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淵源:源於姬姓,出自黃帝之子夷鼓,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源於姒姓,出自夏禹帝之豕韋氏,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少子後裔白狄族,屬於以國名為氏。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鼓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鼓姓
- 讀音:gǔ
- 注音:ㄍㄨˇ
- 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
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鼓俊峰,鼓樹生,鼓漢傑,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之子夷鼓,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傳,遠古黃帝時期,將自己的一個兒子夷鼓封於采邑(今北京通州)。在夷鼓的後裔子孫中,有人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采氏;也有人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夷鼓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鼓氏、夷氏,皆世代相傳至今,其鼓氏史稱正宗,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姒姓,出自夏禹帝之豕韋氏,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豕韋氏,是夏王朝子姓氏族的同盟部落,以豕(豬)為圖騰,建有鼓姓國。鼓姓國,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的東南部,亦稱“豕韋國”。夏王朝末期,商湯乘機滅豕韋部落的鼓姓國,豕韋氏族人殘部遷逃至沫邑(今河南淇縣)居住,繼續繁衍生息,其後裔子孫中有以故國名稱為姓氏者,稱鼓氏,亦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殷氏、淇氏、沫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今河南省淇縣的雲夢山上有一通元朝時期的《王惲碑》,在碑文中追憶有其事。
第三個淵源
源於白狄族,屬於以國名為氏。狄,是以國為氏的姓氏,出自參盧氏。狄族的始祖叫做孝伯,又叫做考伯,其族發源於狄成(今山東高青)孝伯是炎帝姜氏的後裔,因為在參盧(今山西高平)居住,所以又叫做參盧氏。其族支亦稱狄族,主要活動於齊、魯、晉、衛諸侯國之間。其後世子孫於是以族名為自己的姓氏,稱狄氏,史稱其為“白狄”。白狄族的一支後來在毋極(今河北無極)建立了鼓國,子爵,稱鼓子,史書記載其為“春秋鼓國,白狄別種。”到了春秋晚期,鼓國的君主名叫鳶鞮。周景王姬貴十八年(晉昭公姬夷五年,公元前527年)八月,晉昭公派中行穆子荀吳發動攻擊鮮虞之戰,順帶著襲擊鼓國,晉軍統令、公族大夫中行穆子採取了圍而不擊之策,很快鼓國城內糧草耗光,就此輕鬆滅之,還俘虜了鼓國君主鳶鞮。這在史籍《左傳·昭公十五年》中有記載:“晉荀吳率師伐鮮虞,圍鼓。鼓人或請以城叛,穆子弗許……鼓人告食竭力盡,而後取之。克鼓而反,不戮一人,以鼓子鳶鞮歸。”
鼓國滅亡之後,其王族後代以及部分國人中便有以故國名稱為姓氏者,稱鼓氏,世代相傳至今。後來,該支鼓氏族人有在戰國末期輾轉遷徙進入西南地區者,後逐漸融合於古羌族,成為今天壯族的先民之一。
第四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鼓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典籍《周禮·地官》記載:“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聲樂,以利軍強,以正田役。”鄭玄注釋道:“即音聲五聲合和者。”鼓人,是西周時期所設定的官稱,隸屬於地官府司管轄,是專職教習六鼓四金之聲的官吏,後世稱為“鼓吏”,也就是宮廷王府中掌管和教授音樂的官員。按古制《周禮》的規定,“六鼓”的鼓名與用途是:雷鼓——鼓神祀,靈鼓——鼓社祭,路鼓——鼓鬼饗,鼖鼓——鼓軍事,鼛鼓——鼓役事,晉鼓——鼓金奏。“四金”的金名與用途是:金綽——和鼓,金錨——節鼓,金饒——止鼓,金鐸——通鼓。