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於湖南、印度等地的一種蜻蜓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分布地域,形態特徵,
基本信息
中文名:黑額頭蜓
學名:Cephalaeschna masoni (Martin)
分布地域
湖南(岳陽);印度
形態特徵
雄蟲腹長53mm,後翅長47mm。下唇中葉黃色,側葉褐色。上顎基、上唇褐色。前後唇基黃褐色。額尖突,前額具大型黑斑,前額兩側和後額黃色。翅胸肩條紋“八”字形,黃綠色;側板黃綠色,第2、3褐色條紋沒有完全合併,中間具黃綠色細線或斑。翅透明,翅痣覆蓋2?個翅室;臀三角5-6室;臀套10室;三角室,前翅5室,後翅6室;前後翅中室5室;肘室橫脈前翅6—8條,後翅5—6條;前翅結前橫脈24-25條。足褐色。腹部黑褐色,具黃色斑;第2節背中條前端三角形,耳突上部黃色,下基部褐色;第三節縊縮;3-7節的中部和未端具黃斑。上肛附器長4.5mm,下肛附器約為上肛附器2/5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