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南楊村龍舟賽,流傳於江西省贛州市龍南市的民俗,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南楊村龍舟賽
- 申報地區:贛州市龍南市
- 非遺級別:省級
- 非遺編號:3-Ⅹ-21
- 遺產類別:民俗
簡介,歷史淵源,主要內容與形式,
簡介
龍南市楊村鎮地處贛粵邊境之九連山下,距縣城57公里,南與廣東連平縣接壤,是龍南縣邊遠山區鄉鎮,現有人口5.1萬。明清時期,楊村屬太平堡的核心,因此,楊村龍舟賽又稱太平龍舟賽、太平堡龍船盛會。
楊村龍舟賽是在面積15畝的池塘里舉行,是龍南縣楊村鎮獨有的一種端午民俗,它起源於明朝弘治年間。隨著五百多年的流傳,形成了祀奉龍神、請龍神、龍船會、掃邪、決賽、遊船、龍神歸位、送遊船鴨等為一體的獨特的傳統龍舟民俗文化,成為贛粵兩省三縣五鄉一場端午節期間最受歡迎的傳統民間活動。它歷史悠久、規模大、範圍廣、持續時間長,而且儀式隆重、場面熱烈、壯觀。因此,它不但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而且是一個進行社交、增進社會團結的機會,具有體育、文化、經濟、傳承客家精神和鞏固四海客家情誼等多方面的價值。
每年五月初一至初五,楊村熱鬧非凡。決賽時觀眾達數萬人之,所涉贛粵二省三縣五鄉一場近10萬人的客家地區。楊村龍舟賽讓民間信仰與龍舟競賽緊密結合,傳統文化與體育競賽相結合,節日娛樂與傳播健康文明相結合,營造出社會祥和、國泰民安的和諧氣氛,顯現其經久不衰的頑強生命力和巨大社會凝聚力。
歷史淵源
龍南楊村龍舟賽是楊村鎮獨有的一種端午民俗,它起源於明朝弘治年間。後來演變成集祀奉龍神、請龍神、龍船會、掃邪、決賽、遊船、龍神歸位、送遊船鴨為一體的獨特的傳統龍舟民俗文化,成為贛粵兩省三縣五鄉一場端午節最受歡迎的民間活動,由楊村桃川賴氏八世祖賴思章從江西省九江市引入。
據傳,明朝弘治年間(公元1488—1505年),楊村桃川賴氏八世祖賴思章與侄子賴振湘放木排到九江,賴振湘的木頭很快就賣完,而賴思章的曲木老杉在江邊停放多日無人問津。一天,忽然有兩根木頭向他漂來,賴思章不耐煩地信手推出,不久木頭又漂游回來,他又推開,又回來。如此多次,好似雙龍戲游,他便虔誠地對著漂游回來的兩根木頭許願說:“龍神呀龍神!你若能保佑我的木頭快快賣個好價錢,我歸去雕你金身,年年划船。”
第二天,果然有官人模樣的人來江邊找賴思章,說是皇家做行宮需要曲木老杉雕棟樑。賴思章得知皇家需要,立即慷慨捐獻。皇帝見他忠於朝廷,下令“開倉取帽”。即倉庫中的各品官帽準其任取一頂,拿得幾品官帽就給他封幾品官員。可是誠實厚道的賴思章沒拿官帽,只拿了一頂老人披風帽,於是授封“天下老人”。“天下老人”有官見加三級的特權。於是在歸途中,不少官人爭前恐空後前來拜見賴思章,賴思章從中得到不少饋贈。回到楊村後,賴思章果真兌現了自己在龍神面前許下的諾言,雕了兩條龍神金身,立廟祭奉。
端午節那天,賴思章在自己所在的烏石村附近的的東水河划船紀念。為了繼承父輩遺志,他的大兒子在烏石村的小山村——窩裡舉行龍舟賽事。由於窩裡場地小,水太淺,於是在楊村圩的鯉魚寨下開挖了15畝大塘定為龍舟賽的場地。
