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臉牡丹鸚鵡

黑臉牡丹鸚鵡

黑臉牡丹鸚鵡(學名:Agapornis nigrigenis):體長13-14厘米,體重38-40克。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額頭、前額為紅棕色;眼睛和鳥喙之間、臉頰、喉嚨為黑棕色;頭部後方和頸部為暗黃綠色;胸部上方為橘紅色,到了胸部下方漸漸變為黃綠色;腹部和尾巴內側覆羽黃綠色,尾部為淺綠色;眼睛外有一圈粗寬的白眼圈,鳥喙紅色,虹膜棕色。

主要棲息於生長合歡屬植物的灌木叢林、叢棘平原和介於600-1000米開闊的草地;偏好在河谷區活動。棲息地面積約為2500平方公里。棲息地通常離水源區很近,平常一小群到數十隻左右一起活動。生性非常吵雜;常常會大批聚集於農耕區,覓食黍類、玉米和穀類作物等;有季節性遷移的習性,平常是遊牧性質的鳥種,活動的地點完全視食物充足與否而定。分布於非洲國家尚比亞西南部。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黑臉牡丹鸚鵡體長13-14厘米,體重38-40克。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額頭、前額為紅棕色;眼睛和鳥喙之間、臉頰、喉嚨為黑棕色;頭部後方和頸部為暗黃綠色;胸部上方為橘紅色,到了胸部下方漸漸變為黃綠色;腹部和尾巴內側覆羽黃綠色,尾部為淺綠色;眼睛外有一圈粗寬的白眼圈,鳥喙紅色,虹膜棕色。幼鳥體色較暗,鳥喙帶有黑色。

棲息環境

黑臉牡丹鸚鵡主要棲息於生長合歡屬植物的灌木叢林、叢棘平原和介於600-1000米開闊的草地;偏好在河谷區活動。棲息地面積約為2500平方公里。1974年的研究表明,黑頰愛情鳥主要分布在贊比西河周圍的樹木繁茂的地區。這些樹林只有幾米寬,然後變成乾燥的大草原。畫廊森林對其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樹上的空洞提供給該物種築巢,河水給它們提供了沐浴的場所。

生活習性

棲息地通常離水源區很近,平常一小群到數十隻左右一起活動。在繁殖季會組成20-100隻左右的群體,生性非常吵雜;會大批聚集於農耕區,覓食黍類、玉米和穀類作物等;有季節性遷移的習性,平常是遊牧性質的鳥種,活動的地點完全視食物充足與否而定。
黑臉牡丹鸚鵡每天至少需要喝兩次水,季節是決定日常活動的關鍵因素。 在非繁殖季節,這個物種聚集在大群多達800隻,在清晨和傍晚飲水和進食時達到最高峰。主要以一年生草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種子為食,包括小米和高粱等作物,但也會尋覓各種其他植物性食物,如葉子、花蜜、果肉、無脊椎動物、樹皮和苔蘚,時常吃一些含鹽份高的土壤。

分布範圍

分布於尚比亞西南部,在贊比西河和卡夫埃河流域的旱季有兩個族群可區分。這一物種的未經證實的記錄也存在於波札那、辛巴威和納米比亞的卡普里維地區(Caprivi region)。
黑臉牡丹鸚鵡分布圖黑臉牡丹鸚鵡分布圖

繁殖方式

黑臉牡丹鸚鵡在野外的繁殖季為11-12月,在維多利亞瀑布區為9月;人工豢養的黑臉牡丹鸚鵡繁殖難度並不高,繁殖期大多在春季開始,可以提供20×20×30厘米的厚木巢箱。要提供築巢所需的材料(如稻草、樹枝、紙張)等,供其築巢,也可群養繁殖,全年均能繁殖。一次產4-6枚卵,常有未受精的情形發生,孵化期約18-23天,有時雌鳥在第2枚卵生下後才開始孵卵,幼鳥約1個月後羽毛長成,育雛期間需提供足量的食物供親鳥餵食,親鳥如缺乏足夠礦物質可能會拔幼鳥的羽毛,建議可於2星期左右或更早將幼鳥移出手養。如果缺乏礦物質,親鳥會有拔去幼鳥身上羽毛的傾向,照顧得宜的話一年他們可以繁殖數次,但是為了親鳥的健康一年最好不要超過兩次。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雖然有證據表明對野生捕獲的黑臉牡丹鸚鵡的需求非常低,但仍然是該物種野生種群下降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20世紀30年代在野生捕撈鳥類貿易中實施的禁令繼續得到執行。黑臉牡丹鸚鵡保護的當前主要目標是減少對現有水源的干擾並創建額外的永久性飲水場所。 希望這將鼓勵物種返回其原生存範圍內的區域。 保護主義者的另一個優先事項是繼續與農業社區互動,特別是在學校,以促進當地居民對的黑臉牡丹鸚鵡的保護。 從長遠來看,還必須定期監測黑臉牡丹鸚鵡種群,為未來的保護措施提供信息。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易危(VU)。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