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汪(1404—1449),字源澄,號靜庵,明朝初期,天台縣城人。
基本介紹
齊汪專祠,歷史,今昔,人物生平,
齊汪專祠
歷史
忠節祠的建造是為了紀念一個人,他就是天台人齊汪。
忠節祠建在天台城內城隍廟東邊,離齊氏大祠堂數十米之距,同在原城隍巷(現民主路),一在巷東,一在巷西。忠節祠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那是齊汪遇難七十年之後,由齊氏第八代齊立齋建造,為齊汪專祠。在祠堂建成之後的六十九年,大門得以改建,時任縣令親自題寫匾額,掛於祠堂大門。清嘉慶甲子那次的整修,使得忠節祠更加完善,現存的忠節祠保存了這次整修的格局。祠為三進,門前立一對石獅,兩邊建有廂房。這次整修過程,庠生齊一亭撰有《重建忠節祠碑記》一文,文收入《天台齊氏宗譜》。
明代邑人龐泮曾為忠節祠寫過一副楹聯,“重創之箭不離君,當時血濺天衣黯。抵死一人猶罵虜,身後魂隨日衙回。”寫的是戰場的場景,表達的是齊汪的忠節之心。忠節祠旁的城隍廟每年都演出三台戲,從清乾隆年間起,城隍廟的戲加至五台,這新增的二台戲,都與齊汪有關,這一習俗一直保存至民國年間。
民國四年八月,齊氏族人,將齊周華的“忠節”二字,刻成二塊石碑,鑲嵌在忠節祠大殿後壁的左右牆上,每塊石碑高二米,寬一點五米,石碑保存至今。“忠”字的落款為“中華民國四年八月吉旦”,“節”字的落款為“十二世孫周華書”下有方印一枚,“鼓吹亭會下裔孫刻石”下有方印一枚。這二字與嶽麓書院的“忠孝廉節”四字的石刻在字型與尺寸上都相同,也有人認為“忠節”二字是從嶽麓書院轉摹,嶽麓書院的這四字為朱熹書。
今昔
忠節祠在1949年之後,成為當時城關一小幼稚園的教室,近年才由齊氏族人整修,重新成為紀念齊汪的場所。
人物生平
明正統元年(1436)進士,授兵部武庫司主事。六年,麓川(今雲南省滕沖縣)土司思任發叛亂,殘殺百姓。奉命往南京、直隸諸衛徵調一批精悍兵士,赴邊境平叛。十一年,因功升兵部車駕司郎中。十三年春,思任發餘部又騷擾雲南境。再次奉命到四川調撥官兵,補充雲南邊防。治軍嚴明,“軍行有紀,擾民者輒繩以法”。八月,率兵至麓川附近,與靖遠伯商定作戰方案,利用天時地利,一舉全殲思任發餘部。靖遠伯非常感激,特請當地畫家趙淵卿畫《出征圖》相贈,以志紀念。十四年四月,升奉議大夫,奉命視察山西大同駐軍,發現官兵士氣不振,紀律鬆弛,即上疏英宗,請求整治邊防,嚴肅法紀,撤換無能將領。 同年八月,北方瓦剌族入犯,邊防將士節節敗退。宦官王振獻策,請英宗親自出征。英宗率50萬大軍出發,汪等同行。行至土木堡,被敵軍追及。明軍大敗,英宗被俘。有人勸汪逃走。汪說:“吾聞扈駕而出,未聞先駕而入也。”遂死難。景泰間,謚忠節,祀鄉賢祠。
墓在今天台縣白鶴鎮山頭戴村,系衣冠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