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物種概述,分布範圍,保護等級,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黑蠣鷸
【拉丁學名】Haematopus ater
【命名者及時間】Vieillot & Oudart, 1825
【英文名稱】Blackish Oystercatcher
物種概述
黑蠣鷸是一種中型涉禽。體型渾圓,眼先被羽;嘴形特別,較長而強,適於開啟堅硬的貝殼(牡蠣等)。嘴通常是紅色或桔紅色。鼻孔線狀,鼻溝長度達上嘴一半。頸和腳均較長,脛的下部裸出;腳粉紅色,足僅具前三趾,後趾退化,趾間蹼不發達。雌雄鳥相似,全身體羽以灰黑色為主,背部黑色,翅膀黑褐色,長而血紅色的鳥喙,雪白的長腿。在外觀上兩性相似。平時棲息在海岸、沼澤、河口三角洲。大多數單個活動,有時結成小群在海灘上覓食軟體動物、甲殼類(主要是洞螃蟹)或蠕蟲。跑得快,飛翔力強。棲息于海濱、河灘沙地、湖岸濕地。常站立在海濱低岩的頂部等待退潮,潮退後,在淤泥或沙中搜尋食物。在海濱砂礫中築陷穴狀巢,每窩產卵2~4枚,卵橄欖黃帶灰色,有褐黑色斑點。雌雄輪流孵卵,雛鳥為早成鳥。
分布範圍
分布於秘魯北部(蘭巴耶克),從南部通過智利至火地島和大西洋北部沿岸,阿根廷中南部(丘布特),福克蘭群島。一些鳥類在繁殖季節期間向北移動到秘魯北端,阿根廷東北部和烏拉圭的布拉斯加州。繁殖期在北美西海岸亦有分布。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