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幾何學與套用理論》是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李特文
基本介紹
- 書名:齒輪幾何學與套用理論
- 作者:(美)李特文
- 譯者: 國楷
- ISBN:9787532394203
- 頁數:708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06-01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 所屬分類:圖書 > 工程 > 機械工程
內容簡介,書籍目錄,前言摘要,
內容簡介
《齒輪幾何學與套用理論》共25章。敘述各種形式齒輪的幾何學及嚙合原理,並闡明用計算機模擬和坐標系變換來使輪齒產生的理論。這樣,可以達到齒輪加工的高精度和超高精度。此外,還扼要介紹齒輪傳動在鐘錶、儀表、汽車和直升機等上的套用。
書籍目錄
前言
原序
中文版序言
譯者的話
第一章 坐標變換
1.1 齊次坐標
1.2 坐標變換的矩陣表示
1.3 繞軸線的轉動
1.4 轉動和移動的4×4矩陣
1.5 坐標變換實例
1.6 用於導出曲線
1.7 用於導出曲面
第二章 相對速度
2.1 矢量表示
2.2 矩陣表示
2.3 斜對稱矩陣的套用
第三章 瞬心線、瞬軸面和工作節面
3.1 瞬心線概念
3.2 節圓(Pitch Circle)
3.3 工作節圓(Operating Pitch Circle)
3.4 繞相交軸轉動的瞬軸面
3.5 繞相錯軸轉動的瞬軸面
3.6 相錯軸齒輪的工作節面
第四章 平面曲線
4.1 參數表示
4.2 隱函式表示
4.3 平面曲線的切線和法線
4.4 平面曲線的曲率
第五章 曲面
5.1 曲面的參數表示
5.2 曲線坐標
5.3 切面和曲面的法線
5.4 曲面用隱函式表示
5.5 曲面實例
第六章 共軛曲面和共軛曲線
6.1 曲面族的包絡——包絡存在的必要條件
6.2 基本運動關係
6.3 不產生根切的條件
6.4 曲面族包絡存在的充要條件
6.5 瞬時接觸線和嚙合面
6.6 產形曲面∑1上瞬時接觸線族的包絡
6.7 極限接觸法線的wildhaber定則
6.8 過渡區段的加工
6.9 雙參數包絡
6.10 嚙合軸
6.11 嚙合樞紐點
6.12 問題
第七章 曲面和曲線的曲率
7.1 引言
7.2 三維空間內的空間曲線
7.3 曲面的曲線
7.4 第一和第二基本齊式
7.5 主方向和主曲率
7.6 Euler方程
7.7 Gauss曲率和曲面上點的三種型式
7.8 Dupin標線
7.9 短程線和曲面撓率
第八章 配對曲面:曲率關係式和接觸橢圓
8.1 引言
8.2 基本方程
8.3 平面齒輪嚙合:兩曲率之間的關係式
8.4 配對曲面主曲率之間的直接關係式
8.5 配對曲面法曲率之間的直接關係式
8.6 曲率矩陣的對角線化
8.7 接觸橢圓
第九章 嚙合和接觸的計算機模擬
9.1 引言
9.2 局部接觸綜合
9.3 輪齒接觸分析
9.4 兩包絡曲面由線接觸轉換為點接觸
9.5 邊緣接觸
第十章 漸開線直齒外齒輪
10.1 引言
10.2 漸開線曲線的幾何學
10.3 用各種刀具加工漸開線
10.4 輪齒元素的比例尺寸
10.5 漸開線齒輪與齒條刀具的嚙合
10.6 在不同圓周上量得的各齒厚之間的關係式
10.7 漸開線外齒輪的嚙合
10.8 重疊係數
10.9 非標準齒輪
第十一章 漸開線內齒輪
11.1 引言
11.2 齒輪過渡曲線的形成
11.3 不產生根切的條件
11.4 裝配引起的干涉
第十二章 非圓形齒輪
12.1 引言
12.2 非圓形齒輪的瞬心線
12.3 封閉瞬心線
12.4 橢圓齒輪和變形橢圓齒輪
12.5 瞬心線為凸形的條件
12.6 偏心圓形齒輪與非圓形齒輪的共軛
12.7 相同的瞬心線
12.8 非圓形齒輪組合機構的設計
12.9 套用非圓形靠模齒輪的加工法
12.10 加工非圓形齒輪的包絡法
12.11 齒廓的漸屈線
12.12 壓力角
附錄12.A 用齒條刀具加工非圓形齒輪的位移函式
附錄12.B 用插齒刀加工非圓形齒輪的位移函式
第十三章 擺線齒輪傳動
13.1 引言
13.2 擺線曲線的形成
13.3 擺線的方程
13.4 Camus定理及其套用
13.5 外嚙合針輪傳動
13.6 內嚙合針輪傳動
第十四章 平行軸漸開線螺旋齒齒輪
第十五章 相錯軸漸開線螺旋齒齒輪
第十六章 雙圓弧螺旋齒齒輪
第十七章 端面齒輪傳動
第十八章 圓柱蝸桿蝸輪傳動
第十九章 雙包圍蝸桿蝸輪傳動
第二十章 準雙曲面齒輪
第二十一章 螺旋面的加工
第二十二章 飛刀的設計
第二十三章 利用計算機數控工具機加工齒面
第二十四章 滾針(滾珠)測量法
第二十五章 齒輪實際齒面的坐標測量和偏差的最小化
參考文獻
前言摘要
我感到高興和榮幸的是,我的《齒輪幾何學與套用理論》這部著作已被譯成中文出版。科研人員的最大滿足是有機會與其同行們共享他的思想。一個沒有追隨者的科學家就像一棵不結果實的樹。
我與中國工程界的合作開始於很久以前的20世紀60年代,並且一直繼續到現在。我曾經指導過18位中國科研人員的博士論文,並且感到自豪的是,他們在中國、美國、中國台灣的高等學校和一流的齒輪公司里都獲得了高的職位。在這些人員的名字中,我願意提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張啟先教授以及審校過我的1960年和1968年俄文版《齒輪嚙合原理》中譯本的國楷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