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柳林花鼓),山東省冠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柳林花鼓是“鼓子秧歌”的一種,其最初表演形式為“地秧歌”,後逐漸發展演變成“走街秧歌”。柳林花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它原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表現梁山好漢一路載歌載舞、化裝進城的情形;第二部分表現他們劫法場營救盧俊義的戰鬥場面,後來只有第一部分保留下來。 柳林花鼓由舞蹈和武術融合而成,具有文武兼備、粗獷豪放,潑辣火爆的特點,它僅存於山東省冠縣柳林鎮,演出範圍在冠縣周邊的臨清、聊城的數十個鄉鎮和河北館陶等地。
2008年6月7日,鼓舞(柳林花鼓)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4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鼓舞(柳林花鼓)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山東省冠縣
- 遺產編號:Ⅲ-42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角色分工,表演形式,動作特徵,服裝特徵,表演道具,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柳林花鼓約起源於清朝初年,所演繹的故事起源於《水滸》,百姓將宋江、吳用等化裝成花鼓藝人劫法場救盧俊義的故事與冠縣當地流傳的鼓子秧歌結合,變成固定的表演形式延續下來,最終發展成“柳林花鼓”這種獨特的民間舞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柳林花鼓受到各級政府重視,曾一度興盛。
20世紀60年代,柳林花鼓一度沉寂,到“文革”時期徹底停演,演員流散,服裝道具損壞。
改革開放以後,柳林花鼓獲得新生,花鼓演員懷著對傳統藝術的痴迷重新登上了各級舞台。
舞蹈特色
角色分工
柳林花鼓的表演者為固定的14人,每個人都有固定的角色。傘頭人:吳用,為全隊指揮;頭鼓2人:劉唐、李俊;二鼓2人柴進、花榮;頭鑼2人:孫二娘、扈三娘;二鑼2人:顧大嫂、樂大娘子;和尚2人:武松、魯智深;老韃子1人:宋江;憨小1人:燕青;京媽媽1人:金小姐(魯智深拳打鎮關西所救的女子)。其中頭鑼、二鑼、京媽媽5人為男扮女裝。另外,這14個人物還分為內角和外角,以傘頭為先鋒,頭鼓、二鼓、頭鑼、二鑼為內角,兩個和尚、老韃子、憨小、京媽媽為外角。
表演形式
柳林花鼓的表演形式有兩種:在行進中的表演稱“踩街”,在固定的場地表演叫“跑場子”。踩街時,傘頭一聲令下,兩隊人馬在激烈火爆的鑼鼓“踩街點”(亦稱“快鼓”或“出場點”)中邊舞邊前進。跑場子是柳林花鼓的主體部分,分武場和文場,武場以舞為主,文場以唱為主,一般先舞后歌。跑場子時,先由傘頭帶領隊伍以踩街的形式繞場一周,打開場子,然後表演開始。傘頭上場,引出兩隊人馬跑各種隊形,其中穿插傘、鼓的技巧表演,以及傘與鼓、鼓與鑼、傘與和尚的對舞表演。武場結束後,進入文場,一般由老韃子演唱,鑼手握鞭伴舞,其演唱的曲調有《繡帳幔》《好一朵奴女花》《喜歌》《爺爺兒出來吱呀呀》(“爺爺兒”為當地對太陽的俗稱)、《河南有個王員外》等。文武場可反覆進行,演唱也可長可短。文場結束後,傘頭領全隊快速跑下場,表演結束。
動作特徵
柳林花鼓的每個角色都有各自的動作技巧。傘有轉傘、拋傘、搓傘、仙人指路、雙摟花、跨步轉傘、面花、金絲纏腕、掌花、浪子踢球、蘇秦背劍、脖花、前後背花、懷中抱月、朝天一炷香、老虎大撅尾、王小臥魚、八步趕蟬、摘星換月、金雞獨立、貓洗臉、張飛小蹁馬、張飛大蹁馬、白鶴亮翅等26個動作。鼓有鳳凰三點頭、鴨子跩、連環步、回頭望月、回身大背劍、跑場步等7個動作。鞭有文鞭、武鞭動作。另外,傘與和尚、鼓還有對舞動作。
服裝特徵
傘:黑布方巾包頭,額插紅絨球,穿黑色改良兵衣,綴白色雲花邊及十三個扣袢(十三太保衣),黑彩褲,快靴,腰系黑綢帶。
鼓:戴黑色軟羅帽,掛白滿髯,服裝同傘。
鑼:頭戴魚婆罩,罩上兩根彩綢從身前垂下,紅色繡花偏襟褂,綠色長裙,彩鞋。
和尚:僧帽,穿茶衣、彩褲、灑鞋,腰系綢帶,均黑色。
醜婆:頭戴彈簧髻,耳掛紅辣椒,穿藍色彩旦衣,黑彩褲,圓口黑布鞋。
傻小:小生巾、茶衣、彩褲,腰系綢帶,外罩褶子、快靴,顏色不拘。
老韃子:戴草帽圈,掛白滿髯,穿黃色道袍、棕色彩褲、快靴,系紫色綢帶。
表演道具
柳林花鼓以鼓為主要的表演道具,輔助的道具有鑼、傘、棒、鞭、金鈴吊掛等。鼓為木製鼓幫,長37厘米,兩端蒙牛皮面,直徑20厘米;鑼直徑18厘米,鑼板長23厘米;傘頭直徑55厘米,由12根竹蔑支撐,蒙黑色綢布,貼白色雲花。傘沿圍紅綠兩層傘簾,內簾長45厘米,外簾長27厘米。木製傘桿,長117厘米,傘桿下端(稱傘桿頭)鑿20厘米長的洞,內孔灌鉛;鞭為竹製,長135厘米,竹竿上鑽小孔若干,每兩個小孔間套銅片3—4枚,銅片兩頭用釘子插入小孔將銅片銷住。鞭兩端安彈簧,繫上絨球及小鈴鐺;金鈴吊掛用薄木板製成,共三塊,一塊長45厘米,兩邊刻牙子;另兩塊板上各釘兩組銅錢,板長分別為42、43厘米。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柳林花鼓在冠縣當地享有較高聲譽,歷史上一直是臨清廟會的重點節目。
從藝術角度看,柳林花鼓特色鮮明、風格獨特,在形形色色的“鼓子秧歌”中獨樹一幟,具有濃烈的地方特色,是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其唱詞中充滿了冠縣當地百姓的俗詞俚語,對於研究冠縣當地民間文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傳承狀況
柳林花鼓的藝人隊伍日益老化,傳承面臨危機,前景堪憂,亟待搶救保護。
保護措施
聊城冠縣地區中國小已經將柳林花鼓納入到素質教育的範圍內,由政府直接牽頭組織,將道具設備購置齊全之後,利用學生的課外業餘時間,讓學生學習柳林花鼓。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冠縣文化館獲得“鼓舞(柳林花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鼓舞(柳林花鼓)》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為冠縣文化圖書館。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柳林花鼓曾赴抗美援朝前線進行慰問演出。
2013年4月,柳林花鼓在冠縣第八屆梨園文化觀光周中進行了表演。
2015年4月,柳林花鼓在冠縣第十屆梨園文化觀光周暨第二屆農民文化藝術節中進行了表演。
2019年9月,柳林花鼓在“遇見·聊城”大型實景非遺秀中進行了表演。
榮譽表彰
1953年,柳林花鼓代表堂邑縣參加“華東民間藝術會演”獲得一等獎。
2019年6月,柳林花鼓在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舞蹈大賽中獲得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