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西街道

鼓西街道

鼓西街道,隸屬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位於福州市美麗的西湖公園之畔,是聚經濟商貿往來、古今閩越文化傳承、名人才子云集的繁華中心城區。位於鼓樓區西偶,東起楊橋路雙拋橋與南街街道毗鄰,西至西洪路福州市傳染病醫院與洪山鎮接壤,南起楊橋中路與南街街道交界,北迄福州西湖公園北側與華大街道為鄰,面積2.5平方公里,人口67420人(2010年),街道辦事處設在白馬北路17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鼓西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福建省福州市
  • 下轄地區:17個居委會
  • 電話區號:0591
  • 面積:2.5平方公里
  • 人口:67420人(2010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閩A
街道簡介,行政轄區,轄區代碼,人口數據,歷史沿革,機構設定,經濟產業,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初,現代工業,人文景觀,地名由來,肅威路,達明路,

街道簡介

鼓西街道位於福州市美麗的西湖公園之畔,它東起八一七北路,西至二環路,北接湖東路、湖濱路,南鄰楊橋東、中路,區內主次幹道縱橫交錯、交通便捷、商廈林立、貿易發達、文化氣息濃郁、公共服務設施齊全。
鼓西人極力營造一個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居住環境,讓轄區居民能夠實現“愛在社區”、“美在社區”、“樂在社區”、“學在社區”、“和在社區”的居住理念
鼓西街道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街道依靠科學技術進步,經濟實力多年名列鼓樓區10個街鎮的前列。2000年,被授予福建省第二批科技示範街道稱號。轄內楊橋新村是街道規模最大的新村群,共有住宅61座,建築面積11.88萬平方米,居民2978戶,人口1.2萬。

行政轄區

下轄新民社區、夢山社區、西湖社區、陸莊社區、保定社區、後縣社區、達明社區7個社區,有鼓樓、新民、達明、元帥、西元、豐登、後曹、湖濱、鼓西、善化、保定、高峰、陸莊、西洪、湖頭、夢山、後縣17個居委會。
鼓西街道
轄內有福州市第三中學、福州市第十八中學福建教育學院、福建省京劇團、福州龍宇集團有限公司、市傳染病醫院、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楊橋新村等單位;還有西湖公園、福州動物園、林則徐故居、高峰橋、陸莊橋、人字榕等人文勝跡。
主要路街有:南北走向的新民路、肅威路、達明路、元帥路、通湖路、湖頭街、光榮路以及東西走向的湖濱路、鼓西路、西洪路、夢山路等。

轄區代碼

350102002:~001新民社區 ~002夢山社區 ~003西湖社區 ~004陸莊社區 ~005保定社區 ~006後縣社區 ~007達明社區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54435
男————————26939
女————————27496
家庭戶戶數————16364
家庭戶總人口(總)— 49097
家庭戶男—————23895
家庭戶女—————25202
0-14歲(總)———— 7464
0-14歲男—————3922
0-14歲女—————3542
15-64歲(總) ———42080
15-64歲男 ————20719
15-64歲女 ————21361
65歲及以上(總)—— 4891
65歲及以上男———2298
65歲及以上女———259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1443
67420人(2010年)。

歷史沿革

1950年9月,福州市廢除保甲制度,建立基層人民政府時,成立鼓西居委會。1955年,鼓西居委會改稱鼓西街道辦事處。1957年轄文南、保定、善化、湖頭、陸莊、西洪、西園、後曹、鼓西、高峰等10個居委會。1960年,街道辦事處改制為“人民公社”。1963年4月,恢復街道辦事處名稱。“文化大革命”中,1968年改稱“紅湖街道革命委員會”。1978年復稱“鼓西街道辦事處”,增設後縣、湖濱2個居委會。
1995年末,轄內東起楊橋路雙拋橋與南街街道毗鄰,西至西洪路福州市傳染病醫院與郊區接壤,南起楊橋中路與南街街道交界,北迄福州西湖公園北側與華大街道為鄰;共轄西洪、湖濱、文南、善化、保定、鼓西、湖頭、後曹、西園、高峰、陸莊、後縣、西河、物檢、怡山、祭酒嶺、農學院、鳳湖、楊橋等19個居委會;總面積2.4平方公里;人口17341戶,63506人;處址設白馬路17號。

機構設定

黨政辦、經濟辦、綜治及市容辦、計生辦、財政所、統計站、勞動保障事務所、租賃站、城管中隊、環衛站。

經濟產業

街道轄區是聚經濟商貿往來、古今閩越文化傳承、名人才子云集的繁華中心城區。2001年,該街道完成社會總產出3.43億元,第二產業產值6163.6萬元,第三產業2.81億元,社會消費 品零售總額3.25億元,稅收人庫5912.08萬元,稅收創歷史新高。

改革開放前

鼓西街道工業起始於1965年。是年,街道生產辦公室改稱工業辦公室,隨即辦起街道五金場、紙盒場、裝訂場、木器場、砂輪場等5個加工場,從事五金加工、紙盒裱褙、金鋼砂加工等業務。“文化大革命”初期,在大割“資本主義尾巴”的情況下,街道工業場組下馬停產。

