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畫逼真

鼠畫逼真

《鼠畫逼真》是南宋《獨醒雜誌》中的故事。

原文:

東安一士人善畫,作鼠一軸,獻之邑令。令初不知愛,漫懸於壁。旦而過之,軸必墜地,屢懸屢墜。令怪之,黎明物色,軸在地而貓蹲其旁。逮舉軸,則踉蹌逐之。以試群貓,莫不然者。於是始知其畫為逼真。

基本介紹

故事譯文,注釋,要點導引,賞析,創作背景,作者簡介,啟發,

故事譯文

東安有一個讀書人善於作畫,畫了一幅鼠圖,送給縣令。縣令起初不懂得愛惜它,把這幅畫隨意地掛在牆上。每天早晨經過掛畫的地方,那幅畫總是落在地上,掛幾次落幾次。縣令對這種情況感到很奇怪,有一天黎明時候,縣令發現畫落在地上,而有一隻貓蹲在畫的旁邊。等到縣令把畫拿起來,貓就跳起來追趕那幅鼠畫。於是縣令就用這幅畫來試許多的貓,沒有一隻貓不是這樣。於是縣令才知道這幅畫上的老鼠畫得逼真。

注釋

1.東安:古地名,今湖南省衡陽一帶。
2士:讀書人。
3.:善於,擅長。
4. 一:畫用軸裝,一軸就是一幅的意思。軸,此指裝裱成捲軸的畫。
5.邑令縣官
6.:漫不經心,隨便。
7.:早上。
8.必墜地:總是落在地上。
9.怪之:認為這種情況很奇怪。怪,以……為奇,感覺奇怪,此處形容詞做動詞,意動用法。
10.物色:察看,觀察。
11.:等到。
12.踉蹌:跌跌撞撞的樣子,形容貓跳躍捕抓的樣子,跳起來。
13.以:用。
14.:這樣。
15.:才。
16.:是。
17.者:這樣。
18屢屢次,每次
19作:做了。
20:追趕。
21.:經過。
22.於是:因此。
23.初:最初。
24.:才
25.其:這。
虛詞解釋
獻之縣令(之):代畫
漫懸於壁(於):在
軸必墜地(必):總是
於是始知其畫為逼真(始):才
莫不然者(然):這樣
屢懸屢墜(懸):掛上
貓則踉蹌逐之(逐):追趕
令怪之,黎明物色(怪):認為……奇怪,認為……與眾不同
句子翻譯
1.令初不知愛,漫懸於壁。(註:“漫”的義項有:1 水漲淹;2 遍;3 無邊無際;4 隨便。這裡選4: 隨便。)
縣令開始不知道愛惜它,很隨意地把這幅畫掛在牆壁上。
2.令怪之,黎明物色。軸在地而貓蹲其旁。
縣令對這種情況感到很奇怪。(有一天)黎明時候縣令起來察看,發現畫落在地上,而有一隻貓蹲在畫的旁邊。
3.獻之邑令。
士人把這幅畫獻給縣令。
鼠畫逼真
士人善畫

要點導引

(1)選自《獨醒雜誌》,南宋曾敏行編著。所收故事題材很廣泛,可讀性較強。
(2)詞的活用,就是一個詞本來具有一定的語法功能和作用,是屬於某一詞類的,而不兼其他類,但是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它可以臨時屬於另一詞類,即具有;另一詞類的語法功能和作用。如“令怪之”中的“怪”:認為.....奇怪,感覺奇怪,此處形容詞做動詞,意動用法。在某些文章中,會出現"令初不知愛,漫懸於壁"的字樣
令初不知愛,漫縣於壁。 “縣”是通假字,同“懸”,是“懸掛”的意思。

