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軍鬥爭,黃巾主力起義後,河北地區有博陵張牛角、常山褚飛燕及黃龍、左校、郭大賢、於氐根、青牛角、張白騎、劉石、左髭文八、平漢、大計、司隸、緣城、雷公、浮雲、白雀、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眭固等名號繁多的起義回響,大者二三萬人,小者六七千人,活動于山谷間。中平二年(185)二月,張牛角部與褚飛燕部聯合,以張牛角為帥,攻打癭陶。牛角戰死,飛燕復為帥,更名張燕;並聯合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等郡大小起義軍,眾至100萬,號“黑山軍”,活動於河北諸郡縣。漢朝無力鎮壓,遂拜燕為平難中郎將,使領河北諸山谷事。然黑山軍不受漢朝節制,並向南不斷攻打河內地區,逼近洛陽。漢獻帝初平二年(191)黑山軍於毒、睦固、白繞部進攻魏郡、東郡,被曹操擊敗;四年,於毒部攻陷鄴城,袁紹遂出軍鎮壓黑山軍於毒、左髭文八、劉石、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等部,大勝,起義軍傷亡數萬之眾。後張燕部與袁紹戰於常山,雙方均損失慘重,退兵。此外,黑山軍還參與軍閥混戰。建安十年(205)四月,張燕率部眾10餘萬降曹操。黑山軍起義失敗。