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組成為K(Fe2+,Fe3+,Al)10[Si12O30](OH)12組成中富Fe3+和Mn時稱鐵黑硬綠泥石和錳黑硬綠泥石變種。單斜晶系。晶體薄片狀,也有呈絨毛狀、被膜或纖維狀。黑色,深紅褐色,金褐色或暗綠色。半透明至近於不透明。珍珠光澤至玻璃光澤,古銅色調者具半金屬光澤。解理完全。硬度3~4。相對密度2.8。主要產於片岩中,與綠泥石、綠簾石、硬柱石及其他礦物伴生。也發現於鐵礦床中,與磁鐵礦、針鐵礦、赤鐵礦、黃鐵礦伴生。在藍片岩中與藍閃石、石榴石共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硬綠泥石
- 外文名:stilpnomelane
- 學科:礦物學
- :
概述,化學組成,物理性質,光學性質,鑑定特徵,產狀,
概述
黑硬綠泥石在高壓變質岩中廣泛分布,但並不限於這類岩石中。它在中壓變質岩中稀有,在低壓變質岩中極為稀少。就我所知,低壓變質地體中的黑硬綠泥石僅在日本領家帶鹽尻地區的最低溫帶稍受變質的玄武質火成碎屑岩巾發現過(Katada and Sumi,1966)。在中壓變質地體,例如蘇格蘭高地低溫部分的變閃長岩(Wiseman,1934,p,376)和變質硬砂岩中(Mather and Atherton,1965, Mather, 1970)以及阿帕拉契亞北部的板岩和千枚岩中(Zen,1960),都發現了黑硬綠泥石。
在高壓變質地體中,黑硬綠泥石是藍閃石片岩相、綠片岩相和綠簾石角閃岩相的變質基性岩、變質泥質岩、變質砂屑岩和變質燧石中的一個常見礦物。黑硬綠泥石在變質砂屑岩中比在其他岩石中較為常見。在高壓相系中,看來黑硬綠泥石在藍閃石片岩相和綠片岩相中最容易形成。當此系列向下延伸到葡萄石—綠纖石相或向上延伸至綠簾石角閃岩相時,這個礦物在此系列的延伸部分不太常見或缺失(wasaki,1963~Hashimoto,1968~Ernstand Seki,1967; Niggli,1960, 1970)。
但是,黑硬綠泥石的穩定性隨著岩石的化學成分變化很大。據了解它甚至在同格陵蘭斯凱爾加阿德的淺成輝長岩質侵入體邊緣橄欖輝長岩共生的部分花崗斑岩中也有產出;(WagerandDeer,1939)。久已了解到它產在鐵礦中,特別常常產在弱變質的含鐵建造中。
稱為亞鐵黑硬綠泥石的富Fe2+的暗綠色變種同稱為高鐵黑硬綠泥石的富Fe+的淡紅褐色變種是有區別的。兩者可以在同一塊片岩手標本的不同部分出現(例如,Yui,1962)。胡頓(Hutton,1938)假定高鐵黑硬綠泥石由伴有H損失的亞鐵黑硬綠泥石的氧化作用形成,即由如在玄閃石中的Fe3++O2-~-Fe2+(OH)2-取代作用形成。但是,橋本光男(Hashimoto,1969)強調指出這二個變體之間的H2O+含量沒有系統的不同,在那裡看來似乎存在著氧化態的不連續變化。布朗(Brown,1971)提供了表明亞鐵黑硬綠泥石的氧化作用在變質作用之後發生的有力證據。
在高壓變質地體中,黑硬綠泥石是藍閃石片岩相、綠片岩相和綠簾石角閃岩相的變質基性岩、變質泥質岩、變質砂屑岩和變質燧石中的一個常見礦物。黑硬綠泥石在變質砂屑岩中比在其他岩石中較為常見。在高壓相系中,看來黑硬綠泥石在藍閃石片岩相和綠片岩相中最容易形成。當此系列向下延伸到葡萄石—綠纖石相或向上延伸至綠簾石角閃岩相時,這個礦物在此系列的延伸部分不太常見或缺失(wasaki,1963~Hashimoto,1968~Ernstand Seki,1967; Niggli,1960, 1970)。
但是,黑硬綠泥石的穩定性隨著岩石的化學成分變化很大。據了解它甚至在同格陵蘭斯凱爾加阿德的淺成輝長岩質侵入體邊緣橄欖輝長岩共生的部分花崗斑岩中也有產出;(WagerandDeer,1939)。久已了解到它產在鐵礦中,特別常常產在弱變質的含鐵建造中。
稱為亞鐵黑硬綠泥石的富Fe2+的暗綠色變種同稱為高鐵黑硬綠泥石的富Fe+的淡紅褐色變種是有區別的。兩者可以在同一塊片岩手標本的不同部分出現(例如,Yui,1962)。胡頓(Hutton,1938)假定高鐵黑硬綠泥石由伴有H損失的亞鐵黑硬綠泥石的氧化作用形成,即由如在玄閃石中的Fe3++O2-~-Fe2+(OH)2-取代作用形成。但是,橋本光男(Hashimoto,1969)強調指出這二個變體之間的H2O+含量沒有系統的不同,在那裡看來似乎存在著氧化態的不連續變化。布朗(Brown,1971)提供了表明亞鐵黑硬綠泥石的氧化作用在變質作用之後發生的有力證據。
化學組成
成分中常含較多的MgO、MnO和較少的CaO、Na2O、TiO2等混入物。
物理性質
晶體呈假六方板狀、片狀。集合體呈鱗片狀。{001}解理完全,{010)解理不完全。褐綠至黑綠色。硬度1.5左右。比重2.77-2.96。
光學性質
薄片中呈綠、黃、褐色。多色性清楚:NP一淺黃、金黃、淺褐和無色,NM一NG廠深褐、深紅褐、深黃褐、近於黑和淺綠黃色Ng=NM>NP。低鐵質黑硬綠泥石多色性一般為黃到綠;富鐵質則為褐到黑或黑色;錳質黑硬綠泥石為無色或黃色到淺綠黃色。有時見到顏色環帶。正中突起。切片呈片狀、板狀,有時為放射狀、羽毛狀、束狀、似平行狀集合體。可見到與{001}完全解理相垂直的(010解理。可包裹綠簾石、榍石等礦物。有時與蠕綠泥石平行連生。正交偏光鏡間最高幹涉色變化較大,從二級中部到高級白,Ng-NP=0=.030-0.119。底切面上千涉色極低。折射率和雙折射率皆隨含量增加而增大。
鑑定特徵
與黑雲母很相似,但黑硬綠泥石{001}解理較黑雲母差,具有黑雲母所沒有的、與{001)相垂直的斷斷續續的{010}解理;折射率稍高於黑雲母;雙折射率變化範圍大,富Fe的變種有時呈高級白干涉色,這是黑雲母所有的;多色性一般比黑雲母更顯著;方向顏色比黑雲母醒目;2V變化範圍也比黑雲母大。
產狀
見於某些綠片岩、富鐵低級片岩和鐵礦石中,與石英、鈉長石、方解石、絹雲母、綠泥石、石榴石、綠簾石、陽起石、磁鐵礦、方解石、藍閃石、榍石、磷灰石、綠纖石等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