賞析

一幅掛在牆上的畫,為什麼“屢懸屢墜”呢?原來是貓錯誤地把圖畫中的老鼠當成了真正的老鼠去捕捉,才弄落到地上的。當縣令舉起畫軸的時候,那貓又“踉蹌逐之”。不止是這隻貓是這樣,而且“以試群貓,莫不然者”。作者從頭到尾始終沒有對圖畫本身作一句直接的議論評說,只是藉助貓的錯覺來烘托映襯。貓的眼睛是何等銳利靈敏,然而貓居然多次把圖畫中的老鼠當成真鼠,由此可見,鼠畫得是何等逼真精妙,已經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效果很好。我們在作文描寫刻畫人物、事物的時候,不妨學習作者這種側面烘托的寫作手法,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我們筆下的人物、事物更加生動形象。

創作背景

這是一個優質的故事素材。透過側面烘托,主角雖然沒有出現卻可以給人一定的印象和遐想。他只是一個東安的讀書人還是大有來頭的隱士,前後又會有多少故事可以發生!

作者簡介

曾敏行(1118—1175) ,南宋吉州廬陵吉水(今屬江西)人,字達臣,號獨醒道人、浮雲居士、歸愚老人。與胡銓楊萬里謝諤相友善。年甫二十,以病廢,不能仕進,遂專意學問。亦工畫草蟲。敏行所著文《獨醒雜誌》,其子三聘編為十卷,楊萬里為之序。卒於宋孝宗淳熙二年。
獨醒雜誌序(楊萬里)
古者有亡書,無亡言。南人之言孔子取之。夏諺之言,晏子誦焉。而孔子非南人,晏子非夏人也。南北異地,夏周殊時,而其言猶傳,未必垂之策書也,口傳焉而已矣。故秦人之火能及漆簡,而不能及伏生之口。然則言與書孰堅乎哉?雖然,言則怪矣,而言者有在亡也,言者亡則言亦有時而不堅也。書又可廢乎。書存則人誦,人誦則言存,言存則書可亡而不亡矣,書與言其交相存者歟。 廬陵浮雲居士曾達臣,少刻意於問學,慨然有志於當世,非素隱者也。嘗與當世之士商略古今文章,前代之豪傑,知光武不任功臣,而知其有大事得論諫。知武侯終身無成,而知司馬仲達實非其對。知鄧禹之師無敵,而知其短於馭眾。知孫權之兵不勤遠略,而知其度力之所能。若夫以兵車為活城,以紙鳶為本於兵器,談者初笑之,中折之,卒服之。古之人固有生不用於時,而沒則有傳於後,夫豈必皆以功名之卓著哉!一行之淑,一言之臧,而傳者多矣,其不傳者亦不少也,豈有司之者歟?抑有幸不幸歟?抑其後世之傳不傳,亦如當時之用不用,皆出於適然歟?是未可知也。若達臣之志而不用世,是可嘆也。既不用世,豈遂不傳世歟?達臣既沒,吾得其書,所謂《獨醒雜誌》十卷。於其子三聘,蓋人物之淑慝,議論之予奪,事功之成敗,其載之無諛筆也。下至謔浪之語,細瑣之匯,可喜可笑可駭可悲鹹在焉。是皆近世賢士大夫之言,或州里故 老之所傳也,蓋有予之所見聞者矣,亦有予之所不知者矣。以予所見聞者無不信,知予之所不知者無不信也。後之覽者,豈無取於此書乎? 郭熙乙巳十月十七日誠齋野客楊萬里序。

啟發

側面描寫文中東安人士的畫技超群,其鼠畫栩栩如生,形態逼真。文中卻沒一句話直接介紹或描繪畫面上的老鼠,事實上即使介紹或描繪了,也很可能是平庸之筆,因為難於寫得形神皆備。作者巧妙地避開難點,大寫其貓,說貓見了軸上的鼠畫“踉蹌逐之”,“踉蹌”兩字,極力描寫貓的急於追逐,而貓的急不可待又正說明鼠畫逼真,把貓兒的錯覺寫得愈活,就愈能烘托出鼠畫的活靈活現。
哪句話可以體現出畫人高超的技藝?
“逮舉軸,貓則踉蹌逐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