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Seed (鼎坤文化傳媒)是一家在中國北京和美國紐約成立公司。我們以“傳承人類文化DNA” 為使命,致力於打造一個基於網際網路的分享、體驗和傳承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球社區平台,促進全球多元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與發展,開闢中國優秀的文化內容和產品走向世界的新絲綢之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鼎坤文化傳媒
- 外文名:GreatSeed
- 創始時間:2013年1月
- 創始人:鄧佳雯
鼎坤(GreatSeed)文化傳媒始於2013年1月。在創始人鄧佳雯(Lisa Deng)的努力下,以“傳承人類文化DNA”為使命,這間文化傳媒機構得以開創。GreatSeed, 偉大的種子,意在將文化的種子傳播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始於中國,放眼世界,鼎坤(GreatSeed)致力於傳播各國、各民族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結合當代設計創新,並將這些在商業社會中面臨失傳困境的手藝、文化傳承下去。以影像記錄最美非遺,用數位化媒體傳播方式,將非遺文化推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以促進多元文化的保護,傳承,發展,與創新。目前鼎坤正處於快速發展中,其在北京與紐約皆設有總部。
關於標誌:
鼎坤的標誌採用司母戊大方鼎的外形,含有國家社稷(文化)傳承之意。鼎有“盛、大”之意,與“Great”對應,預示非遺是人類文明偉大的傳承。標誌鼎的外形內含一株欣欣生長的幼苗,與“Seed”對應,意喻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生命力、傳播力。翠綠的顏色寄託著鼎坤對這項事業蓬勃發展的美好祈願。整個標誌也是對饕餮紋的演化。
圖形左右是軸對稱的兩個象形文字“藝”——猶如一個人俯身,伸出雙手勞作的樣子。寓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礎是人,是人在文化的土壤中深耕細作——這也與鼎坤的“坤”的大地含義對應。兩字的雙手中捧著幼苗,象徵鼎坤為非遺的保護與傳播不遺餘力的貢獻。《易經》中云: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表達了鼎坤(GreatSeed)致力於搭建一個全球非遺愛好者社區平台,承載各國優秀文化種子,傳承人類文化DNA的願望。
- 創始人:
鄧佳雯(Lisa Deng),英國蘭卡斯特大學MBA,曾就讀於美國南加州大學傳媒專業及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曾就職於美國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
Lisa是一位有著使命感,以傳承傳統為己任,並有著熱情與實幹精神的領導者。在她的心中有一顆想要講述、傳播民間手工藝故事的種子,並在她的情懷和熱情中生根發芽。帶著這樣的決心,她自費帶著攝影師,從中國開始,去雲南,貴州,湖南等省發掘有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拍攝相關視頻;於2013年1月在北京與紐約創辦了鼎坤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和GreatSeed Inc.。她希望將這顆珍貴的種子散播到全世界。之後,Lisa在十萬餘公里的旅程中探訪了中國12個省市近70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並記錄下他們的專注與堅持。每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技藝都有獨特的美,Lisa堅信,保護技藝是保護人類自己的根,這些獨特的文化不應在現代商業社會的衝擊下被剝奪傳承的機會。
如今,一個人堅持的奔跑變成了一群人的同行。Lisa作為鼎坤的創始人,希望有更多感興趣的年輕人能參加到對非遺的保護傳承與創新中來,並在旅途中收穫知識,樂趣,與發現自我的感動。
項目與活動:
【絲路紙道】眾籌:
2015年9月,鼎坤將遠赴雲南,貴州,湖南三省,探尋雲南香格里拉東巴紙、騰衝紙、貴州丹寨皮紙、湖南灘頭皮紙和竹紙等5個古法造紙地點,拍攝紀錄片。“希望通過這次行動,探討數位化時代這門古老手藝在中國的生存發展現狀;探求手工紙的藝術創作及生活中的創新套用”——鄧佳雯。
因此,在2015年8月,鼎坤在京東發起眾籌。此次眾籌目的在於拍攝中英文版本短視頻,利用線上線下平台傳播推廣到海內外,為中華造紙術打開新時代的視窗。
同年7月,鼎坤聯合北京言幾又書店舉辦了“絲路紙道”眾籌新聞發布會。邀請到劉仁慶、陸宗潤、王軼瓊、余建榮、李棟、龍文等古法造紙專家、書畫界的專家和當代藝術家,通過探討古法造紙、現場展示造紙術、現場創作、觀眾參與互動等活動科普了古法造紙,介紹了此次“絲路紙道”的五個拍攝地點,令參加者有機會親身體會紙文化的樂趣。通過此次活動,鼎坤想要告訴中國與世界,古法造紙等傳統手工藝製品所體現的慢節奏生活、惜物的情懷、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手工業的敬畏之心是我們在現代化數位化社會中依然能夠且應當保有的珍貴品質。
【Slow Made In China】美東巡展:
2015年4月,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鼎坤承辦及策劃的“Slow Made In China”中國傳統手工藝巡展活動在美東展開。巡展歷時十餘天,走過紐約、波士頓、紐哈芬等市,向美國本土人民展示了中國古老優雅的民間藝術。此次活動獲得了社會各界的支持。從基層的各大美國院校中國學生會,到耶魯大學,紐約大學,東北大學等各大院校,甚至中國駐美國總領館文化組和教育組、波士頓兒童博物館、聯合國中文教學組都伸出了援手。
參加巡展的有來自中國8個省的11位年齡從38到71歲不等的藝術家。他們帶著滿族,西藏等族及蘇州的刺繡,與剪紙、核雕、京劇臉譜、慶陽香包等民間藝術來到美國。這具有教育意義的巡展意在喚醒不同民族之間對對方藝術和傳統的審美。藉由巡展向世界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引起不同民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此次活動獲得了熱烈的反響。參觀民眾約七成為美國人。
許多海外華人參觀者也對展覽交口稱讚。此次展覽也激發了海外華人華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崇敬之心。
【The Commonwealth Club】中國傳統技藝分享演講
2014年6月,創始人鄧佳雯(Lisa Deng)在美國加州的The Commonwealth Club開展題為保護中國傳統民間藝術(Preserving China`s Traditional Folk Arts)的演講。講述了她在十萬餘公里的傳統藝術保護旅途中的所見所聞,並以圖文的形式展示了部分令人讚嘆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直到今天,鼎坤仍堅定的在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全球傳播的路上奔跑著!
部分合作藝術家:
楊華珍,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藏羌織繡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組織會員。
金媛善,拼布藝術家。現任中國流行色協會拼布色彩與藝術研究專業委員會首席專家、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專家顧問。
金永才,昆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銅走銀製作技藝)第六代傳承人、烏銅走銀傳習館館長、高級工藝美術師、雲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劉蘭芳,甘肅工藝美術大師,民間藝術傳承人,慶陽岐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兼設計總監。其領導的岐黃公司在2011年被文化部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林泓魁,京劇泥塑彩繪臉譜傳承人佟秀芬之子,從小受家裡薰陶學習泥塑彩繪臉譜的製作與繪畫。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對臉譜的造型進行創新,推出了按照京劇名家臉型塑造的臉譜。
宋水官,從事工藝雕刻事業40餘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光福核雕)代表性傳承人、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江蘇州市核雕藝術家協會會長、蘇州市民間工藝家。
邰立平,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鳳翔木版年畫)代表性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