清晰可辨,1989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城門洞 二屯崖城門洞。位於香爐冊二屯崖西南端,為崇禎十五年(1642)李若星築城所建。二屯崖城門建於二屯崖崖壁缺口處,大塊方石砌就,拱形,高2.5米,寬1.28米。門進深為兩層,第一層0.84米,第二層1.25米。門上有橫額一方,長1.15米,寬0.60米,陰刻楷書“是一保障”四個大字。兩側陰刻楹聯一副,上聯楷書“一障保名區雉堞山城千載固”,下聯草書“層崖開勝境蜃樓海市兩重盤”.過拱門登11級石階處建有魁星點斗閣,三間二層木構建築。明間為通道,左次間置土地菩薩,右次間置財神菩薩,二樓中間置魁星點斗菩薩。閣東北約50米處建有七層香爐塔,占地面積約36平方米,高約20米,四角攆尖頂木結構建築。上蓋小青瓦,飛檐翹角,懸吊風鈴,勁風吹拂,叮噹作響。各層有樓板,四面裝欞窗,由底層旋梯而上。明清時期,香爐塔既是戰時的瞭望台,又是戰時的指揮所。城門洞地勢險要,是香爐山的第一道險隘、第一道雄關。魁星點斗閣和香爐塔早毀,城門洞尚存。
南天門。位於香爐山頂層南面,與“九十九磴坎”連為一體,是香爐山的第第二道險隘、第二道雄關。“九十九磴坎”至“南天門”,狹窄陡險,是通往香爐山頂層的唯一通道,故稱“第一線通”,又稱“一線天”.為此,明路南知州汪良有詩云:“雄關未許容雙馬,殺氣曾教走萬軍。”《重刑清平縣誌》也有“一夫守之,可以御百”的描述。此通道踏跺九十九級,高36米,垂直高度27.30米,寬1.90米至2.50米。兩壁有“雲梯”、“南關”、“步南天”等摩崖。“南天門”建於“九十九磴坎”頂端,攔截路口,緊連兩壁,中置一拱門,細鑽條石修建,無縫、堅實、牢固。拱門為兩進一體,一進高2.44米,寬1.33米,進深1.03米,另一進高3.10米。過拱門後登石梯22級即進入平緩頂層。“南天門”頂上建有一亭,稱“南天門亭”,為二間木質瓦頂。亭中置數尊菩薩,面向南方。清鹹豐年間毀於兵燹。光緒七年(1881)修復。民國初年一和尚(俗名楊光明)捐資重建,解放後毀。“九十九磴砍”至“南天門”路段由於年久失修,毀壞較多。1989年,市人民政府撥出專款維修該路段,其石級均為細鑽條石,兩邊並設鐵欄桿供遊客上下攀扶。

麻塘

是一個比較典型的革家村寨,寨中村民平時務農,閒時做蠟染、繡花衣。 家是一個獨特的少數民族,散居在凱里西北的魚洞、龍場各鄉,人口僅1萬多。

革家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習俗和語言,服飾更為獨特, 家女孩的盛裝有點像古代的將士,而平日的裝束相對要簡單些。曾有人認為麻塘 家是苗族的一個分支,但他們的的確確是單獨的一個民族,這從他們的風俗、服飾、刺繡工藝上可以看出。跟苗族不同的是,他們的待客之道是勸飯重於勸酒,所以你到革家來,一定先飯飽,然後才酒足。
革家歷來崇拜祖宗,有每餐必供祖宗之俗。而且 家家族共祭一個“祖鼓”,祖鼓供幾十年才舉行一次的祭祖儀式使用,他們謂之過“哈戎節”,如果你到這兒的時候剛好趕上,真是幸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