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鼻紐
- 含義:古印紐名
- 源於:戰國小璽
- 時間:戰國至明清
古印紐名。印章的鼻作鼻形,故名。銅印紐制最原始的是鼻紐,起於戰國小璽。...... 古印紐名。印章的鼻作鼻形,故名。銅印紐制最原始的是鼻紐,起於戰國小璽...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文為漢篆字型,白文,兩橫行排列,右上起橫讀“蠡吾國相”四字。 “相”為漢朝諸王國行政長官名。此為東漢時侯國官印。 [1] ...
西漢銅鼻紐“渭成令印”是西漢時期的印。......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文為漢篆字型,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渭成令印”四字,“令印”二字末筆下折,...
東漢銅鼻紐“薛令之印”是東漢時期的印。......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文為漢篆字型,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薛令之印”四字。 薛為縣名,《漢書·地理...
東漢銅鼻紐“內黃令印”是東漢時期的印。......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文為漢篆字型,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內黃令印”四字。 此為東漢時縣官印。 [...
西漢銅鼻紐“楚永蒼丞”印是西漢時期的印。...... 印銅鑄,方形,鼻紐。印文為漢篆字型,白文,兩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楚永蒼丞”四字。 印文中之“楚”系指...
秦銅鼻紐“修武庫印”是秦代的印。...... 印銅鑄,長方形,鼻紐。印面有陽線十字界格及邊欄。印文為秦篆字型,白文,右上起交叉讀“修武庫印”四字。 庫為掌管...
基本信息名稱: 銅鼻紐“池陽家丞”印 年代: 東漢 尺寸:印面2.5×2.5cm,通高2.5cm。 印式:白文 類別:漢印 材料:印銅鑄 收藏:故宮博物院1簡介銅鼻紐“池陽...
銅鼻紐“灋丘左尉”印屬於秦朝文物,印面2.4×2.4cm,通高1.1cm。...... 銅鼻紐“灋丘左尉”印屬於秦朝文物,印面2.4×2.4cm,通高1.1cm。目錄 1 基本信息 2...
印紐,即“印鼻”,亦稱“印首”。印章頂部的雕刻裝飾叫做“紐”。它最先設定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印章系佩於身,後來成為一種審美的必需。 ...
“王”銅衡有鼻紐和拱肩,從中間向兩端逐漸縮小斷面,使衡桿各處有大體相等的抗彎強度,同時也提高了重心,縮短了支點與重心的距離,符合提高靈敏度的要求。實測表明...
通常由帝王拜授,也有大將軍拜授的。 偏將軍印沿襲了兩漢官印製度,即官高者用龜紐,中下級官吏用鼻紐的制度。中文名 偏將軍 最早設定 春秋時期 職務 輔弼將軍...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出土時間。地點:1975年出土於莒南縣大店鎮。 打擊樂器。九件一套,形制相同,大小遞減。長方形鼻紐。篆帶飾變形蟠螭紋,鼓面飾獸面...
滑石殉葬官印。印近方形,鼻紐,印面陰刻篆書“長沙仆”三字。“長沙”即指長沙國。我國自商、周以來逐漸形成的據以觀測天象的二十八宿(星座)中有一宿叫軫宿。...
傳世的出土格言璽最早為戰國時代的製作,印體有大小、方圓、一二三層之分,頂端作小鼻紐者最多,印文有三晉、齊、楚等國古文,布局疏朗,錯落有致。 形制統一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