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宋代時期,宜川常年戰火不斷,戰爭中士兵擂鼓助戰、擊鼓慶捷的方式在當地流傳下來,陝北人民將囑槓一面小鼓掛在胸前敲擊,演化出一種風格剛健雄渾的鼓舞,這種表演原稱“花鼓”,從宋代以後就開始在黃河沿岸地區逐漸盛行。
宜川胸鼓經歷了由原始形式向鼓舞演變的過程,在民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這一階段內不斷加工改淋漏騙進,逐漸走向成熟。宜川胸鼓早期表演時由男女兩人對舞,一人敲小鑼,一人打邊鼓。後發展為一至兩名男鼓手擊鼓,四至八名女鼓手手執金錢棍、彩綢、花扇,圍繞著男鼓手邊敲邊舞。有的鼓手一人身背數鼓,能打出許多花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挖掘整理,宜川胸鼓得到很大發展,演出時男女鼓手各半,旁設打擊樂隊,採用秧歌步、跑跳步等舞步來實現隊形變化。
“文革”時期宜川胸鼓一度沉寂,後經搶救挖掘得以恢復。
舞蹈特色
表演特點
宜川胸鼓表演的主要特點是:鼓點花而不亂,動作小巧,銜接變道整察換流暢,節奏起伏對比強烈,鼓聲輕脆歡快活潑,舞者表演風趣幽默。“雙手擊鼓穩準狠,顫步擺頭眼傳神”,複雜的節奏和動律變化,形成了獨特的運動規律,並強調舞蹈的節奏性和形象的造型美。舞蹈姿態力求舒展大方,更重要的是舞者在擊鼓過程中,重視情緒和神韻的表現。不僅要求手、眼、身、法、步的緊密配合,還要注意擊鼓節奏與舞蹈變化的配合一致,特別是有些藝人打至高潮時,情不自禁的擺頭、抖肩,使表演更突出了情緒的誇張和動人的神態風采。
表演形式
宜川胸鼓有群舞雙人舞和獨舞三種表演形式,群舞表演者男女均可,人數不限,但需成雙數。無論是群舞、雙人舞還是獨舞,均不需任何編排,舞者在打擊樂隊的伴奏下,和其他民間舞隊一起采企蘭腳遊行表演,常用的動作有“左右弓步”“前進步”“雙腿半蹲”“弓步擊鼓”等。隊形有“雙過街”“十字交叉”等。在廣場或舞台表演時,則按以下程式進行:群舞表演時,先站成大圓圈,然後數名技藝高超者走至場中心表演簡單的動作,其他人圍著他們走圓圈,然後退出場地,由他們單獨表演,動作從易到難,常用的動作有“金雞獨立”“左右前踢腿”“二人對鼓”“纏腰踢腿”等。然後在場上置板凳,表演“上凳擊鼓”(擺幾條板凳就由幾人表演),下凳後再表演一遍上述動作後下場。之後兩名抬扁擔者進入場地,由一舞鼓者身掛數面小腰鼓上場表演“上扁擔擊鼓”,此時表演達到高潮,表演完“上扁擔擊鼓”後,整場演出即告結束。
宜川胸鼓表演形式還可分過路鼓和場地鼓兩種,過路鼓在街頭巷尾邊舞邊行進,鼓隊彩旗招展、鑼鼓齊鳴,為社火舞隊的核心。場地鼓即在固定的廣場或舞台上表演,以舞蹈技巧和豐富的隊形變化為特色。
伴奏樂器
宜川胸鼓的樂器伴奏,以打擊樂為主,並配有小嗩吶以烘托情緒和氣氛。打擊樂器以蘇鑼為主,並配以蘇鑔、手鑼、小鑔等。伴奏樂器和表演者的擊鼓聲融合一起,氣氛強烈。
服裝特徵
宜川胸鼓舞者扮相別具一格,男女各穿不同短服,頭扎英雄巾,佩戴武士纓,胸打英雄結,身背英雄花,腰系彩色綢,手腕緊袖口,下腿紮裹纏,腳穿登雲鞋。
表演道具
宜川胸鼓的表演道具主要有胸鼓、鼓鞭以及鼓槌。
胸鼓比一般腰鼓略小。鼓身長25厘米,牛皮鼓面直徑15厘米。將鼓身漆成紅色,兩個鼓環上各系一紅綢帶;鼓鞭用牛皮條纏在長15厘米的木棒上為鞭把,鞭頭留10厘米皮條,鞭尖處挽一個小結,鞭尾繫上紅綢條;鼓槌為一根長約15厘米的木棍,槌柄穿孔繫上紅、綠綢。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宜川胸鼓造型美觀,風格新穎,充分體現了宜川人民憨厚樸實、開朗樂觀的性格,表現了他們熱愛生活、追求幸福的理想和衝鋒陷陣、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汗祖灶,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生活情趣。
宜川胸鼓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在三秦民間藝術中具有一定地位,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傳承狀況
宜川胸鼓傳承乏人,亟待搶救保護。
傳承人物
張明雄,男,漢族,1946年5月生,延安市宜川縣人,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宜川胸鼓代表性傳承人,1960年張明雄向宜川胸鼓藝人胡三元學習胸鼓藝術,經過刻苦學習,他很快掌握了胸鼓的基本要領和打法技巧。他在繼承胸鼓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勇於創新,將胸鼓的打法發展為融音樂、舞蹈、戲曲於一爐,集體操、武術您獄組為一體的新型的鼓舞表演藝術形式。他不但在“平打”“對鼓”“連鼓”上技藝嫻熟,而且還改革了“七星鼓”“上扁擔”“恥習遷盼倒掛金鐘”等打法。
保護措施
在宜川,胸鼓被列為青少年藝術教育課程,培養出了一批小鼓手。
