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口人工島群

山東計畫在位於渤海龍口灣南側的海域建設人工島群,到2020年投資600億元,填成人工島面積約35平方公里、產業規模較大、海陸統籌發展的藍色經濟區。該人工島群的修建將摒棄沿海岸向海平推填海的傳統做法,全部採取離岸式建設人工島,計畫將龍口境內一座基本沒有利用價值的荒山移到海里,然後在荒山原址上進行改造平整,故被稱為現代版 “精衛填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口人工島群
  • 地理位置:渤海龍口灣南側的海域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地位山東“集中集約用海”核心區之一
簡介,背景,規劃構想,質疑與解疑,重大意義,

簡介

龍口人工島群位於山東省龍口市的渤海龍口灣南部海域。工程北起龍口港主航道南約2公里處,東起現有岸線,西側、南側至龍口、招遠海域分界線,是山東“集中集約用海”九大核心區之一。
根據批覆,該工程將建設7個人工島,填海造地的平均成本與新區拆遷成本基本相當。平面布局聘請國家海洋局海洋一所等多家國內一流規劃設計單位聯手推進,採用國際先進的離岸島群、區塊組團、水系通透等設計理念,相繼通過省級專家預審、省政府審核、國家級專家評審、國家海洋工程審核委員會和國家海洋局局長辦公會研究確定。
從龍口人工島群區點陣圖上可以看到,居民用地並非集中在一個島上,而是分散分布於4座島。上述工作人員解釋說,這正是規劃的人性化考慮之處,雖然每座島都有專有定位,似乎把居住用地集中在一座島上更為簡便,但為避免人工島成為一座白天運轉、晚上黑燈的“鬼城”,規劃最終放棄“絕對集中”,“有工有商有居才更像一座 城。”
“人工島群之於龍口,就如同浦東新區之於上海、濱海新區之於天津。城市因需建島,也會借島起跳。”王詩成如是評價。的確,通過人工島群項目,可為龍口一次性解決建設用海(地)指標5.28萬畝,相當於2009年龍口市建設用地指標的210倍。僅土地這一項,就足以使龍口借島實現新突破。
當然,壓力猶存。對於山東而言,人工島群是半島藍色經濟區實現重大突破的先行示範區和標誌性工程,也是一項全新的課題。

背景

龍口發展遭遇土地瓶頸
解決產業項目快速發展的用地需求,這是龍口人工島構想出台的最大初衷。龍口是否真的到了如日本和中國香港地區一樣寸土難求,非得向大海要地的地步呢?
在龍口灣採訪時看到,龍口港的塔吊密密麻麻矗立在海岸,旁邊還在建設“龍口港世紀文化苑”。沿著橫亘于海灣北部的屺姆島南岸,走過一個海水浴場,穿過一座新建小區和一片松樹林,展現在面前的是一個被拆遷後的村莊。村莊北邊,是一座被挖得僅剩一半的荒山頭。
屺姆村的村民說,這座小島上正在建設港口,被挖的山石已經用來填海建港,被拆遷的村民都安置在那個新建小區。“龍口發展非常快,大項目特別是臨海產業發展所需的土地空間極其有限。”宋繼寶透露,即便省海洋廳不做集中集約用海規劃,龍口自己也會填海造地。“這是出於迫切的發展需要,而不是簡單的形象工程。”
龍口市政府提交的書面報告顯示,龍口目前各類儲備項目僅逾億元的就有44個,但每年建設用地的指標平均還不到500畝,港口周圍更是無地可供。由於缺少發展空間,許多企業或放慢投資進度,或到外地投資。“用人工島解決建設用地有很多重好處。”宋繼寶說,首先不占用耕地,不危及國家18億畝耕地紅線;其次,不存在城市建設中經常遇到的拆遷、征地難題。第三,人工島建設和城市垃圾處理、荒山土地整治相結合,還會增加陸上耕地面積。

