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疳

鼻疳,中醫病名。是指濕熱邪毒上犯或血虛生風化燥而致的以鼻前孔及其附近皮膚紅腫、糜爛、滲液、結痂、灼癢或皸裂為主要特徵的鼻部疾病。常反覆發作,經久不愈。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 :鼻疳
  • 相關西醫疾病:鼻前庭炎及鼻前庭濕疹
  • 其他名稱:鼻瘡
  • 疾病分類:五官科—鼻病
  • 發病部位:鼻前孔及其附近
  • 主要病因:肺熱、脾胃不調、陰虛血燥
  • 多發群體:無多發人群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臨床診斷,一、診斷要點,二、鑑別診斷,辨證論治,一、辨證要點,二、治療原則,三、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是指濕熱邪毒上犯或血虛生風化燥而致的以鼻前孔及其附近皮膚紅腫、糜爛、滲液、結痂、灼癢或皸裂為主要特徵的鼻部疾病。
  

歷史沿革

《醫宗金鑒》:“此證生於鼻竅內,初覺乾燥疼痛,狀如粟粒,甚者鼻外色紅微腫,痛似火炙,由肺經壅熱,上攻鼻竅,聚而不散,致成此瘡。”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西醫的鼻前庭炎及鼻前庭濕疹等疾病可參考本病治療。

病因

肺經蘊熱,邪毒外襲;脾胃失調,濕熱鬱蒸;陰虛血燥,鼻竅失養

病機

肺經平素有蘊熱,起居不慎,復感風熱邪毒,或挖鼻致肌膚受損,或患有鼻部疾病濃涕經常浸漬,邪毒趁機侵襲,引動肺熱,上灼鼻竅;飲食不節,脾失運化,致濕濁內停化熱,或小兒脾胃虛弱,積食化熱上攻,濕熱邪氣循經上犯熏蒸鼻竅肌膚而為病。患病日久,邪熱不去,內耗陰血,陰虛血燥,血虛生風,虛熱上攻,久蒸鼻竅,鼻疳久治不愈。

臨床診斷

一、診斷要點

1、可有挖鼻史,長期流鼻涕或過敏等病史。
2、鼻前孔或上唇肌膚灼熱疼痛,或瘙癢,可反覆發作,時輕時重,纏綿難愈。
3、鼻前庭及其周圍皮膚紅腫、糜爛/結痂,或見水皰、滲流脂水,或局部暗紅,肌膚
粗糙、皸裂、脫屑,鼻毛脫落,鼻前孔縮窄。

二、鑑別診斷

鼻疔 因火毒上攻所致以外鼻部局限性紅腫疼痛為主的鼻病,可見鼻前庭或鼻尖、鼻
翼處隆起,周圍發紅髮硬,成熟後,頂有黃白色膿點,鼻部疼痛,觸之痛甚,成膿時有跳痛。癤腫一般呈單個出現,少數可同時呈多個出現。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本病四診合參,主要從臟腑虛實來辨證。肺經蘊熱者,鼻前孔及周圍皮膚紅腫或糜
爛,灼熱,疼痛。濕熱鬱蒸者,鼻前孔及周圍皮膚糜爛、滲液、結痂、瘙癢。陰虛血燥者,鼻前孔及周圍乾燥、瘙癢、或灼痛,皮膚粗糙、增厚、皸裂。

二、治療原則

肺經蘊熱者給予清熱瀉肺,濕熱者給予清熱燥濕,陰虛血燥者給予養血滋陰。

三、證治分類

1、肺經蘊熱,邪毒外襲
主證:鼻前孔及周圍肌膚紅腫或糜爛,灼熱乾焮,疼痛。舌質紅,苔黃,脈數。
治法:疏風散邪,清熱瀉肺
方藥:黃芩湯加減。大便乾結者,加瓜蔞仁、生大黃;熱毒壅盛者,可加大黃、丹
皮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紅腫甚者,加大青葉、板藍根。
常用藥物:黃芩、梔子、桑白皮、甘草、連翹、薄荷、荊芥、赤芍、麥冬、桔梗
2、脾胃失調,濕熱鬱蒸
主證:鼻前孔及周圍肌膚糜爛、滲液、結痂、瘙癢,甚者可侵及鼻翼及口唇,納呆,
大便黏滯不爽或溏薄,小便黃濁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燥濕,解毒和中
方藥:萆薢滲濕湯加減。濕熱盛者,加黃連、苦參、土茯苓。癢甚者,加荊芥、防風、白鮮皮、地膚子。
常用藥物:黃柏、萆薢、滑石、澤瀉、通草、茯苓、薏苡仁、丹皮
3、陰虛血燥,鼻竅失養
主證:鼻前孔及周圍乾燥、瘙癢或灼痛,皮膚粗糙、增厚、皸裂,鼻毛脫落,或伴口乾
咽燥,面色萎黃,大便乾結。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潤燥,養血息風
方藥:四物消風飲加減。鼻部肌膚乾燥、皸裂者,加玄參、麥冬之類。癢甚者加蟬衣、防風。
常用藥物:黃芩、甘草、荊芥穗、薄荷、柴胡

其他療法

外治法:
1、苦參、蒼朮、白鮮皮各15g煎水局部外洗
2、乾燥、皸裂、脫屑者,用黃連膏外塗
針灸療法:
1、體針:取合谷、曲池、外關、少商等穴
2、耳穴:取鼻、肺、胃、下屏間等耳穴,用王不留行貼壓

轉歸預後

治療及時,一般預後良好

預防調護

1、保持鼻部清潔,忌用熱水燙洗或肥皂水洗滌,避免局部刺激。
2、戒除挖鼻、拔鼻毛不良習慣。
3、忌食辛辣刺激之物,忌食魚蝦等發物。

文獻摘要

《醫宗金鑒》:“此證生於鼻竅內,初覺乾燥疼痛,狀如粟粒,甚者鼻外色紅微腫,痛似火炙,由肺經壅熱,上攻鼻竅,聚而不散,致成此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