齪齪(唐代韓愈創作的古體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齪齪》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詩中,憐百姓之苦、抒報國之志、陳求薦之意三者以“河堤決東郡”為主要線索,先言俗士之志,次言“大賢”之事,末言自進之艱難,刻畫出一個抱負遠大而處境低微的有志之士的形象。全詩在寫法上有意追模阮籍陳子昂等人的詠懷傳統,寫情敘事交錯,內容十分密集,語氣堅毅,鏗鏘有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齪齪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韓愈
  • 作品別名齷齪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齪齪1
齪齪當世士2,所憂在饑寒3
但見賤者悲,不聞貴者嘆4
大賢事業異5,遠抱非俗觀6
報國心皎潔7,念時涕汍瀾8
妖姬9坐左右,柔指發哀彈10
酒肴雖日陳11,感激寧為歡12
秋陰欺白日,泥潦不少乾13
河堤決東郡14,老弱隨驚湍15
天意固有屬16,誰能詰其端17
願辱太守薦18,得充諫諍官19
排雲叫閶闔20,披腹呈琅玕21
致君豈無術?自進誠獨難22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齪(chuò)齪:本自《史記·貨殖列傳》:“鄒魯濱洙泗,猶有周公遺風:俗好儒,備於禮,故其民齪齪。頗有桑麻之業,無林澤之饒,地小人眾,儉嗇,畏罪遠邪。及衰,好賈趨利,甚於周人。”本義是拘謹的樣子,這裡形容卑瑣自私。
2.當世士:當代的文士。
3.所憂:所擔心、所關心的事。饑寒:指與自己相關的功名利祿。
4.嘆:同情的嘆息。
5.大賢:高尚的人,這是作者自況。事業異:與“當世士”不同,作者要乾的是為國為民的另一番事業。故引出作者抱負遠大,不是世俗庸人的觀點。
6.遠抱:心懷遠大。俗觀:庸俗的見解。
7.報國:報效國家。皎潔:明亮而潔白。
8.念時:指感傷世態艱難。涕:眼淚。汍(wán)瀾:淚流不止的樣子。
9.妖姬:美女,指歌妓。
10.柔指:手指纖嫩。發:彈奏。哀彈:淒清的樂曲。
11.酒肴:酒萊;餚,做熟的魚肉。日陳:每天擺設;陳,擺放。
12.感激:心有感慨。寧為歡:豈能感到歡樂;寧,豈。
13.秋陰欺白日,泥潦(lǎo)不少乾:語出宋玉九辯》:“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乾?”又有杜甫秋雨嘆》:“秋來未曾見白日,泥污后土何時乾?”秋陰,指秋天的重陰。欺,遮蔽,比喻秋雨之盛。泥潦,淤泥積水。不少,不稍;少,同“稍”。
14.河堤(dī)決東郡:指黃河在滑州決口。河堤,黃河大堤。東郡,指滑州,屬河南道(今河南滑縣一帶),州城為古滑台城。
15.驚湍(tuān):急流,驚濤駭浪。
16.天意:上天的意志。有屬:有所寄託;屬,通“囑”,隸屬。
17.詰(jié)其端:追問其緣由。詰,追問、探尋。端,原因。
18.辱:屈辱,此作者自謙,意即請。太守:刺史,這裡指武寧節度使、徐州刺史張建封。薦:推薦。
19.充:擔任。諫諍(zhèng)官:指朝廷中負責諫諍的拾遺、補闕等官職,屬御史台。
20.排雲叫閶闔(chāng hé):指到朝廷去諫諍。排雲,撥開雲彩。閶闔,神話中的天門,典出屈原離騷》:“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引指宮門。
21.披腹:敞開胸扉,披露心腹。披,剖露。呈:展示。琅玕(láng gān):似玉的美石,比喻赤心。
22.致君豈無術?自進誠獨難:與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意同。致君,輔佐君主成為堯舜之君。豈無術,難道沒有謀略?反詰之詞。自進,自薦。誠,確實。獨難,特別難。