規劃構想

山東全省計畫建9個人工島群
“在我們提交給國家海洋局的規劃里,龍口人工島群由6個小島組成,面積也不是此前有的媒體說的80平方公里,而是40平方公里左右。”宋繼寶說,龍口人工島群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山東全省集中集約用海規劃的一部分。
在被媒體披露之前,包括龍口人工島群在內的集中集約用海規劃已經醞釀兩年之久,其間先後組織有關專家現場踏勘、論證100餘人次。“2009年4月份,胡錦濤總書記在視察山東時,提出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戰略構想,在這一背景下,我們加快了規劃的進度。”
為推進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山東省以發改委牽頭成立了專門的“藍色經濟區建設辦公室”,簡稱“藍辦”。山東省發改委網站顯示,山東“藍辦”主任由發改委主任費雲良兼任,發改委副主任宋軍繼擔任“藍辦”副主任,主持“藍辦”日常工作。按照初步規劃,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包括9個集中集約用海區,其中半島以北5個,半島以南4個。
“我們對每個集中集約用海區的產業定位有初步構想,比如海洋裝備製造、海洋文化旅遊、新能源等等,但都需要進一步論證。”宋繼寶說。
9大集中集約用海區都將根據產業需要建設大小不一的人工島。“龍口人工島是其中的第一個,因為龍口的經濟條件最好,對拓展發展空間的需求也最為迫切。”
企業擔綱
一座 產業、港口、居民區一應俱全的“海上新城”,應該如何建,由誰來建?龍口正在探索的模式是“政府服務,企業擔綱”。從煙臺南山集團獲悉,龍口市正式將龍口灣人工島群項目交由南山集團承建,填造、規劃、開發、建設、招商和管理等均由南山集團承擔。
目前,人工島群的海上測繪勘探、養殖拆遷補償評估、海域環境清理、運作模式籌劃、產業布局論證和招商程式啟動等已緊鑼密鼓地開展。根據南山集團的計畫,圍填海工程將於今年10月底全面開工,預計2014年完成全部圍填海工程,到2020年將其打造為投資1000億元、實現產值3000億元的現代化海洋產業基地。離岸,是龍口人工島群的一大看點。摒棄“沿海岸平推填海”的傳統做法,離開海岸到海中建設人工島,目的正是保護天然海岸線,將對海洋生態的損失“降低到最小”。
據了解,該工程基本不占用自然岸線,全部保留規劃區內沙灘、防護林帶,新形成人工深水岸線57.8公里,接近龍口市現有自然岸線的長度。同時,為保持龍口灣水系通透,規劃預留西南、東北方向兩條寬550-600米的主水道,以及西北、東南方向兩條寬200-300米的輔助水道,實現龍口灣水動力環境通暢。建成之後,島與島之間、島與陸之間將通過15座橋樑相連,形成龍口灣畔一座寸土寸金的生態島城。

