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咬熱是一種由家鼠或其他齧齒動物咬傷所致的急性傳染病。實為兩種病原體各異、臨床表現不盡相同的疾病。病原體分別是小螺菌及念珠狀鏈桿菌,臨床上也按病原體分類將鼠咬熱分成兩型。①小螺菌型 本型分布於世界各地,以亞洲為多。中國有散在病例報導,多在長江以南。鼠類是傳染源,咬過病鼠的貓、豬及其他食肉動物也具有感染性。人被這些動物咬傷後得病,人群對本型普遍易感,以居住地衛生情況差的嬰幼兒及實驗室工作人員感染機會為多。本病散發於世界各地,但病例較少。中國僅見小螺旋菌引起的報導。經抗生素治療,預後較好。未經治療者死亡率達10%。兩型在感染方式、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各方面均有差異。②念珠狀鏈桿菌型 傳染源是野生或實驗室飼養的鼠類等齧齒動物。人被病鼠咬傷或食入被病原菌污染的食物而發病。中國至今無此型鼠咬熱的報導。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rat bite fever
- 就診科室:感染科
- 常見病因:小螺菌,念珠狀鏈桿菌
- 常見症狀:發熱,皮疹等
- 傳染性:有
- 傳播途徑:人被病鼠咬傷或食入被病原菌污染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