白話譯文

那些謹小慎微的當世之士,他們所憂慮的只是個人的衣食。
人們只見到貧賤的人的悲傷,卻聽不到富貴的人的嘆息。
有高尚道德的人想著乾一番獨特的事業,他的抱負遠大而不同於世俗的觀念。
報效國家的心光明皎潔,經常因感念時世而涕淚縱橫。
美麗的女子坐在左右兩旁,柔軟的手指下發出哀怨的彈奏。
雖然在我的面前每天都擺滿了酒肴,但感慨激動怎能讓我歡樂起來?
秋天的重陰遮蔽著白日,多雨的泥潦總是不乾。
黃河決堤淹沒了東郡,老人和小孩子都被急流和波濤捲走。
老天爺的意思是有一定原因的,但又有誰能細究他的緣故?
希望我能得到太守的推薦,得以充任諫諍的官職。
讓我能夠排雲上天,叫開緊鎖的天門。在上帝的面前披露心腹,把琅玕的美玉呈獻。
輔佐君主達到天下大治,難道我沒有辦法么?只不過自己去求得進身的機會,實在是困難重重,難上加難啊!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貞元十五年(799年)秋,此時韓愈在張建封幕下。此前,韓愈不得已而託身幕府,先到汴州董晉處,以董晉亡歿不得不離去而投奔徐州張建封。韓愈自視甚高,立志頗大,他本來寄希望於張建封,期待得到舉薦而被大用,但二人志不相投,時有摩擦。貞元十五年七月,鄭、滑發生水災,人民死傷慘重。儘管二州不在徐州管轄範圍內,作為徐州節度使的張建封,理應對國家和人民的災難分擔一分憂愁。但張建封不但沒有對百姓表示憐憫之心,反而在國家遭遇災難之時,在自己的領地置酒作樂,大開盛宴,大肆揮霍。韓愈對張建封的這種行徑表示強烈的不滿,於是寫下了《齪齪》一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前二句指出當世士不憂道而憂貧的怪現象,接下來兩句用“但見”、“不聞”對舉來表現對這種失常現象的憤慨。接下四句寫自己的志向遠大,表明自己不同於“齪齪當世士”,有念時報國的懷抱,期望建立“大賢事業”,然而現實情況卻是笙歌宴舞、無所事事。“雖”與“寧”兩個虛詞振起,表達自己的鬱悶心緒。“河堤決東郡,老弱隨驚湍”兩句,寫出了河決東堤時百姓罹於水患的悽慘境況,沉痛而酸人心骨。在敘寫時光虛擲又遭遇自然災害、哀憐民生之後,突然對老天指責:“天意固有屬,誰能詰其端?”隨著這種憤激情感的推進,詩人心急如焚,要求自薦去充當諫官,要“排雲叫閶闔,披腹呈琅玕”。然而現實是嚴峻的,並沒有人真正理解、賞識、支持詩人,因此,結尾兩句來了一個頓折逆轉: “致君豈無術?自進誠獨難!”“豈”與“誠”呼應,既寫出了詩人倔強的個性,又表現出詩人困窘獨窮的無可奈何,將詩人的一腔忠憤而抑鬱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在寫法上,此詩全用白描,有意追模阮籍、陳子昂等人的詠懷傳統,抒發懷抱,感時傷世,寫情敘事交錯,語氣堅毅而鏗鏘有力,內容十分密集,在短小篇幅里,通過“齪齪之士與大賢相對,清歌美酒與秋陰河決相對,願為諫諍官與致君無術相對”的正反相映來直抒胸臆,抒發了詩人憂時報國之志與懷才不遇之情,由此反映出社會矛盾的側面。

名家點評

  • 明·高棅唐詩品匯》:貞元十五年,鄭、滑大水。此篇大抵言當世之士,齪齪無能為國慮者。
  • 明·許學夷詩源辯體》:五言古如“願辱太守薦,得充諫諍官。排雲叫閶闔,披腹呈琅玕”……等句,皆豪縱者。然豪縱者未嘗不奇險,而奇險者未嘗不豪縱也。
  • 清·汪森《韓柳詩選》:極似建安風格,然是就當時事興感,與他家泛然擬古不同。
  • 清·沈德潛唐詩別裁》:時張建封居公於符離沮上,及秋,將辭去,建封奏為節度推官。此為未薦時詩,故有望於太守之薦也。
  • 清·王元啟《讀韓記疑》:讀此詩首章八句,襟期宏遠,氣厚辭嚴,見公憫惻當世之誠,發於中所不能自已。
  • 清·蔣抱玄《評註韓昌黎詩集》:此詩剛中有媚骨,較《駑驥》等篇耐嚼。
  • 清·程學恂《韓詩臆說》:“願辱太守薦,得充諫諍官”,是公之素願。後公為御史,即上《天旱人飢疏》,其志事已定於此。
  • 清·吳學濂《增評韓蘇詩鈔》:三溪曰:滿腔慷慨,隨筆發露,正見此公本色。

作者簡介

韓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南陽(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因其常據郡望自稱昌黎韓愈,故後世稱之為韓昌黎;卒後謚“文”,世稱韓文公。貞元八年(792年)進士及第,先後為節度使推官、監察御史,德宗末因上疏時政之弊而被貶。唐憲宗時曾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時歷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在文學上主張文以載道,其散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並稱“韓柳”。詩與孟郊並稱“韓孟”。其詩力求新奇,有時流於險怪,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