質疑與解疑

疑問一:環保問題如何解決
2009年5月8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發 布了《2008年渤海海洋環境公報》。公報指出,渤海是我國唯一半封閉型內海,平均水深約18米,海水交換能力差,海洋生態系統脆弱。進入21世紀,大規模的區域開發將對渤海海洋環境帶來較大壓力,經濟發展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日益凸顯。
“海洋生態保護是集中集約用海規劃的重中之重,龍口人工島同樣如此。”宋繼寶透露,建設人工島,首先選址要避開海洋生態敏感區,比如海洋生物產卵場、索餌場、洄游通道、重要地理標誌物等,再考慮陸上交通條件和建設成本,9大集中集約用海區都是在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後才確定的。
據悉,龍口人工島不是傳統的沿岸線填海,而是離岸建島,以保持海岸線的原貌。“天然的海岸線都是幾千萬乃至上億年才逐漸形成的,一旦破壞,難以恢復。”國家海洋局環境監測中心主任、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所長王玉銀在接受晨報記者電話採訪時透露,國家海洋局近年來多次派人去已開發國家考察人工島建設。考察發現,儘管建設成本更高,離岸人工島已是國際上圍海造地的新方向。
“圍海造地,改變了海洋的自然狀態,會改變海水動力環境,進而影響海洋生物、海洋漁業,破壞自然海岸線等。但與平推式填海相比,離岸式人工島遠離海岸線,對海洋生態的影響要小得多。”王玉銀說。宋繼寶還透露,龍口最初提出的建島方案是一個整島,但專家認為整島不利於海水循環,後來才改為6個小島,島與島之間有水系交換,以保證海水的質量。
疑問二:海中建島安全如何保證
近日,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傳出一則訊息,由於全球溫室效應帶來海平面上升,南太平洋島國吐瓦魯50年內有可能沉入海洋。這一訊息也引發了公眾對人工島安全的擔憂。“人工島的建設不是百年大計,而是千年大計。”宋繼寶透露,在龍口人工島的前期論證中,水動力研究等論證工作花費了約400萬元。“龍口灣的海流方向由南向北,因此人工島的形狀、規模和布局要適應這個水流方向,以降低泥沙淤積。另外,龍口灣多北風,北邊的屺姆半島就成為了天然的阻浪堤。”
那么,海平面上升是否會使人工島成為“海底之城”呢?該項目預審專家組組長、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吳建政在電話中告訴記者,海平面上升的話題歷來爭議很大,全球海平面並非是一個水平面,即便在渤海灣內部,不同地點的海平面高度也有差異。根據目前的監測,海平面即使上升,也是相當緩慢的。而且人工島具體建多高,將會根據水溫、浪高、潮汐等影響海平面變化的因素做工程測算,保證不出現圖盧瓦“水漫金山”的結果。
吳建政還表示,建島所需的填埋材料除了荒山石,還有水泥、土石方等城市建築垃圾,但不會加入對海水有污染的生活垃圾。這些材料會產生塵土,但不會污染海水水質,也能經受住海水的腐蝕。
疑問三:會否步杜拜“爛尾島”後塵
杜拜財政部11月25日突然宣布,由政府持有的杜拜世界公司及旗下的房地產分支棕櫚島集團將推遲償付數十億美元的債務最少六個月,以便進行債務重組。據《紐約時報》估算,“杜拜世界”的對外債務高達590億美元,占杜拜總債務的74%。杜拜債務危機正在深深地影響著全球經濟。
杜拜人工島瀕臨‘爛尾’,是經營上出了問題,但他們建島的理念還是最先進的。我們不會出現他們那樣的經營問題。”宋繼寶認為,龍口人工島群不可能成為“爛尾樓”,“當地龍頭企業都在四處打聽,希望能參與投資。”
企業趨之若鶩的原因自然是巨大的經濟利益。“按照初步核算,龍口人工島1畝地的成本大約是20萬元,但土地的價值遠不止這個數。在龍口,就算是人工島成本再高一些,也有企業需要。”宋繼寶透露,此前徵詢過企業都表示願意到島上去發展,而且政府還會推出上島發展的優惠政策。“我相信,人工島不僅不會‘爛尾’,而且會很快繁榮起來。”“對當地農民漁民也有利,建島可以讓他們不用外出就找到活乾。”宋繼寶表示,龍口人工島項目有望今年底明年初通過國家審批,然後在5年之內完成建設,至少可滿足龍口地區10年建設用地的需要。
疑問四:未來什麼樣?
“以世界最新的理念來規劃,以世界最高的標準來配套,以世界最好的質量來建設,以世界最快的速度來推進。”在採訪中,龍口市相關負責人表示,人工島群的建設,無論是地上地下還是水下海底的配套體系、硬體標準都要達到或超過杜拜棕櫚島、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的檔次和水平,“做到應該配備的、能夠配齊的超前投入、一步到位。”
人工島群的建設項目,將盯準現代海洋裝備製造、高端金屬材料加工製造、汽車改裝及零部件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生物製藥等高端項目,建設成為集先進制造、現代物流、研發服務、出口加工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型產業聚集區。根據初步規劃,人工島群建成後將全力打造高端產業新區、度假旅遊新區、總部基地新區、綠色生態新區、低碳經濟新區和創新城市新區6個新區,到2020年,龍口人工島群將完成投資1000億元、實現產值3000億元、達到10萬人就業、30萬人居住的一個海上新城。
疑問五:何時成型?
人工島群圍填海工程計畫10月底全面開工,預計到2014年完成整個人工島群圍填海工程,屆時,這座35平方公里的人工島群將“浮出水面”。
35平方公里範圍的人工島,僅填海就需要3.7億立方的物料,可想而知,這是一項多么浩大的工程。經有關部門測算,按照有效施工期1000天算來,每輛大型運載車輛一天能拉200方土石計算,每天施工範圍內的車輛就需要1000多輛,車輛首尾依次排開將近達5公里。
面對如此龐大的一項工程,資金回報率可能需要六年、八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如何面對資金持續投入問題?據知情人士透露,龍口要建人工島的訊息一經傳出,立刻就引起國內外眾多大財團、大客商和本地骨幹企業投資填海和上項目、辦企業、建新城的濃厚興趣,企業到島上建廠的積極性很高。當地將以“以島建島,以島養島”的模式推進島群的建設和開發。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人工島群的開發建設,這裡將會成為龍口市吸納資金的“巨大窪地”、吸引項目的“強力磁場”。

重大意義

1、政治意志,人工島項目定位為事關龍口未來發展的“一號工程”、“種子工程”,將舉全市之力推進
2010年1月15日,在龍口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龍口市市長強調指出,濱海新區(即龍口灣)的規劃建設作為事關龍口未來發展的“一號工程”、“種子工程”,將舉全市之力,2010年3月底前完成規劃審批,確保2014年完成一期35平方公里填海造地計畫。
2、區域土地供應緊張,土地含金量極高,物業價值有保證
龍口每年建設用地指標平均不到500畝,由建人工島的決策可以直觀的看出,區域的土地緊缺到了何種程度,土地含金量極高,物業價值有保證,未來價值必將大幅上漲;
3、高端產業入住促進區域發展,帶動物業價值飆升
人工島群建成後用於發展高端製造業,分七大功能區,將這裡打造成“龍口灣臨港高端製造業集聚區”,產業入住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區域發展動力強勁,帶動物業價值飆升。
4、人工島,將成為旅遊、景觀、資本聚集地,區域前景可觀
初步估算人工造島1畝地的成本是20萬元,但島群造成後,這裡的土地價值將遠超此數值,投入低,資本聚集,人工島建成後,將成為旅遊、景觀、資本聚集地,區域前景可觀,帶動西海岸物業強勁升值。
5、保護性開發,43平方公里人工島群,聚集大量人群,住宅、商業類物業將火爆增值
生態保護環評經省、國務院兩級審批,嚴格論證,統一規劃,嚴格保護原始岸線,保護性開發43平方公里人工島群,建成後,將聚集大量人群,住宅、商業類物業將火爆增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