改革開放初

1970年,省、市革命委員會同意恢復開辦街道工業場組,街道工業步入恢復時期。至1972年末,辦起紅湖裝訂場、紅湖油漆場、紅湖紙盒場、紅湖紗製品場、後曹五金廠、育新冷作廠、西湖鞋場、紅湖木器場、紅湖砂輪場、紅湖褙染場、紅湖電木場、紅湖壓延廠等22家。當年完成工業總產值77.72萬元,實現利潤20多萬元。1973年起,街道工業規模逐步發展壯大,工業總產值逐年增長。1974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14.85萬元。1977年完成364.29萬元。1980年完成402.9萬元。
1982年,紅湖壓延廠更名鼓樓鋁合金廠。該廠產品鋁錠暢銷國內外。1983~1989年,紅湖裝訂場改稱鼓樓印刷紙品廠、紅湖油漆場改稱西湖油漆廠、紅湖紗製品場改稱鼓樓無紡布廠、後曹五金廠改稱福州腳踏車配件五廠、育新冷作廠改稱鼓樓五金冷作廠、紅湖紙盒場改稱西湖印刷紙品廠。主要產品有鋁錠、油漆、無紡布、腳踏車零配件、印刷紙品等。

現代工業

1990年,街道總結歷年街辦工業的經驗與教訓,充分發揮轄內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的優勢,以科技為依託,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推進技術改造,圍繞“科技興街、科技興廠”的思路,下大力氣狠抓創建“科技示範街道”工作。街道配備專職的技術副主任和科技助理員,給產值在100萬以上的企業配備科技副廠長,聘請30多名轄內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專家和科技人員作為街道技術顧問,健全科技網路,藉以“攀親聯姻,借腦生財”。
鼓樓鋁合金廠原生產牙膏鋁原片,經與福州大學鑄造教研室共同研製開發生產特質噴霧罐鋁原片,填補國內空白;鼓樓無紡布廠試製開發皮里革,成為福建省首創產品;福州市高分子建材廠開發的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上列3項產品被福建省經濟委員會列為重點開發項目。街道積極開展外向型經濟,福州腳踏車配件五廠同台商簽訂生產腳踏車腳踏契約,年末,首批產品投放海外市場。當年,街道擁有工業企業18家,職工1325人,完成工業總產值2002.8萬元,出口交貨總值19.47萬元。
1993年,街道強化“科技興街、科技興廠”舉措,被市政府列為“科技示範街道”。鼓樓鋁合金廠投入技改資金428萬元,擴建廠房1500平方米,促使產品質量穩定提高。該廠開發的特質噴霧罐鋁原片獲福建省發明與革新成果展覽會金牌獎、福建省經濟委員會優秀新產品三等獎、福州市星火科技一等獎、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獲全國“星火計畫”博覽會銀獎、福州市星火科技二等獎;皮里革(又稱鞋用化學片),被列入福建省重點開發項目。當年,全街道完成工業總產值3343.2萬元,出口交貨總值23.6萬元。
1995年,街道加大調整產業結構力度,對長期扭虧無望的企業實行關、停、並、轉,培植支柱企業。至年末,擁有街道工業企業19家,職工1079人,工業總產值1.16億元,實現出口交貨總值109萬元。主要企業有鼓樓鋁合金廠、鼓樓無紡布廠、福州高分子建材廠、鼓樓第二脫胎廠、鼓樓編織帶廠,鳳湖工藝美術廠、福州腳踏車配件五廠等。主要產品有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皮里革、鋁原片、無紡布、石板材、膠木配件、粘膠無紡布、脫胎漆器、無線電塑膠、腳踏車腳踏、紙品印刷、針織等20多種。鼓樓鋁合金廠、鼓樓無紡布廠、福州高分子建材廠等3家企業成為鼓樓區三大支柱企業。自1989~1995年,街道工業實力連續7年名列全區榜首。1995年,社會總產值突破億元大關,達1.25億元,名列全市街道經濟排行榜首。

人文景觀

街道內自然文化景觀匯萃,既有鼓西路歷史悠久的鼓樓遺址,文北路林則徐的故居,裴仙宮的“榕城第一古榕樹”,高峰橋的人字榕等休閒雅處,又有省博物館、西湖公園、動物園、熊貓世界等遊覽勝地;而省京劇團、省雜技團、市閩劇一團等文化團體則帶動了街道、社區民眾文藝活動的活躍開展;街道的舞龍隊、舞蹈隊、腰鼓隊、老人合唱隊等民眾性文化娛樂活動與鼓西街道著力推動的西湖之“春雅、夏趣、秋韻、冬頌”文化建設活動相映襯,折射出以人為本和諧“西湖”的精神內涵,西湖文化底蘊不斷被挖掘並呈現出無限魅力。

地名由來

肅威路

肅威路位於鼓西路和省府路之間,原名“馬房巷”,系清代閩浙總督署馬房邊的小巷。民國11年(1922年),薩鎮冰出任福建省長,將衙署內西箭道劃出,與馬房巷合併,修建一條新型馬路。當時,薩獲授“肅威將軍”銜,便以“肅威”作為路名。從此,馬房巷的舊名消失,而肅威路一直沿用至今。

達明路

達明路北接省府路,有雅亮里、葛厝弄、小花巷相連,南通楊橋路入南后街。路名“達明”,《榕城考古略》載:“南折達五顯橋,西龍鬚河,俗稱彈棉河沿。”所謂“彈棉河沿”,指昔時手工彈棉的作坊,沿著龍鬚河設立。後以福州話“彈棉”諧聲而定稱“達明”,使地名雅化。民國時期,修築馬路,便取名“達明路”,沿用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