張明雄從1979年開始傳授胸鼓表演技藝,除舉辦培訓班,培訓學員三百多人次外,還重點培養了趙勝利、張金良、肖志紅、衛秀枝等胸鼓學員。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宜川縣文化館獲得“鼓舞(宜川胸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1984年,宜川胸鼓在延安地區春節文藝匯演中進行了表演。
1990年,宜川胸鼓在臨潼石榴藝術節中進行了表演。
1991年,宜川胸鼓在陝西省第九屆運動會開幕式上進行了表演;同年,宜川胸鼓在瀋陽舉辦的中國首屆秧歌節中進行了表演。
1992年,宜川胸鼓在蘭州舉辦的第二屆秧歌節中進行了表演。
1993年,宜川胸鼓參加了國慶四十五周年獻禮演出。
2003年,中國中央電視台將宜川鼓舞拍攝成專題片向海外播出。
2019年6月8日,陝西省第二屆非遺傳承人絕活才藝展示活動在渭南市文化藝術中心舉辦,宜川胸鼓在活動中進行了表演;同年10月,宜川胸鼓在“走遍中國·回望延安”2019中國延安文化傳承博覽會中進行了表演。
2020年9月,宜川胸鼓在2020年農民豐收節暨第六屆蘋果觀光採摘節活動中進行了表演。
榮譽表彰
1953年,宜川胸鼓在陝西省民間藝術表演賽中獲得一等獎。
2017年2月10日,宜川縣第一國小少兒胸鼓在“2017吉祥宜川過大年”暨第三屆鼓舞秧歌大賽中獲得二等獎。
伴奏樂器
宜川胸鼓的樂器伴奏,以打擊樂為主,並配有小嗩吶以烘托情緒和氣氛。打擊樂器以蘇鑼為主,並配以蘇鑔、手鑼、小鑔等。伴奏樂器和表演者的擊鼓聲融合一起,氣氛強烈。
服裝特徵
宜川胸鼓舞者扮相別具一格,男女各穿不同短服,頭扎英雄巾,佩戴武士纓,胸打英雄結,身背英雄花,腰系彩色綢,手腕緊袖口,下腿紮裹纏,腳穿登雲鞋。
表演道具
宜川胸鼓的表演道具主要有胸鼓、鼓鞭以及鼓槌。
胸鼓比一般腰鼓略小。鼓身長25厘米,牛皮鼓面直徑15厘米。將鼓身漆成紅色,兩個鼓環上各系一紅綢帶;鼓鞭用牛皮條纏在長15厘米的木棒上為鞭把,鞭頭留10厘米皮條,鞭尖處挽一個小結,鞭尾繫上紅綢條;鼓槌為一根長約15厘米的木棍,槌柄穿孔繫上紅、綠綢。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宜川胸鼓造型美觀,風格新穎,充分體現了宜川人民憨厚樸實、開朗樂觀的性格,表現了他們熱愛生活、追求幸福的理想和衝鋒陷陣、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生活情趣。
宜川胸鼓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在三秦民間藝術中具有一定地位,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傳承狀況
宜川胸鼓傳承乏人,亟待搶救保護。
傳承人物
張明雄,男,漢族,1946年5月生,延安市宜川縣人,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宜川胸鼓代表性傳承人,1960年張明雄向宜川胸鼓藝人胡三元學習胸鼓藝術,經過刻苦學習,他很快掌握了胸鼓的基本要領和打法技巧。他在繼承胸鼓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勇於創新,將胸鼓的打法發展為融音樂、舞蹈、戲曲於一爐,集體操、武術為一體的新型的鼓舞表演藝術形式。他不但在“平打”“對鼓”“連鼓”上技藝嫻熟,而且還改革了“七星鼓”“上扁擔”“倒掛金鐘”等打法。
保護措施
在宜川,胸鼓被列為青少年藝術教育課程,培養出了一批小鼓手。
張明雄從1979年開始傳授胸鼓表演技藝,除舉辦培訓班,培訓學員三百多人次外,還重點培養了趙勝利、張金良、肖志紅、衛秀枝等胸鼓學員。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宜川縣文化館獲得“鼓舞(宜川胸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1984年,宜川胸鼓在延安地區春節文藝匯演中進行了表演。
1990年,宜川胸鼓在臨潼石榴藝術節中進行了表演。
1991年,宜川胸鼓在陝西省第九屆運動會開幕式上進行了表演;同年,宜川胸鼓在瀋陽舉辦的中國首屆秧歌節中進行了表演。
1992年,宜川胸鼓在蘭州舉辦的第二屆秧歌節中進行了表演。
1993年,宜川胸鼓參加了國慶四十五周年獻禮演出。
2003年,中國中央電視台將宜川鼓舞拍攝成專題片向海外播出。
2019年6月8日,陝西省第二屆非遺傳承人絕活才藝展示活動在渭南市文化藝術中心舉辦,宜川胸鼓在活動中進行了表演;同年10月,宜川胸鼓在“走遍中國·回望延安”2019中國延安文化傳承博覽會中進行了表演。
2020年9月,宜川胸鼓在2020年農民豐收節暨第六屆蘋果觀光採摘節活動中進行了表演。
榮譽表彰
1953年,宜川胸鼓在陝西省民間藝術表演賽中獲得一等獎。
2017年2月10日,宜川縣第一國小少兒胸鼓在“2017吉祥宜川過大年”暨第三屆鼓舞秧歌大賽中獲得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