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身淤土

黑身淤土是一種潮土土種,分布在安徽阜陽、安徽亳州、安徽蒙城、安徽渦陽、安徽界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身淤土
  • 土種編號:10419
  • 土壤類型:潮土
  • 土壤亞類:典型潮土
  • 土類(二普):潮土
  • 亞類(二普):潮土
  • 母質:二元母質
  • 剖面構型:A11—A12—IIC
  • 面積(公頃):285800
特徵描述,主要性狀,生產性能,歸屬分布,

特徵描述

典型剖面
采自渦陽縣信辛鄉信小莊北400m,地勢低平,海拔31.1m,地下水位1.0m,母質為黃泛粘質沉積物。年均溫14.6℃,年降水量823.7mm,無霜期215天,≥10℃積溫為4778.7℃。旱耕地。 A11層: 0—17cm,亮紅棕色(濕,5YR 5/8),粘土,屑粒狀結構,疏鬆, 多量根系,石灰反應強,pH8.2。 A12層: 17—23cm,亮紅棕色(濕,5YR 5/8),粘土,塊狀結構,稍緊,中量根系,石灰反應強,pH8.3。 IIC1層: 23—40cm,灰色(濕,5Y 4/1),粘土,塊狀結構,緊實,有少量鐵錳結核及動物穴,少量根系,無石灰反應,pH8.3。 IIC2層: 40—120cm,灰黃色(濕,2.5Y 6/2),壤質粘土,稜柱狀結構,緊實, 有少量剛砂姜,少量根系,無石灰反應,pH8.3。

主要性狀

該土種為二元母質發育而成,剖面為A11—A12—IIC型。土體上部20—30cm為黃泛粘質沉積物,石灰反應強烈,碳酸鈣含量4—5%,下部則為砂姜黑土, 多無石灰反應,碳酸鈣含量小於1%,兩層分界明顯。土壤呈微鹼性,pH7.8—8.5。質地為壤質粘土至粘土,耕層容重1.29g/cm3,孔隙度51.32%。陽離子交換量為20—30me/100g土。據894個樣品分析,有機質1.26%,全氮0.087%,速效磷6ppm,速效鉀為195ppm。

生產性能

該土種粘重板實,旱季土體易開裂,漏風跑墒,旱情重。 耕性差,適耕期僅2—3天。排水不良,雨季易漬水受澇,作物早期難立苗,發棵差。作物中後期多生長穩健,不早衰。目前以種植小麥、大豆、甘薯等作物為主,兩年三熟或三年五熟,小麥年畝產150—200kg,大豆100—120kg,甘薯1000—1200kg。據渦陽縣土肥站試驗,該土種小麥以畝施氮(N)8kg,磷(P2O5)4—8kg,氮、磷比1∶0.5—1,效果較佳, 小麥年畝產250—300kg。今後改良利用上應完善水利設施,除澇防旱;增施有機肥,提倡秸稈還田,擴種綠肥,推廣配配肥,適時耕種等,以培肥土壤。

歸屬分布

黑身淤土又名淤黑土,屬潮土亞類淤土土屬。 主要呈條帶狀分布於皖北平原受黃泛侵奪的濉河、穎河、渦河兩側及黃泛區的南緣,以阜陽、毫州、蒙城、渦陽、界首、太和、宿縣、靈璧、泗縣、濉溪等縣市面積較大,共有面積428.7萬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