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臉鶲鶯

黑臉鶲鶯

黑臉鶲鶯(學名:Abroscopus schisticeps):體長10厘米,是有特色的體小而多彩的鶯鳥。粗眉紋,頦、喉及尾下覆羽黃色,臉罩黑,頭頂及頸背灰色,上體綠,無翼紋,腹白。虹膜褐色;上嘴色深,下嘴肉色;腳偏綠色。

棲息于海拔2000-2600米的常綠闊葉林、竹林和林緣灌叢中。留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亦與其他小鳥混群,結小群生活於常綠山地林的多苔蘚棘叢。分布於不丹、印度、尼泊爾、中國西南部、緬甸及越南北部。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黑臉鶲鶯雌雄羽色相似。額基、眼先一直延伸至整個眼周均為黑色,額和眉紋鮮黃色長而顯著,前端與額部黃色相連,後端延伸至後頸側。頭頂、枕一直到後頸、頸側、臉、頰石板灰色,有的石板灰沾橄欖綠色,最外側兩對尾羽內翈白色或大部分白色。頦、喉和尾下覆羽鮮黃色,胸灰色或白色沾灰,也有的上胸為黃色,其下有一黑帶。胸側灰色,其餘下體白色,兩脅和腋羽沾橄欖色或黃綠色。
虹膜暗褐色或紅褐色,嘴褐色或棕褐色,腳棕褐色或黑褐色。
滇藏亞種的夏季舊羽黃色延伸至上胸。川滇亞種具近灰色胸帶。圖紋不似任何其他的中國鶯類。
大小量度:體重♂5-6克,♀5-6克;體長♂98-101毫米,♀100-105毫米;嘴峰♂7-8毫米,♀7-8毫米;翅♂47毫米,♀47-49毫米;尾♂43毫米,♀44-45毫米;跗蹠♂17毫米,♀17-18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2600米的常綠闊葉林、竹林和林緣灌叢中。冬季多棲息在低山山腳和鄰近平原地帶的次生闊葉林與林緣疏林灌叢。

生活習性

留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亦與其他小鳥混群,結小群生活於常綠山地林的多苔蘚棘叢。多在林中溪流岸邊灌木或樹上,也在山邊林緣疏林灌叢和林間空地等開闊地區活動和覓食。受驚時的叫聲為高音的tz-tz-tz-tz-tz-tz。主要以毛蟲、蚱蜢等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為食,也吃蝗蟲、甲蟲、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不丹、印度、尼泊爾、中國西南部、緬甸及越南北部。
滇藏亞種見於中國西藏南部(聶拉木)及雲南西北部,也見於西藏東南部;川滇亞種見於中國雲南西部及四川(康定)。

繁殖方式

繁殖期5-6月,通常營巢於竹洞中,也有在天然樹洞中營巢的。營巢材料主要為竹葉、細根、纖維和苔蘚。每窩產卵4-5枚,卵暗粉白色、被有紅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4.2-15.4毫米×10.4-11.3毫米。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
黑臉鶲鶯滇藏亞種
Abroscopus schisticeps flavimentalis
E. C. S. Baker, 1924
2
黑臉鶲鶯川滇亞種
Abroscopus schisticeps ripponi
Sharpe, 1902
3
黑臉鶲鶯指名亞種
Abroscopus schisticeps schisticeps
Gray & Gray, 1847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