鼉

鼉是中國漢字,拼音是tuó,總筆畫是24筆,據《說文解字》,鼉是一種水蟲。筆順編號:251251251211251125121151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鼉
  • 拼音:tuó
  • 總筆畫:24
  • 部外筆畫:12
基本信息,出處引用,

基本信息

拼音:tuó 簡體字:鼉
部首:黽,部外筆畫:12,總筆畫:24
五筆86:KKLV 五筆98:KKLX 倉頡:RRWMU
筆順編號:2512512512112511251211511 四角號碼:6671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F09
基本字義
● 鼉
tuóㄊㄨㄛˊ
◎ 見“鼉”。
English
large reptile, water lizard

出處引用

《康熙字典》:
【亥集下】【黽字部】鼉 ·康熙筆畫:25 ·部外筆畫:12
【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𠀤音駝。【說文】水蟲。【陸璣雲】鼉似蜥蜴,長丈餘,其甲如鎧,皮堅厚,可冒鼓。【詩·大雅】鼉鼓逢逢。一說鼓聲逢逢,象鼉鳴。【續博物志】鼉長一丈,其聲似鼓。【埤雅】鼉鳴應更,吳越謂之鼉更。又鼉欲雨則鳴,里俗以鼉識雨。【禮·月令】季夏,天子命漁師,伐蛟取鼉,登龜取黿。 亦作鱓。【呂氏春秋】帝顓頊令鱓先為樂倡,鱓乃偃浸,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卽鼉也。又【史記·晉世家】曲沃桓叔子鱓。【索隱】鱓音陀。 又【集韻】唐乾切,音壇。又時戰切,音繕。義𠀤同。 又葉徒沿切,音田。【馬融·廣成頌】左挈夔龍,右提蛟鼉。春獻王鮪,夏薦𪔀黿。
考證:〔以其尾鼓其腹,其音鱓。〕 謹照呂氏春秋原文鱓改英。
《說文解字》:
【卷十三】【黽部】鼉
水蟲。似蜥易,長大。從黽單聲。徒何切〖注〗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