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奉化鼓亭

鼓亭一般指本詞條

民國奉化鼓亭大多是演奏民族樂器的樂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民國奉化鼓亭
  • 地理標誌:寧波
民國奉化鼓亭,天台東門鼓亭,構造,彩繪圖案,雕刻,

民國奉化鼓亭

出自:(民國)浙江省奉化市
民國奉化鼓亭圖民國奉化鼓亭圖
類別:民俗
規格:高193cm,寬83cm
賞析:過去,寧波地區迎神賽會盛行,據《奉化市志》記載,"為預祝秋季豐收之行會,由多人執事、祭神、演戲、放焰火,舉行大規模遊行"。鼓亭為整個遊行隊伍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供奉神靈。民國奉化鼓亭由亭台樓閣與底座兩部分組成,通體施藝。上部亭台樓閣,鏤空雕刻各種花紋,四角雕有龍、鳳紋樣,寓意"龍鳳呈祥",龍鳳下掛螺鈿穗子,花紋漆朱貼金,光彩奪人;下部鼓座四周彩繪人物故事圖。

天台東門鼓亭

構造

從內部構造看,鼓亭三面圍合,一面設門,近乎封閉,很像迎娶新娘的暖轎。鼓亭內部並不分層,一間到頂。亭內也沒有複雜的結構,就一把可摺疊的“小木椅”。那不是真正的小木椅,那是鼓架,擱置皮鼓,不坐新娘。由小小鼓架推知,皮鼓不會很大。太大了不行啊,得為鼓手餘留活動空間。鼓亭出遊時,鼓手就在這狹小的亭子間,敲打皮鼓,指揮樂隊。
民國奉化鼓亭
從外部構造看,重重疊疊的鼓亭,更像金碧輝煌的彩樓。總高度約三米,包括三層主體,一個亭蓋。底層構造相對簡潔,不施欄桿,沒有門窗。但有不少漆雕、彩繪圖案,都極精美,富有情趣,寓於深意。或許出於祭祖祈福的考慮,鼓亭底層包裹一圈紅綢布。要想欣賞鼓亭底層的精美圖案,得蹲下身子,掀起紅綢布,悄悄窺探。

彩繪圖案

鼓亭底層的彩繪圖案,還有紅梅傲雪,春蘭芬芳,綠竹勁挺,金菊色淡等。總可見家風清簡,祖訓有方!很喜歡!比見到白菜就想發財,見到綠竹就想攀高,高雅得多,清爽得多!鼓亭文化倡導的正是《陳氏祖訓》要求的感恩報答,耕讀傳家,睦鄰友好,從善如流。
二、三層是鼓亭精華部分。雕花欄桿,雕花門窗。畫棟雕梁,飛檐翹角。又有飛舞的金鳳,騰空的青龍。鳳首高昂,龍頭高揚,長長地伸出鼓亭以外。這不僅是裝飾的需要,而是龍頭鳳首還肩負了特殊的使命:懸掛小巧的宮燈。

雕刻

鼓亭原先有幾十盞小宮燈,燈火輝映,搖曳生姿,蔚為大觀。當然,鼓亭的精美不只是燭光搖曳,燈火輝映,還在於雕鏤彩繪的豐富多樣,精美絕倫。並且,內容生動,寓意深遠。特別是經典戲劇題材的雕刻,場景之真實,人物之傳神,仿佛正在上演古裝大戲。內行的老阿公能說出劇目、場次、角色,甚至能字正腔圓地哼唱經典唱段。
第二層正面雕刻的《二進宮》,最為老阿公所喜愛。要聽戲,《二進宮》。這是百看不夠,百聽不厭的經典曲目。還有許多彩繪、浮雕、半浮雕的人物,大多是演奏民族樂器的樂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