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黨衛軍第十七“古茲·馮·伯利辛根”裝甲擲彈兵師
- 外文名:17th 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Gotz von Berlichingen
- 組建時間:1943年10月3日
部隊編制,兵力,歷任指揮官,戰史,
部隊編制
SS第17師部護衛連
SS第17師部警衛連
SS第37裝甲擲彈兵團
SS第38裝甲擲彈兵團
SS第17裝甲營
SS第17坦克驅逐營
SS第17突擊炮營
SS第17炮兵團
SS第17高炮營
SS第17通信營
SS第17裝甲偵察營
SS第17工兵營
SS第17野戰補充營
SS第17裝甲維修營
SS第17經濟營
SS第17醫療分隊
SS第17野戰郵局
SS第17戰地記者排
SS第17野戰憲兵連
兵力
1943年12月:11147
1944年6月:16976
1944年12月:3500
騎士十字勳章獲得者:4人
歷任指揮官
SS地區總隊長 Werner Ostendorff(1943年10月30日—1944年6月17日)
SS旗隊長 Otto Binge(1944 年6月17日——1944年6月20日)
SS旅隊長 Otto Baum(1944 年6月20日——1944年8月1日)
SS旗隊長 Otto Binge(1944年8月1日——1944年8月29日)
SS區隊長 Dr. Eduard Deisenhofer(1944年8月30日——1944年9月)
SS區隊長 Thomas Müller(1944年9月——1944年9月)
SS旗隊長 Gustav Mertsch(1944年9月 ——1944年10月)
SS地區總隊長 Werner Ostendorff(1944年10月21日——1944年11月)
SS旗隊長 Hans Linger(1944年11月——1945年1月)
上校 Gerhard Lindner(1945年1月15日——1945年1月21日)
SS區隊長 Fritz Klingenberg(1945年1月21日——1945年3月22日)
SS區隊長 Georg Bochmann(1945年3月——1945年5月6日)
戰史
1943年11月26日,溫納.奧斯騰多夫旅隊長正式出任師長,此時全師正在法國圖爾(Tours)訓練。
1944年1月,奧斯騰多夫旅隊長在Thouars正式接手師指揮工作。至3月底,全師訓練工作接近完成,編入第80軍。4月10日,希姆萊從柏林趕到Thouars,在迪特里希和吉爾.馮.施維彭堡(西線裝甲集群司令)的陪同下,授予師袖口綬帶-Gotz von Berlichingen。
第17SS師是作為最高統帥部的戰略預備隊組建的,全師擁有兩個擲彈兵團,每團三個摩托化營,一個炮兵團及其它支援部隊。組建之初兵力曾一度短缺,但到了1944年6月,全師已有17321人。但部隊十分缺乏武器裝備,在其六個擲彈兵營中,只有四個營裝備有少得可憐的運輸工具,有些還是義大利生產的,其餘的兩個營只能騎腳踏車。師屬裝甲營沒有坦克,只裝備了37輛突擊炮充數。儘管如此,部隊還是作好了戰鬥準備。
諾曼第戰役打響後,部隊還來不及前移,直到6月8日,師屬偵察營才趕到Tessy地區。一些擲彈兵單位用了很長時間才趕到作戰地區(他們只有腳踏車),並立即投入到一場持續兩個半月的激戰中。
SS第17裝甲偵察營在Trévières-Littry占據了陣地,緊靠第352步兵師的防區,其中一支分隊在6月10日與英軍第七裝甲師遭遇並發生戰鬥。第17SS師的主力則受到燃料短缺的困擾,無法及時趕到前線,直到11日才抵達卡朗坦(Carentan)。
