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化主題式議論法】議論技巧之一。運用簡練的語言,把所寫的人和事的精髓即主題揭示出來。此法多用於記敘、抒情類文體中。點化的議論可放在文末,也可放在行文的中間,這種議論不須論證,一般是直陳作者的觀點、評價、態度。當然,這種直陳必須是藝術的、精彩的、警策的,富有哲理的。如1982年11月20日《新民晚報》上發表的胡延楣的散文《森森古柏下》,在寫到曲阜孔林的古老神秘的氛圍時,隨處作了點化:“悠久的而史和活的生命奇蹟般地熔鑄在一起了”,“我真感到人生的短促,一己的渺小!”使文章的主題逐漸明朗清晰。又如馮驥才的《珍珠鳥》在細緻地描寫了珍珠鳥與作者之間親密無間的關係後,文末寫道:“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最後一筆點出文章的意旨。點化式議論以含蓄凝練和蘊含豐富者為上乘,如魯迅小說《故鄉》結尾:“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運用此法應注意議論文字與文章內容的緊密結合,而又要對文章內容作縱深的開拓,要有化平凡為神奇的力量,點化的位置應水到渠成,恰到好處,符合文章的自然節奏,一般應放在作者思想感情表達的關鍵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