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底片

黑白底片

簡稱黑白,不要說成白黑白照片,統稱黑白照片為好。

世界上第一張照片是法國人尼普斯1826年攝製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白底片
  • 外文名:black and white negative film
  • 統稱:黑白照片
  • 簡稱:黑白
  • 首次攝製時間:1826年
簡介,發展,藝術語言,黑、白、灰的審美情感,黑白攝影藝術批評,

簡介

從尼埃普斯拍攝的世界上第一幅永久性照片的誕生,到達蓋爾攝影術的問世,黑白攝影也邁開了它前進的步伐,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精工技術的不斷進步,黑白攝影以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索與發現。

發展

自1826年法國人尼普斯拍攝出世界首張黑白照片到現在,黑白攝影已經走過了近兩個世紀的發展歷程。攝影技術最初呈現的就是黑白攝影和黑白照片,而彩色膠捲的正式問世晚至1936年,直至20世紀80年代,彩色攝影才逐漸走進中國的千家萬戶。縱觀整個攝影技術的發展進程,不難發現,攝影的歷史在某種意義上就是黑白攝影的歷史

藝術語言

不同的故事有不同的過程和細節,不同的攝影者也會有不同的敘事方式。然而黑白攝影作為攝影藝術領域裡的鼻祖,其獨特的記事方式一致受到專業攝影藝術者的青睞。其影像的敘事相對於文字說明的正面敘述是隱藏的和含蓄的,攝影者的表現技法、藝術構思以及所有與主題有關或無關的畫面信息量盡在其中。這裡面的敘事是最原始的、最直觀的,是對現實世界不加任何修飾的再現。
黑色。在光學中,黑色處於光譜色帶中紫外極端,吸收一切色光,對人的視覺神經幾乎不產生刺激。美國美學家魯道夫・阿恩海姆(Ruddf Arnheim,1904-2007)說:“在人的視知覺中,黑暗並不是光明的缺席,而是與光明直接對立的積極要素”。在黑白攝影中,黑色通常與深色調緊密聯繫,具有收縮感。如果畫面中黑色成分多,便被稱為深色調或低調作品。這類作品往往表現出一種神秘、肅穆、凝重亦或壓抑、恐怖、罪惡的情感氛圍。

黑、白、灰的審美情感

黑、白、灰作為黑白攝影藝術的基本語言,三者共同構成了黑白攝影作品的影調美,然而,三者又各具獨特的審美屬性。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黑色已經形成了具有重量感和後退感的心理暗示。如果畫面中多用黑色,那么,作品往往蘊藏著較為
深刻的主題思想,營造出或深沉、或恐怖的心理氛圍。白色則多帶有高潔、飄逸感,如果畫面中採用大分布的白色,最易誘發觀者輕鬆或亢奮的心理感受。例如張藝謀的攝影作品《中國姑娘》。作者有意處理出大面積的空白影調,以精而少的深色調突出姑娘的氣質和那極具特色的長辮子,從而使畫面呈現出雋永的美感,令人回味無窮。灰色影調的最大視覺特性是平和。它以其豐富的變化,擁有著660多個可識別的視覺層次,將對象至細至真地表達出來,清晰地將現實世界中鮮為人知的光、線、紋理、質感美挖掘出來,給予觀者多重的美感享受。例如亞當斯的《風景》(圖3),作者充分調動灰色調,將其精確地編排在畫面當中,完美地呈現出河流、灘涂、森林、遠山和天空等景物的

黑白攝影藝術批評

美學家宗白華認為:“藝術是一種技術,古代藝術家本身即是技術家,現代及將來的藝術也應該持重技術,然而他們的技術不只是服役於人生而是表現人生、流露著情感和人格的。”[2]
攝影藝術家按照美學法則拍攝作品、組織構圖、光影、色調、質感、紋理等創造形式美,將自己對生活的思考及情感視覺化。作品中飽含著藝術家的審美取向、藝術追求、價值理念等等。攝影藝術作為時代的產物和時代的反映,因此,我們在對黑白攝影藝術進行鑑賞和批評時,應注重以下幾點:
第一,注重表現對象。作品中的客觀對象以及所傳遞的主題應是積極向上的、自然的,這是藝術審美的基礎。一幅沒有生命力的作品,它的社會價值和藝術性就失去了其存在基礎。
第二,注重瞬間性。創作者應該準確把握事物發展的高潮,也就是傳達整個事件的全過程中具有決定性的時間點。在按下快門的同時,記錄最美妙的瞬間情態,傳遞情感的最高峰值。
第三,注重黑、白、灰的恰當套用。攝影作品裡黑白灰的表達要自然、水乳交融,呈現出和諧統一的視覺美感,而非大塊面式的生硬拼湊。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鑄造出黑白攝影的獨特魅力。例如,韋斯頓所拍攝的《沙丘》。畫面整體上控制在灰色調之中,利用不同灰度影調的變化,將滾滾沙浪層層疊疊的美感盡情地展示出來,加之大場景的取景構圖,把荒涼的沙漠轉化為自然的壯美,令人嘆服!
第四,注重情感與藝術思維。黑白攝影藝術在摒棄色彩的同時,也對創作者在作品意蘊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應是藝術與思想、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獨特的思想內涵與藝術表現,是黑白攝影藝術成功的關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