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京黃芩

黑龍江京黃芩

黑龍江京黃芩(Scutellaria pekinensis Maxim. var. ussuriensis (Regel) Hand.-Mazz.),唇形科黃芩屬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龍江京黃芩
  • 拉丁學名:Scutellaria pekinensis Maxim. var. ussuriensis (Regel) Hand.-Mazz.
  • 別稱:黃底芩、小黃芩、胡草芩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管狀花目 
  • :唇形科
  • 亞科:黃芩亞科
  • :黃芩屬
  • 亞屬:黃芩亞屬
  • :頂序黃芩組
  • 亞組寬葉黃芩亞組
  • 韓信草系
  • 京黃芩
形態特徵,黑龍江變種,原變種,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黑龍江變種

黃底芩、小黃芩、胡草芩(吉林長白山)
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莖幾無毛或被極疏的小柔毛;葉膜質,上面無毛或著生於基部者被糙伏毛,下面僅沿脈上被極疏的柔毛;花萼僅脈上被疏柔毛。

原變種

(京黃芩)
一年生草本;根莖細長。莖高24-40厘米,直立,四棱形,粗0.8-1.5毫米,綠色,基部通常帶紫色,不分枝或分枝,疏被上曲的白色小柔毛,以莖上部者較密。葉草質,卵圓形或三角狀卵圓形,長1.4-4.7厘米,寬1.2-3.5厘米,先端銳尖至鈍,有時圓形,基部截形,截狀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具淺而鈍的2-10對牙齒,兩面疏被伏貼的小柔毛,下面以沿各脈上較密,側脈3-4對,斜上升,與中脈在上面不明顯下面突出;葉柄長(0.3)0.5-2厘米,疏被上曲的小柔毛。花對生,排列成頂生長4.5-11.5厘米的總狀花序;花長約2.5毫米,與序軸密被上曲的白色小柔毛;苞片除花序上最下一對較大且葉狀外余均細小,狹披針形,長3-7毫米,寬1-2毫米,全緣,疏被短柔毛。花萼開花時長約3毫米,果時增大,長4毫米,密被小柔毛,盾片開花時高1.5毫米,果時高4毫米。花冠藍紫色,長1.7-1.8厘米,外被具腺小柔毛,內面無毛;冠筒前方基部略膝曲狀,中部寬1.5毫米,向上漸寬,至喉部寬達5毫米;冠檐2唇形,上唇盔狀,內凹,頂端微缺,下唇中裂片寬卵圓形,兩側中部微內縊,頂端微缺,兩側裂片卵圓形。雄蕊4,二強;花絲扁平,中部以下被纖毛。花盤肥厚,前方隆起;子房柄短。花柱細長。子房光滑,無毛。成熟小堅果栗色或黑栗色,卵形,直徑約1毫米,具瘤,腹面中下部具一果臍。花期6-8月,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450-1500米的山地林下或林間草甸濕地。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吉林,黑龍江,遼寧及內蒙古;蘇聯,朝鮮,日本也有。模式標本采自蘇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