楊村龍州賽起於明(明朝弘治年間公元1488—1505年),興於清朝。由最初的一兩個參賽隊發展到今天近20多個參賽隊,由清一色的男隊員發展到今天的男女共同參與的民間文體娛樂活動,由稀稀拉拉的觀眾發展到觀眾達數萬人之,並涉贛粵二省三縣五鄉一場近10萬人的客家地區影響巨大的客家民俗活動。
主要內容與形式
楊村龍舟賽是贛粵兩省三縣五鄉一場客家人熱烈而隆重的端午節民間盛會,其內容豐富,儀式隆重,形式獨特,場面熱烈、壯觀。其基本內容按照賽前概況、龍船會盛況和賽後工作敘述:
一、賽前概況
1、製作龍舟
造船。造船時,要請2名專業造船工匠。
⑴創光毛板,拼成梭形板塊作船底板。拼縫每隔5寸,要交錯穿入四角鐵釘3枚(釘長5寸)。令其緊密。共需四角鐵釘200多斤。
⑵梭形板塊兩端2.9米,在中段6.2米處分若干支架頂著,上壓大石頭,以固定。2.9米段上壓石頭使其慢慢彎曲下垂,兩頭彎曲成型後,兩邊釘上邊板,固定彎曲線,即成船胚。
⑶船肚內分隔成五座隔倉板,釘牢。兩邊蓋釘20公分寬板條作水手坐凳。
⑷船頭、船尾各釘一塊小平台(50cm×30cm)。船頭外側釘一塊老虎頭底板(上寬50cm下寬40cm高40cm),船尾平台鑽一圓孔直徑5cm,插一精實雜木棍作招(舵)桿的轉動軸。
⑸補縫、刨削修面。製成長12米,兩頭寬0.5m,中間寬1.63m,深0.56米的船身。頭尾翹起高度為1.2—1.5m。
⑹在板縫間擠填竹麻(用黃竹刨成的竹囊線團)。
⑺抹白灰,船板兩面皆抹。填平縫隙和低洼處。(白灰即生桐油與100目石灰粉,拌勻,捶打成漿),共需桐油100多斤。
⑻白灰乾燥後,用砂紙打磨光滑。
⑼上生桐油,船艙內外皆上油,使之滲透入木。
2、祀奉龍神
新當選的經理人(頭年五月初五下午張榜公布的)要做的第一件頭等大事是,在每月初一、十五,組織人員到龍神廟給龍神上香燭,點油燈,以保長年祀奉。
3、聚緣籌資
每年的三月初二,經理人四出請緣手(負責拉贊助的人叫緣手)。一個半月後的四月十六日,各位緣手集中統計贊助情況,集中開會交緣款和助緣名單,又叫聚緣。贊助情況要上牆張貼紅榜,在四月底定出頭緣、次緣得主。
4、整修龍船
贊助款統計上來以後,每年端午節馬上來臨,經理人還需組織人員做好如下籌備工作。
①顧請專業工匠和美工師把準備參賽的龍船整修一新;②制訂本年龍舟競賽工作計畫,確定組委會、宣傳組、競賽組、保衛組、醫療組、後勤組工作人員名單和工作內容;③購置活動用品和有關物資;④四月廿七日起,各組集中辦公,整理、布置賽場,掛橫招、立彩旗、貼標語、對聯。
二、龍舟會盛況
太平龍舟盛會為期5天。五月初一為龍船下水,下水時要請出龍神,有喇叭鼓樂開路,旌旗羅傘護擁。在喜爆聲中,浩浩蕩蕩,沿鯉魚街遊行一周,所過店鋪人家皆設香案鳴爆迎接,待龍神老爺返至塘頭,龍船才可以下水,為期5天的划船活動即時開始。初二為參賽龍船隊報名的時間。全鎮15個村各派出男、女兩個隊參賽。初三舉行“龍船會”。宴酬各方各界捐助人士。初四至初五上午,進村掃邪。初五下午進行龍舟決賽。之後遊船,所有儀仗隊員執旗持樂登上龍船,龍船在竹篙點撐中緩緩前進。具體內容和程式如下:
1、請龍神
