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龍口市志
- 又名:新編《龍口市志》
- 類別:地方志
- 始修於:1982年3月
黃縣誌龍口市志,新版市志,內容簡介,獲獎,
黃縣誌龍口市志
明朝正德年間,王氏修,未成,只有遺稿兩冊,後失。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縣令賈璋主修成稿。明崇禎十三年(1640),縣令任中麟主修成稿,共10卷。清康熙十二年 (1673) , 縣知事李藩主修,三易稿而成書,共8卷。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縣知事袁中立主修成稿。清同治十年(1871),縣令尹繼美主修,易稿數次而成書,共10篇14卷。清同治十二年(1873),尹繼美再修成稿。民國《黃縣誌》脫稿於1936年,縣長李鐘豫督修,共15卷。山東省博物館藏有1937年《黃縣誌》完整抄本。明朝版及清朝康熙、同治版《黃縣誌》均已散失。
新版市志
新編《龍口市志》 始修於1982年3月,蒐集整理資料1500餘萬字,1995年出版。本志時間斷限上起1840年,下止1990年,部分內容上溯至事物發端。除序、凡例、概述、大事記、附錄、修志始末外,全志以地理、經濟、政治、人文四大部分為先後次序,共設專業志32編,依次為:建置、地理環境、人口、城鄉建設、工業、煤炭·電力、農牧業、水利、林果業、水產、交通·郵電、龍口港、商業、糧油、財政·稅務、金融、經濟管理、科技、黨派群團、政權·政協、公安·司法、軍事、民政、人事·勞動、外事·僑務·港台事務、教育、文化、衛生·醫藥、體育、民俗·宗教、方言、人物。
內容簡介
龍口市地處膠東半島西北部,隔海與天津、大連相望。龍口市前身為黃縣,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建置,縣治設在東黃城(今石良鎮黃城集村)。北齊天寶七年(556)縣治遷至黃城。新中國成立後,於1986年9月23日撤銷黃縣建立龍口市,轄16個鎮、4個鄉。全市總面積840平方千米。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呈現台階式下降。東南部為低山丘陵, 西北部為濱海平原。境內最高峰為羅山,海拔757米。地處北溫帶季風型大陸型氣候,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變化平緩。境內共有23條河流,主要有黃水河、泳汶河、南欒河、八里沙河等。人口59.93萬人,其中99.97%為漢族,還有回族、蒙古族、藏族、滿族、苗族等13個少數民族。礦產資源有煤、金、石油、鉛、鋅、高土、氟石、石英砂等。林地總面積2.23萬公頃,林木覆蓋率為26.5%,主要樹種為楊、柳、楸、榆、槐、梧桐、松等。經濟樹有大梨、蘋果、柿子、桃子、葡萄、山楂等50多個品種,素有“百果之鄉”的美稱。
龍口市農業生產歷來注重精耕細作,糧食高產,有“小麥之邦”的美譽。主要農作物有小麥、 玉米、地瓜、花生、大豆等。1990年,糧食每公頃產量10560千克,總產量27.38萬噸, 創歷史最好水平。1990年農村總收入達到17.3億元,比1989年增長22.5%,農民人均收入895元。
工業生產自改革開放後步伐進一步加快。尤其是建市以後,充分利用煤礦和電廠及全國最大地方港口的交通優勢,工業生產發展突飛猛進。至1990年,全市工業企業發展到2108個,逐步建立起以家電、輕紡、皮革、縫紉、造紙等工業為主,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完成工業總產值21.45億元,比1985年增長152%。工農業總產值為234341萬元, 其中農業產值為19804萬元、工業產值達214537萬元,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91.5%。
歷史上黃縣被稱為“商業之鄉”。1990年底,全市商業網點達到8255家,從業人員17422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5.55億元。財政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達到10004萬元。 全市共有職工66277人,職工年工資收入2338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為12.1億元,居全省前列。
1985年,全市公路623.29千米。有全國縣級第一條一級公路與煙濰公路相聯。全國最大地方港口龍口港有泊位14個,其中萬噸級泊位3個,與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有運輸船9艘,動力1156千瓦。
龍口市人崇文尚武。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教育文化事業迅速發展。1990年,有普通中學62所、 國小276所、職工中專1所、職業高中3所、技校1所、高中7所、聾啞學校1所、廣播電視大學1所,幼稚園478所,還有文化館(站) 、圖書館、博物館、廣播電視台、電影院、劇院等文化設施,形成覆蓋全市的教育、文化網路體系。龍口市人傑地靈,人才代出。秦代方士徐福,三國時吳國大將太史慈,明代著名畫家姜隱,清代大學士賈楨,辛亥革命烈士徐鏡心,近代著名社會活動家、書法家、古文字學家丁佛言,八路軍著名戰鬥英雄任常倫等,都是龍口市人。
龍口市擁有全國第一個濱海煤田和全國首家由中央和地方合資興建的全民所有制電力企業。
獲獎
新編《龍口市志》在1996年度國家新聞出版署印刷司組織的圖書評獎活動中,被評為“書刊印刷優秀產品”,2005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