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黑頭鳾雄鳥額基白色,眉紋亦為白色或白沾棕黃色長而顯著,從額基沿眼上向後一直延伸到後枕側面,頭頂、枕至後頸亮黑色,眼先、眼後和耳羽污黑色,具白色眉紋和細細的黑色過眼紋。耳羽常雜有白色細紋。背、肩、腰至尾上覆羽等上體達藍色。中央尾羽亦為灰藍色,但較上體淺淡。飛羽黑褐色,外羽緣灰藍色。臉頰、頭側、頦、喉污白色或近白色,其餘下體灰棕色或淺棕黃色,尾下覆羽暗棕灰色,端緣較淺淡。
雌鳥頂冠黑褐色或暗灰褐色,眉毛污白色,上體餘部較雄鳥稍淡,呈淡紫灰色,下體亦較雄鳥較淡,為灰黃或黃褐色。甘肅亞種較指名亞種下體橙褐色重。
虹膜褐色或暗實褐色;嘴角鉛黑色,下顎基部色較淺;腳鉛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6-11克,♀8-10.4g克;體長♂100-116毫米,♀96-114毫米;嘴峰♂12-16毫米,♀12-15.5毫米;翅♂62.5-68毫米,♀62.5-66毫米;尾♂35.5-43毫米,♀35-40毫米;跗蹠♂14-18毫米,♀15-18毫米。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黑頭鳾多生活於寒溫帶低山至亞高山的針葉林或混交林帶。
生活習性
常成對或成家族群活動,有時亦見單獨或與其他小鳥混群。性活潑,行動敏捷,能沿樹幹垂直向上向下攀爬,並像啄木鳥一樣邊攀行邊啄木,能沿樹幹上下跳躍,啄食樹幹和樹皮縫隙中的昆蟲,習性和其他鳾相同。
食物為鞘翅目、金花蟲、步行蟲、胡蜂、鱗翅目幼蟲、膜翅目和雙翅目幼蟲等。所食昆蟲占總食量的50-90%以上,以食害蟲為主,故亦同樣保護著森林。
鳴聲似“維-兒,維-兒”或“仔-仔,滴-滴”,似責罵的沙啞schraa聲,圓潤的成串管笛聲wip wip wip;短促鼻音quir quir。鳴聲為一連串上升的純哨音。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北方及東北(東北中部和南部、青海東部、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北),邊緣性分布於朝鮮、烏蘇里流域及俄羅斯薩哈林島。甘肅亞種罕見於甘肅中部及鄰近的青海及四川。指名亞種從甘肅南部至吉林及河北的山區松樹林。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營巢於樹洞中,能自己啄洞,也能利用啄木鳥的洞穴,巢材亦為多種樹皮,並敷以獸毛及鳥羽等,每年產卵一窩,每窩產4-9枚,多為5-6枚,卵呈白色、被有朱紅色,紫紅色斑點,多集於鈍端,亦具有修巢能力,能銜泥土修整洞內壁使其平整。孵卵期15-17天,育雛期17-18天。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
1 | Sitta villosa bangsi | Stresemann, 1929 | |
2 | Sitta villosa corea | Ogilvie-Grant, 1906 | |
3 | Sitta villosa villosa | Verreaux, J, 1865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