五月初一11時許,舉行隆重的請龍神儀式。兩面大鑼開道,一把華蓋陽傘和10餘面彩旗隨後,喇叭、鼓、鐺、鈸等民間樂隊夾其間,一條黃龍壓陣。由經理人、燃爆手、提籃公等30餘人組成儀仗隊,浩浩蕩蕩開往龍神廟。到了龍神廟,敬香燭,省牲公雞,行輯手禮,鳴爆然後才請龍神起駕,兩名壯年人各扛一尊龍神老爺,一人舉著大華蓋陽傘,手捧香爐的經理人跟在陽傘之後。請龍神隊伍浩浩蕩蕩,沿街遊行。沿途各店設香案,鳴喜爆迎接龍神老爺。遊行後將龍神老爺安座於大塘兩邊神廠,用省牲安神鴨祭祀,一連五天。龍船在這天開始下水,一連五天的划船賽船就此拉開序幕。
2、“龍船會”
“龍船會”又叫答謝宴,是為宴酬各方各界捐助人士而設的宴會。五月初三上午,親友賓客雲集楊村,交流經驗,共商發展,同祈平安。
3、掃邪
初四和初五上午,儀仗隊簇擁著龍神老爺,在賽場鄰近重點村進行掃邪。所到之處喜爆連天,鼓樂齊鳴,村中熱鬧非凡。
此前,各村各戶進行了衛生大掃除,門上插上艾枝、菖蒲。當日,在各屋場的主要過道旁,陳列著臨時專用香案,一家一桌。桌面上擺有:香筒(盛米、插香燭用)、省牲的花紙、三碗酒、一碗柑竹葉炭水、一碗大豆和三牲。龍神一到,即燃喜爆。之後擔仗來了,各家主動將花紙、香燭,米、豆、酒、水倒入擔仗的籮里和桶里。柑竹炭水集中倒入賽船大塘里,花紙香燭則在遊船後堆放塘邊焚燒。
重點掃邪路線是:初四,窩裡-烏石-坪上-玉坑,初五早上,楊村村,早飯後,老圃壩-馬屋-大坑-沙坑-楊太塆-富陂-河背墩。11時前結束。
4、決賽
楊村的端午節,家家賓客滿座,遠近親友都來。初五午餐家宴後,各家塗了雄黃酒,發了小孩看船錢,便陸續趕到大塘邊,搶占好位置。不久大塘四周的觀眾密密麻麻,連樓頂、矮山上也站滿了人。數萬觀眾雲集,十分熱鬧。整個下午(約6個小時)爆竹聲、地炮聲不絕於耳。
下午2時開始舉行龍舟決賽。決賽儀式上,經理人代表、鎮領導、運動員代表,分別講話,派出所宣布賽場秩序和紀律,競賽組宣布競賽規則。龍舟競賽時,男隊和女隊各分主隊(當地數村)、客隊(外地人)進行。四隊分別賽出冠亞軍。決出冠亞軍得主後要進行授獎儀式。頒獎嘉賓則請來觀看比賽的領導或者龍舟賽贊助代表。凡冠亞軍均獎錦旗一面,汗衫(一人一件)、仔鵝一隻,近年又增加獎金若干。
頒獎的同時,理事會將貼出“公舉榜”,公布下一任的經理人名單。下一任經理的任期從五月初七至下一年的五月初六。
5、遊船
頒獎儀式結束後,舉行隆重的遊船儀式。即龍神老爺、儀仗隊人員、撐船者、牽遊船鴨者分別登上龍船,在15畝的大池塘環遊三周半後上岸(南岸和北岸,以年輪流上岸)。龍神上岸時,省牲鴨子。掃邪時所收各家各戶的花紙香燭,分作若干堆焚燒。
6、龍神歸位
遊船結束後,由爆竹隊在前引路,由大鑼開道,龍神老爺、陽傘在前,彩旗、鼓樂、黃龍隨其後,按請出時的原路列隊送龍神回廟,又叫“龍神歸位”。送龍神老爺歸位後,在龍神廟敬上香燭,省牲雞公,再燃爆竹。
送遊船鴨
送龍神老爺歸位後,當地民眾提著三牲籃子,在喇叭、鐺、鼓、鈸等鼓樂聲中,來到河邊,在河岸上敬上香燭,燃放爆竹後,將小紙船放入河中,任其順水流走。兩隻遊船鴨也丟入河中,預示將災邪帶走,吉利留在人間。
三、賽後工作
比賽結束後,新老經理人之間要辦理移接交手續。五月初六,將龍船推入船廠保管。漿板、木料及各種樂器用具清點入庫。五月初七,進行移交、接交。新、老經理人共同清點實物、帳務,辦理承上啟下的移交、接交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