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指比喻三方對立的情勢。見《史記·淮陰侯列傳》:“參分天下,鼎足而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鼎足
- 外文名:The three legs of a tripod
- 拼音:dǐng zú
- 注音:ㄉㄧㄥˇ ㄗㄨˊ
基本解釋
引證解釋
- 鼎有三足,比喻三方並峙之勢。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彊,鼎足之形成矣。”
孫犁《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一)》:“他這一敗,關係大局,迅速動搖了鼎足的平衡,使蜀漢一蹶不振。” - 引申為匹敵。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論文上·王弇州文》:“後之論次明文者,不得不推為一大家。若滄溟孤峭,乃孫樵、劉蛻一流,南溟副墨大函,文涉應付,未足稱鼎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