視以上字面,即可知其鼓、金的作用。鼓,自古以來就被稱之為“樂之魂”,至今仍是中外各種小、中、大型樂隊中扳定樂律的核心。在今天,不論中、外,鼓樂的等級考核要比鋼琴的等級考核要艱難許多,在同等的樂理、天賦、習練條件下,許多人可以考得過鋼琴十級,卻考不過鼓樂六級——所有的國際大師級音樂指揮家,必通鼓樂。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曾仿周制,設有“司鼓中士”,官正二命,下設司鼓下士等,隸屬於地官府。在晉朝時期,改設為“鼓吹令”,下有鼓吹丞等,掌管音樂鼓吹,隸屬於太常寺。唐朝時期,在九寺之一的太常寺下設“鼓吹署”,掌管皇帝儀仗的音樂鼓吹,設定有鼓吹署令二人,從七品,以下有鼓吹署丞二人,從八品。到了北宋初期,設有“鼓司”,在宋真宗趙恆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改為“登聞鼓院”,後又改稱“鼓吹局”,在宋徽宗趙佶崇寧初年(公元1102年)又改為“大晟府鼓案”,此機構後又傳至朝鮮半島,成為朝鮮政權宮廷的樂制。
古代“鼓吏”多有世襲者,子孫後裔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鼓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夷鼓氏、姜孝伯(姜考伯)、姬鳶鞮。
遷徙分布
鼓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以朝歌、毋極為郡望。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柳州市,陝西省的南鄭市,山東省的樂陵市,遼寧省的調兵山市等地,均有鼓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朝 歌:亦稱殷國、雅歌、沫邑、淇縣、臨淇。殷商中晚期都城。西周王朝建立之後,衛國都朝歌近四百年,春秋時期改為朝歌邑,屬晉國。戰國時期屬魏國。秦朝時期朝歌邑屬三川郡。秦朝末期,西楚霸王項羽分魏地析置殷國,都城設於朝歌。西漢初期,於殷國舊址設朝歌縣,屬河內郡。新王莽時改朝歌為雅歌。東漢時期又復置朝歌縣,漢建安時期年改屬魏郡。三國時期曹魏國升朝歌為郡屬冀州,轄朝歌、汲、共、林慮、獲嘉、修武六縣。晉朝時期改歌朝郡為汲郡,朝歌縣屬之,屬冀州。南北朝時期,劉宋政權改朝歌縣屬司州部河內郡。北魏十七分朝歌西北置臨淇縣,屬林慮郡。東魏天平元年復置朝歌縣,東魏天平二年分朝歌縣北為魏德縣。北周武帝改義州(今河南衛輝)為汲郡,治所在朝歌。隋朝時期初年改汲郡為衛州,隋大業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廢清淇縣和朝歌縣,改置衛縣,改置汲郡於縣治。唐朝貞觀元年(丁亥,公元627年)改朝歌殷墟地以西為衛縣鹿台鄉。五代時期、宋朝時期、金國時期因之。元朝憲宗五年(乙卯,公元1255年)於鹿台鄉置淇州,衛縣廢為集,並置臨淇縣;元至元三年(丙寅,公元1266年)廢臨淇縣入淇州。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改淇州為淇縣,屬衛輝府。清朝、民國時期因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淇縣因之。1954年淇縣併入湯陰縣,1962年恢復淇縣建制,1986年由屬安陽市轄改屬鶴壁市轄至今。
毋極縣:即今河北省的石家莊市無極縣。春秋時期隸屬鮮虞,魯隱公元年(庚申,公元前722年)大夫毋駭帥兵侵占極邑(今山東魚台極亭),極侯出奔燕。燕即封侯於此地(今河北無極),此又稱此地為極邑,魯隱公二年(辛酉,公元前721年)大夫毋駭又帥兵北侵滅極,更名為毋極,取其滅極之意。戰國時期歸中山國。秦朝時期建苦陘縣,漢朝時期置毋極縣,唐武則天萬歲通天二年(丁酉,公元697年)定名為無極縣,改毋為無,即無極至今。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屬正定府,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置范陽道,轄無極縣,民國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廢道,無極縣直屬河北省。1949年8月1日無極縣劃歸河北省定縣專區,1954年4月改屬石家莊專區,1958年無極、藁城合併為藁城縣,1962年三縣復置,仍為無極縣。
堂號
朝歌堂:以望立堂,亦稱殷國堂、雅歌堂、沫邑堂、淇縣堂、臨淇堂。
毋極堂:以望立堂,亦稱無極堂。
歷史名人
鼓俊峰