第六傘兵團正駐守該地附近,師長奧斯騰多夫前去與該團指揮官馮.海德特上校聯繫,商議戰事。此時盟軍已大量上陸,戰鬥日趨激烈,第六傘兵團正受到很大的壓力,損失慘重,被迫放棄卡朗坦,現由第17SS師指揮。不過海德特上校對制於黨衛軍的指揮下頗有微詞。
第17SS師一度企圖奪回卡朗坦,但反攻直到13日才組織起來,而他們又缺乏重武器的彈藥,無法支援擲彈兵和傘兵的反攻。13日,第17SS師開始第一次反擊。第37團的裝甲擲彈兵們穿過被水淹沒的濕地,向美軍的陣地展開猛攻。但美軍的兵力已大大增強,反攻根本沒有成功的希望。16日,師長奧斯騰多夫旅隊長在戰鬥中負傷,由旗隊長奧托.鮑姆暫時代理師長。面對盟軍兇猛的攻勢,第17SS師損失很大,只能儘可能地拖住對手。
到8月6日,師殘部臨時編成一個戰鬥群,由第七集團軍第57裝甲軍指揮。第二天,他們隨其它的德軍部隊在莫爾坦向美第3軍發動反擊。到15日,反擊失敗,全師落入了法萊斯包圍圈,於是分為Braune、Gunter 、Fick、Wahl四個戰鬥群突圍。師屬高射炮營一連奉命在羅亞爾河橋頭堡掩護德軍部隊撤退,師其餘部隊於9月1日撤至梅斯以西休整,補充了從丹麥趕來的SS第49、51裝甲擲彈兵旅和SS梅齊格(Merzig)裝甲擲彈兵旅的部隊。全師沿摩澤爾河布防,準備保衛梅斯。
9月5日,第17SS師倉促地趕往Arnaville以西10英里處的橋頭堡,準備迎擊美軍。兩天后,SS第37裝甲擲彈兵團即在Dornot與美軍第5步兵師第11團2營發生戰鬥。10日,第17SS師由Array向386高地反擊,與美第10步兵團(第5師)的兩個營發生激戰,但德軍當天下午就被美軍擊退。12日0330時,該師全力反擊Arnaville橋頭堡的美軍,但並不順利。第二天,為了對付危機,反而抽調了兩個營增援Dieulouard橋頭堡,全師轉入防禦。到15日,美第7裝甲師投入Arnaville橋頭堡爭奪戰,而第17SS師得到了第559國民擲彈師的支援。德軍雖然抵抗頑強,但美軍在兵力兵器上占有很大的優勢,第17SS師被美第7裝甲師和第5步兵師擊退至賽里河(Seille)。
11月,全師編入馬克斯.西蒙的第8SS軍,進行重建。而SS第38裝甲擲彈兵團也於11月7日撤離梅斯。梅斯最後在11月12日落入美軍之手。此後該師一直在進行補充和整編,補充了一批後備兵力,並於12月26日得到了57輛新的突擊炮。
梅斯戰役之後,該部隊雖然得到了一些補充和重型裝備,但此時的第三帝國可以說已經是窮途末路,但是到了1945年3月,該師居然還有能力向美軍的陣地組織反攻,然而徒勞的反擊給自己帶來的又慘重的傷亡,只能是又一輪的後撤,到了3月下旬,該師在損失了所有機動車輛後,渡過了萊茵河,並準備用僅剩下的7000餘人重新建立防線。
1945年3月,“古茲·馮·伯利辛根”師在烏特韋勒向進逼的美軍發起戰術反擊,在戰鬥初期該師擊退正面美軍一個營的防禦,但在美軍隨後的火力反擊下該師損失了一個營的裝甲車裝備。此後該師奉命撤回萊茵河東安構建新的防線,在撤退戰中該師師長在戰鬥中陣亡。
4月,該師撤往歐登瓦德建立新的防線,此時該師雖然保有基本建制但該師人員損失過半,武器裝備因為沒有得到補充已經無法滿足基礎作戰的需要。美軍裝甲師隨後對該師駐守的防線發動進攻,該師在裝備不足的情況之下頑強抵抗並通過堅決的反擊打穿了美軍增援部隊對該師的包圍。
1945年5月,柏林陷落法西斯覆亡,“古茲·馮·伯利辛根”師在阿琴塞向美軍投降。該師因為沒有屠戮平民與戰俘的行為因此在戰後也沒有被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