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眉信天翁

黑眉信天翁

黑眉信天翁Thalassarche melanophrys)是一種大型及分布最廣和普遍的信天翁,眼後黑色,故名“黑眉”。黑眉信天翁的翼展達2.3米,經常30多隻組成一群,平均壽命23年。

黑眉信天翁終年累月地在大海上飛行,在每年的9月間是雌黑眉信天翁的繁殖季節,黑眉信天翁開始返回繁殖地落地定居、築巢產卵。雌黑眉信天翁到11歲時才開始產卵。經過2到5個月的孵化期,小黑眉信天翁就出世了。再過3個月,小信天翁才能飛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眉信天翁
  • 拉丁學名:Thalassarche melanophry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鸌形目
  • :信天翁科
  • :信天翁屬
  • :黑眉信天翁
  • 分布區域:分布在福克蘭群島、迭戈拉米雷斯群島等!
  • 英文俗名:Black-browed Albatross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繁殖方式,棲息環境,地理分布,分類爭議,保護現狀,

外形特徵

黑眉信天翁是中等體型,長約80~95厘米,翼展2~2.4米,平均重2.9~4.7公斤。它們的壽命可以超過70歲。翼面及背部呈鮮粉紅色,腹部及臀部呈橙色。翼底主要是白色,有不規則的黑邊。眼眉黑色,喙黃橙色,尖端呈紅橙色。
雛鳥的喙呈深角色,頭部及頸圍灰色,翼底深色。

生活習性

黑眉信天翁吃魚類、烏賊、甲殼類、屍體及漁業的丟棄物。它們也會從其他物種中偷取食物。
它們喜歡在大陸架上覓食。福克蘭群島的群落會飛到近巴塔哥尼亞架(Patagonian Shelf)過冬;南喬治亞島的群落則會到南非海域利用本格拉寒流來覓食;智利的群落會飛到巴塔哥尼亞架、智利架(Chilean Shelf)及遠至紐西蘭過冬。它們是最有可能在北大西洋出現的信天翁。
黑眉信天翁群落非常嘈吵,經常發聲來劃定自己的地盤。它們會利用尾巴來示愛。

繁殖方式

黑眉信天翁一般會在長滿草叢的陡坡或峭壁上築巢。不過在福克蘭群島上,它們卻會在岸邊的草坪上築巢。它們每年只會生產一次,約於9月至11月間,每次只會生一隻蛋。雙親都會協助孵化,孵化期約需68~71天。雛鳥出生後的120~130天就會換羽。幼鳥2-3歲大就會回到群落中,目的是示愛,到了10歲就可以繁殖。

棲息環境

從福克蘭群島遷徙至南非過冬以後,黑眉信天翁與它們的交配對象在往年占據的巢穴團聚。

地理分布

黑眉信天翁分布在圍繞南極的海洋,會在12個島嶼上繁殖。在大西洋,它們分布在福克蘭群島、迭戈拉米雷斯群島(Diego Ramírez Islands)及南喬治亞島。在太平洋,它們分布在坎貝爾島、安蒂波德斯群島、斯奈爾斯群島及麥夸里島。在印度洋,它們分布在克羅澤群島、凱爾蓋朗群島、赫德島及麥克唐納群島。
於2005年估計它們的數量有1,220,000隻,及600,853繁殖對。當中的402,571對是在福克蘭群島;72,102對在南喬治亞島;120,171對在智利;600對在赫德島;其餘的則有5,409對。

分類爭議

黑眉信天翁最初是由康拉德·雅各·特明克於1828年基於在好望角發現的標本來描述的,並被分類在信天翁屬中。
1998年,有建議將坎伯信天翁從黑眉信天翁中獨立出來成為另一物種。有些學者贊同這個說法,也有些並不認同。

保護現狀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基於黑眉信天翁的數量大幅下降而將之列為瀕危。在近南喬治亞島的鳥島,它們繁殖對的數量每年就減少4%,而在凱爾蓋朗群島的數量於1979年至1995年就減少了17%。
在迭戈拉米雷斯群島的數量於1980年代就不斷下降,但在福克蘭群島的數量於1980年代則有所上升,可能是因大量漁業丟棄物所致。它們的數量在64年間大幅下降了67%。
在南方海洋加劇使用延繩釣是令黑眉信天翁數量減少的主因。事實上,黑眉信天翁是最易被漁業所殺死。另外,拖網捕漁也令黑眉信天翁的數量減少,特別是在巴塔哥尼亞架及南非附近。
黑眉信天翁受到《波昂公約》及《信天翁及海燕保育公約》的保護,其數量受到監察,而繁殖地也受到保護。赫德島、麥克唐納群島、麥夸里島及紐西蘭等都被列為世界遺產而獲得加以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