(公元1939~今),壯族;廣西柳州人。著名中醫中藥專家。1963年畢業於廣西中醫學院中醫專業,留校任教至今。歷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學院學術帶頭人。《廣西中醫藥》雜誌常委,學院高級職稱評審、學院學位評審委員。中醫基礎理論造詣較深,熱愛中醫教育,治學嚴謹,能掌握本學科的學術動態,授課強調“一式三性”(啟發式、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效果顯著,深受歷屆學生的歡迎和好評。從教近四十年,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中醫人才。在國內外雜誌及內部刊物發表學術論文有《試論脾血和脾血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寫議》、《血虛發熱之我見》、《內經體質學說探源》等二十餘篇。發表科普文章十餘篇。任主編、副主編、編委和參編論著十餘部,如《中醫基礎理論》、《中醫病機學》、《實用中醫學》、《黃帝內經研究大成》等。
1986年合作錄製《五行》電教片獲中南地區一等獎,中央衛生部二等獎,並由中華醫學音像出版社出版。1988年獲廣西區級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1988年獲廣西中醫學院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1992年獲廣西中醫學院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995年分別獲廣西中醫學院先進工作者和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1997年獲廣西中醫學院優秀教師;1998年獲廣西中醫學院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和優秀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和臨床經驗,注重運用中醫理論指導臨床,提倡“辨病”與“辯證”相結合;師古不泥古,博採各家之長,擅治肝腎諸疾和其它雜症,現潛心研究肝病的治療規律。
鼓樹生
(公元1952~今),山東樂陵人。著名銀行專家。1953年6月~1956年6月期間,在樂陵縣人民銀行茨頭堡營業所任出納; 1983年調德州地區保險公司任辦公室副主任;1986年12月調任樂陵市人民銀行副行長。四十多年來,他通過組織舉辦培訓和業務輔導等形式,培養出一大批金融人才。因他的成績突出,1977年,被授予“山東省金融系統積極分子稱號”、1978年,他被授予“德州地區財貿系統積極分子”稱號;1992年,他榮獲國家財政部頒發的“三十年會計”榮譽證書。
鼓漢傑
(公元1956~今),遼寧調兵山人。著名中醫學專家。1989年至今在曉南鎮醫院工作任門診部主任,研究員。系四川省僑光醫藥保健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福州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研究員、世界醫藥研究中心研究員、香港國際傳統醫學研究會高級會員、泰國世界傳統醫學研究會理事和顧問、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泰山中醫藥開發研究中心會員、中國平衡醫學研究會平衡保健專業委員會會員、全球執照中醫師聯合會會員、中國文化研究會傳統醫學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先後畢業於河北省中醫函授學校,華夏振興中醫高函院大專班,浙江中醫學院婦科進修班,北京光明中醫學院醫療系,香港亞洲高函院。醫學業績收入在《中國名醫名藥大典》、《中國當代醫藥名人》、《中國專家八名辭典》、《中國中醫藥最新研創大全》、《中國傳統醫學名醫特技薈萃》、《當代中醫師靈驗奇方真傳》、《中國大陸名醫大典》、《世界優秀醫學專家人才名典》、《世界優秀醫學論文選要大全》、《中國當代名人大辭典》、《中華名醫大辭典》、《中國特色名醫大辭典》,美國名人書局出版《跨世紀國際名人名作、中國科技卷》、《世界名中醫》、《世界名人錄》、《當代世界傳統醫學傑出人物》教科書中。獲華夏振興中醫科技進步獎章四枚,多次出席省、國家、國際專業學術交流會,發表專業學術論文三十餘篇。對心腦血管疾病及婦科不孕證、面部黃褐斑、皮膚病、牛皮癬等疾病有獨特治療經驗。論文“不老丹抗衰老”獲1997年首屆國際達爾文生物醫學成果GC國際最高金獎。獲GC對人類重大貢獻最高榮譽勳章。國家衛生部授予“中國特技名醫”榮譽稱號、“不老丹”獲國家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